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舒心,自然有人不舒心,这几日,为了六皇子续弦的事情,吉宁殿的贤妃急得都起了口疮。
“娘娘心里的火下不去,喝多少苦药汤子都是白受苦,得想办法劝劝啊!”殿内女官管事刘姑姑也跟着着急。
“姑姑,这怎么劝啊,六殿下的婚事艰难,咱们也变不出人选啊。”腊月发愁。
便是寻常人家,哪家愿意把好好的女儿嫁给一个,嗯,迟钝少智的人呢?
刘姑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她是自打贤妃进宫就一直陪着过来的贴身宫女,也是眼看着六皇子长大的人,怎么能不着急。
不光贤妃,她后背也长了好几个火疖子呢。
宫里目前有十一位皇子,八位公主,公主们大多都已经出嫁,唯有七、八两位公主尚且在豆蔻之年,尚未许婚。
十一位皇子里头,最大的大皇子已经四十岁了,最小的十一皇子才刚刚出生。
宫里的妃嫔,对十一皇子的生母都十分羡慕,所以争宠的动作更是频频。
虽然皇帝已经有了年岁,但毕竟保养有道,为了不被殉葬,谁不想赶紧要个孩子做护身符呢?
已经有了孩子的,当然希望孩子越受皇父关注越好,这样才能爱屋及乌,免了提前进皇陵的命运。
说来也可笑,高位有什么用,祁红缨无子,其他妃嫔倒是一个接一个的生。
几个妃子都有儿女,资格最老的淑妃章氏育有二子,分别是三皇子朱圣霄和六皇子朱圣惠。
两个儿子,居妃嫔之首。
贤妃刘氏生了二公主朱贞娟和五皇子朱圣奇。
德妃宋氏生了七公主八公主,一对双胞胎。
黄贵嫔生了十皇子朱圣煦。
高位受宠的嫔妃里头,就祁贵妃和冯婕妤颗粒无收。
冯婕妤不甘心,所以才有之前被阖宫看笑话的昏招,但金财财,或者说祁红缨,两个人是真不在意。
后者也不算是不在意,她进宫之前就有心理准备,皇帝是不会让她生下孩子的。
当时嘉明帝对边境大将有所顾忌,所以才会召她进宫,给予妃位。
后来父兄立下大功,皇帝对父兄赏赐了些钱财金帛,直接将她晋了贵妃,这就足以说明什么了。
祁红缨从小在边城长大,朝乾夕惕,防备是敌寇,一旦出事,一家子都要准备着上战场,因为他们是边城军民的主心骨,最不能退的一家。
这样的氛围熏陶下,祁红缨珍惜生命,也敬畏生命。
既然孩子不是当父亲的期待的,何必让他来人间受苦呢?注定养不大的。
赌一个五成的几率,希冀怀的是个公主?
她赌不起。
一开始进宫时,不就知道了吗?
可是,午夜梦回,也不是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进宫,恐怕她已经寻了父亲手下的武官嫁了,忙碌于孩子和夫人们之间,过着提心吊胆但温馨顺意的生活……
不过,金财财回想了一番,露出一个牙疼的表情,若是生了孩子,按照嘉明帝这个好竹出歹笋的概率,是个叉烧,那真不如不生。
十一个皇子,前面三个都三四十岁了,四到七皇子在二十岁这个时间段,剩下八到十一皇子未成年。
未成年的皇子暂时不算,前面七个皇子各有各的缺点,在祁贵妃看来,不是硬件不行就是品性有问题,都不适合身居高位,不然苦的就是百姓。
优点也有,就是出身好。生在皇家,一出生就是天潢贵胄,拥有普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资源,天然已经站在权力高处。
也不怪祁贵妃私下,不是很相信嘉明帝的遗传,这老头儿虽然算是个明君,但后代质量真的堪忧。
不生保平安。
儿子生了一大堆,到现在都没立太子,就是因为挑不出好的。
若是嘉明帝活的长,说不定十六岁的八皇子和十二岁的九皇子还有可能登位,若是有个什么万一,恐怕大瑞朝也就延续不了多久了。
尤其听说淑妃在为六皇子选续弦王妃,宫里的女人都在等着看笑话。
淑妃本人生了两个孩子,三皇子朱圣霄已经在宫外开府,他正是而立之年,原配王妃生了二子一女,后院女人也有孩子,还时常带着皇孙进宫看望母亲。
六皇子朱圣惠就有很大问题了,当年淑妃还是嫔的时候,跟良嫔斗的乌眼鸡一样,结果中了暗算,不光孩子生的艰难,差点一尸两命,而且生下来的小皇子还遭了殃。
刚生下来时不明显,等大一点,无论是反应还是行动和语言都比同龄的小孩迟钝。
宫里孩子多,何况淑嫔之前还生过一个,有对照组,六皇子的问题就显得很严重。
两三岁上发现了这个问题,她天都塌了。
可那又能怎么着,孩子除了思维上不大敏捷,长得肉乎乎结结实实,比一般的孩子都康健,总不能塞回肚子里重造吧?
当时良嫔十分受宠,已经升为良妃,淑嫔恨毒了她,寻了证据在嘉明帝跟前大闹,最后对方降为良美人,连带着生下的三公主也失了盛宠,被别的妃嫔代养了。
如今朱圣惠已经二十五岁,不光迟钝,还不会看眼色,没什么脑子,比傻子也就强那么一点,生气了还会动手打人。
这样一个人,就算是皇子,有哪家愿意把好闺女嫁过去?做王妃也不行啊,上一任王妃就是被打死的。
那又怎么样,谁敢找他讨个公道?他爹是皇上!
于是这事就这样僵在这里,即便愿意卖女儿的,也得想着自家的风评,因为这个导致皇上觉得自己卖女求荣,不就白瞎了吗?
毕竟皇上对这个儿子,一向视而不见的,除了淑妃和三皇子宝贝着,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呢。
“朕真是头疼。”嘉明帝吃了樱桃,表示很喜欢,晚上又来吉祥殿找贵妃说话。
这些日子他被淑妃烦的够呛,可是老六虽然愚痴,也是天子血脉,哪能看着他就这样浑浑噩噩过日子,连一儿半女都没有呢?
“儿女都是债,”金财财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却是柔和,“我可听说,当年陛下是最得先皇喜爱的皇子,继位之后又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恨铁不成钢’这种烦恼,想必先皇是没有的。”
这个夸赞的角度很新奇,嘉明帝想了想,不由开怀一笑。
“朕当年做皇子的时候,政事上确实没什么问题。”可惜,就是没有什么夫妻缘。
立了三任皇后,没一个留住的,搞得他都完全不想再提这个事情了。
红缨倒是很好的,可如今她的身子……嘉明帝又怕立了后,这个如今在他心中分量越来越重的解语花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