吴欢赶到听雨轩时,潘莉已经在临窗的包厢里沏好了茶。
雪亮的灯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肩头洒下斑驳的光影。这位市委书记今天穿着简单的藏青色套装,没戴任何首饰,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潘书记,对不起我来晚了。\"吴欢站在门口,额头沁出细汗。
五月的天还不算热,但他后背已经湿了一片。
潘莉抬头,眼角笑纹舒展开来:\"进来吧,茶刚好。\"她指了指对面的藤椅,\"今天我不是市委书记,是你潘姐。\"
吴欢这才稍稍放松,轻手轻脚地入座。茶是上好的明前龙井,青翠的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清香扑鼻。
他注意到潘莉面前摊开着一本书——《资治通鉴》精装本,页边密密麻麻都是批注。
\"听说杨林调整了你的分工?\"潘莉开门见山,声音不疾不徐。
吴欢手指微微一颤,茶水在杯中晃出细小的涟漪:\"是的,潘姐。我现在分管农林水利了。\"
他尽量保持语调平稳,但眼底的失落藏不住。从炙手可热的经济和招产引资调到边缘部门,这在官场上几乎是明晃晃的贬谪。
潘莉轻轻吹开茶汤上的浮叶:\"三十一岁的副县长,就算分管农林水利,也是全省最年轻的。\"
她抬眼直视吴欢,仔细端详着他。看得出来,潘莉对吴欢很欣赏。
“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要把你放到乡镇工作吗?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直接面对群众,最能考验一个干部。将来你做了大领导就会深有体会,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大领导,一定是有缺陷的。因为他对最基层的百姓想什么,要什么,并不清楚。”
吴欢怔住。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社会还算熟悉。在潘莉眼里,仍然还需要历练。
“谢谢潘姐给我机会。经过高南峰和石楼两个乡镇的锻炼,我的确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收获的。”
\"还有一点,你做事很能吃苦。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
潘莉放下茶杯,\"我刚来信州工作那年,刚好碰到抗洪抢险,你在堤坝上三天三夜没合眼,最后累到生病住院都不吭声。现在的委屈,比得上当年吗?\"
窗外的知了突然聒噪起来。吴欢想起那个暴雨倾盆的夏天,自己背着沙袋在泥浆里打滚的模样。那时的他哪想过能当上副县长,只求对得起那份工资。
\"潘姐,我...\"
\"杨林背后是谁,你清楚吧?\"潘莉突然转了话题。
吴欢点头:\"洪成森市长。\"
全县都知道县长杨林是市长洪成森的人,这也是他敢公然排挤吴欢的底气。
潘莉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推到吴欢面前:\"下半年,省里要调整班子。\"她嘴角扬起微妙的弧度,\"每次省级班子调整,都会伴随着连琐反应。我在这个位置能呆多久,是升,还是降,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洪成森市长五十六岁了,干不完一届他就要退休。所以,我估计他这个市长应该不稳了。”
吴欢心跳陡然加速。潘莉这话再明白不过——洪成森一旦去人大、政协任职,杨林就没了靠山。
\"潘姐,您要调走了?\"他突然意识到什么。
\"中央党校学习三个月。\"潘莉轻描淡写,但眼里闪着光,\"回来以后,差不多省级班子的调整也可能要开始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你和何凯伦的年龄都不小了,该要个孩子了。”
“嗯。谢谢潘姐关心。”
吴欢猛地坐直身体。潘莉才四十五岁,如果进入省委班子...
\"恭喜潘姐!\"他由衷地说。
潘莉摆摆手:\"所以你这段时间要稳当些。杨林越是打压,你越要做出成绩。\"她指了指档案袋,\"分管农林口也能出政绩,关键看你怎么做。\"
服务员敲门进来续水。两人默契地停止谈话,等房门再次关上,潘莉突然压低声音:\"那个曹小牛,最近还找你吗?\"
吴欢心里咯噔一下。曹小牛是个暴发户。他的“青山农业”已经做得越来越大。
曹小牛在选择站队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在杨林这边,马丁胜、谈国华、洪成森.....这一条线的人物,早就在吴欢的头脑留下深深的烙印,久久挥之不去。
\"偶尔有些工作接触,私下没往来。\"
\"聪明。\"潘莉赞许地点头,\"商人重利,最好和他们保持距离。\"
她意味深长地说,\"听说杨林和几个开发商走得很近?“
”是的。杨县长很重视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还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他的意思是,通过收购土地,为政府筹备资金,再推动城市的发展。“
想到曹小牛以前的缺德表现,吴欢现在又分管农林水利,吴欢不免有些心急。
万一曹小牛给他设套,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人给逮住了。前段时间,曹小牛曾经主动示好,要送一盆茶叶给吴欢,被吴欢拒绝了。
潘莉满意地笑了笑:\"官场如棋局,有时候退一步才能看清全局。\"她看了看腕表,\"走吧,我该走了。\"
两人刚走出包厢,迎面碰上一个戴金边眼镜的年轻女子。
\"潘书记!\"女子惊喜地打招呼,随即注意到吴欢,\"这位是...\"
\"郑记者,真巧。\"潘莉亲切地介绍,\"这是临湖县常务副县长吴欢,我以前的秘书。小吴,这是省日报的郑雪,咱们省有名的笔杆子。\"
吴欢礼貌地握手。郑雪的手指纤细有力,眼睛亮得惊人,一看就是那种刨根问底的调查记者。
\"吴县长好年轻啊。\"郑雪笑道,\"最近正好要做一期年轻干部专题,不知道能否采访您?\"
潘莉接过话头:\"郑记者眼光不错,小吴确实是棵好苗子。\"她拍拍吴欢肩膀,\"不过采访要按程序来,先跟县委宣传部对接吧。\"
走出茶楼,潘莉的专车已经等在门口。临上车前,她突然转身:\"对了,下周六我生日,家里几个老朋友聚一聚,你也来。\"
吴欢受宠若惊。潘莉的家宴可不是谁都能参加的,这是明确把他划入核心圈子的信号。
\"一定到,潘姐。\"
看着黑色轿车远去,吴欢长舒一口气。手中的档案袋沉甸甸的,不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他想起潘莉常说的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吴欢整了整衣领,大步走向自己的车。农林水利又如何?只要心中装着百姓,哪里不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