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消息的邱志珍第一时间带着情报回到书店后院的隔间。
“老陈,远望,你们怎么看?”
他们也是刚拿到潜伏在特务机关的同志传回的消息,里面提到的地点正是亚新酒店。
现在,他们又得到了另一个不同的答案。
如果没有萧宁夏提供的信息,他们肯定会信任自己的同志。
但现在两个消息放在一起看,和日特有过多次交手的他们很快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钓鱼陷阱!
“远望啊,虽然我很想相信‘啄木鸟’同志,毕竟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但现在我怎么觉得萧宁夏这小姑娘的消息更真实呢?”陈光和有种直觉,萧宁夏的猜测很可能是真的。
郭远望点点头,“你们看,这小萧还是很聪明的,她可能没有从报社或者她姑父那里得到确切消息,但她能从其他细节处推断出欢迎会的举办地点,还能通过两个地点的不同分析出真实地点所在,可见她的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很强,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同志。”
“对啊,我们都是贫苦人出身,有时候就想到不到从酒水、糕点这些东西去查找关键信息,至少我不会区分它们的优劣。”邱志珍诚恳地表示,她觉得萧宁夏这姑娘挺机灵,也会变通。
郭远望对陈光和说:“他们探到的举办时间是一致的,这个应该没问题,现在我们分开行动,你去井通馆,我去新亚酒店,证实下萧宁夏的消息,如果是真的,我们还得赶紧通知‘啄木鸟’同志,将尾巴扫干净,趁机排除自己的嫌疑。”
陈光和站起来应了一声“好”,随即脸上又浮出笑意,“我的眼光不错吧,我就觉得她有天赋!”
其余两人都知道这个“她”是指谁,都认可地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陈光和与郭远望都乔装打扮一番,分头朝着两个地点而去。
午后,他们相聚在书店。
郭远望率先说了自己的发现,“新亚酒店周围有几处地方设了暗哨,进出的人员也变少了。”
“井通馆这边的防卫也增加了,我今天还看见有补给车进去,上面应该装的是酒水。”
两人将自己的发现一一摆出来对比,越发觉得新亚酒店这边是陷阱。
再三思考过后,郭远望决定:“虽然没有确定的证据能证明这个消息,但我们不能铤而走险,‘啄木鸟’付出很多才潜入特务机关,不能让他落入陷阱!”
“嗯,那我立刻联系他,告知消息存疑,他应该知道怎么做。”
说完陈光和就拿起桌上的帽子,匆匆回到家,开始联系‘啄木鸟’。
确认‘啄木鸟’了解情况后,郭远望和陈光和又商量起如何派人混入井通馆,如果真是在这里举办川吉三郎的欢迎会,他们会伺机行动。
计划商定好,郭远望提及萧宁夏的安排,“这次行动就先不让萧宁夏参加了,她还没有经验。如果此次计划顺利,我们就正式吸纳她,然后安排人给她培训指导,尽快将她培养起来。”
陈光和很赞同,“派沈北同志去吧,他的格斗和枪法都不错,而且之后沈北会调去前线,也算符合单线联系的规矩。”
“哎呀,还是老陈你人尽其才,但沈北只能在澜城待两个月左右了,你也不怕他拒绝。”郭远望算是沈北的师兄,知道这小子没那么好说话。
陈光和哈哈一笑,“就说是组织给他的任务,他肯定会接受。”
五月六号上午,井通馆内热闹非凡。
川吉三郎在一群倭国军官和伪政府官员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走进会场。
他的脸上带着虚伪的假笑,仿佛是一个谦逊的文化人。
而此时,伪装成服务员的地下党组织成员们,正不动声色地穿梭在人群中,寻找着最佳的刺杀时机。
在行动前,组织已经查探过场馆外倭国宪兵和伪军的岗哨位置、巡逻路线和换岗时间等信息,得出的最佳刺杀时间是10点整。
一旦刺杀开始,两分钟内,无论是否成功刺杀目标,都需要迅速撤离现场。
组织已经提前规划好撤离路线,安排好接应的人员和车辆,确保参与行动的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随着欢迎会的进行,气氛越来越热烈。
川吉三郎正在台上略带激动地发表着演讲,宣扬着倭国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10点整,一名伪装成服务员的地下党成员突然举起一把手枪,对准川吉三郎就是一枪。
枪声响起,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倭国高官中枪倒地,但并未立即死亡。
台上的其他人赶紧上前围着川吉三郎。
眼见找不到机会再补上一枪,刺杀人员隐入人流中,冷静地撤离。
此时的萧宁夏却迅速朝台上靠近。
她用系统提供的工具易容成了一位倭国商人,手里拿着系统给她的迷你空气枪,这种枪威力堪比狙击枪,操作起来却很方便。
而且它是静音,有她的体力和眼力加持,能将敌人射杀于无形之中。
萧宁夏假装是关心川吉三郎的伤势,挤入台上的包围圈,嘴里还喊着几句关心的日语,手上却借着空隙给川吉三郎补了一枪。
川吉三郎无声无息地死去,众人发现后更加惊慌,萧宁夏趁机离开演讲台。
她还要去掩护同志们安全离开呢,没空听他们叽里呱啦。
萧宁夏先在场馆里面的大柱子后面用另一把普通枪随手射杀了一位倭国军官,将宪兵队的目光吸引过来。
随着枪声再次响起,场馆内的倭国兵和伪军立刻像发现目标一样朝大柱子围过来。
萧宁夏灵活地换了一根柱子,再次开枪射杀一个倭国军官,她的速度极快,快得让正在找她的倭国兵以为场馆内还藏着几个刺杀人员。
大部分的火力重新回到场馆内,萧宁夏又溜了他们两圈后,发现剩余的倭国军官都藏得严严实实的,她朝宪兵队开了几枪,也迅速地向外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