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宁夏将豆腐切成薄片,在铁锅里用油煎,煎至两面金黄,又将特制的调料均匀地洒在豆腐上,最后再撒上一层葱花就成了。
“这不就是煎豆腐吗?”萧义海有点失望,煎豆腐现在基本家家都会做。
“你先尝尝。”
“咦,你放了什么,有点辣,比煎的好吃很多啊。”
“是特制调料,这叫铁板豆腐,放了调料之后,味道不错吧?”
“不错不错,好吃,应该很好卖。”萧义海一边吃一点点头。
“不过要去卖的话,我们还得再准备两样东西。”
“你说,二哥去做。”
“先要去铁匠铺定制一个薄一点的铁板,可以带去集市煎豆腐;还要削一些竹签,客人可以打包带走吃。”萧宁夏见他那么积极,又说了许多详细要求。
萧义海打包票两天就能做好这些东西,就先去铁匠铺了。
晚上萧义河从学堂回来,萧宁夏一眼看出他有心事。“怎么了,小弟,有事可以和姐姐说。”
“阿姐,我们夫子说他教不了我了,让爹送我去镇上的学院读书。”萧义河有些苦恼,镇上有点远啊,每天来回很麻烦的。
“说了缘由吗?”她知道小弟是个很省心的学生,应该不是闯祸被退学。
“说我可以先去书院读两年,长长见识就可以备考童试了。”
“这是好事,看来你在学堂表现不错嘛。”萧宁夏摸了摸小弟的头,就知道他是读书的料。
晚上一家人吃饭时,萧宁夏示意小弟自己跟爹娘说去镇上读书的原委。
结果显而易见,大家都鼓励小弟去镇上读书。
萧仁宽也发话:“这样,咱在镇上租一间房,这样阿河不用每天奔波,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来读书;老二不是要卖铁板豆腐吗,你也住镇上,多多照应你小弟。”
“好。”萧义海和萧义河点头应下。
…………^_^…………
房子很快就租好了,就租在学堂附近,一家人赶着租来的驴车都过去帮忙整理,萧义海也将摆摊用的东西都带过来了。
萧仁宽带着萧义河和他之前的夫子写的推荐信去学堂办理入学。
萧义海他们则收拾东西去集市,第一天卖铁板豆腐,萧宁夏也和两个哥哥商量了一个打开生意的方法。
等炉子燃起来,一块块切好的豆腐煎到半熟了,还是没有人来买。之前也有人卖过煎豆腐,但味道和自家煎的差不多,就少有人买。
偶尔有几个人问了多少钱之后也没有要买的想法。
“是不是定价高了?”萧义山在远一点的地方看着这边,有些疑惑地想。现在两文钱就能买一大块豆腐,比这一块铁板豆腐要大很多。
其实也不算贵,主要是特制的调料成本高。
萧宁夏让二哥继续煎,又撒上香辛料,期间她拿着扇子扇了扇,以便让味道飘得更远一些,
不一会儿就有一些人闻着味围过来了,萧宁夏和二哥对视一眼,知道只差最后一棒了,他们朝人群喊了几声,“卖豆腐了,香喷喷的铁板豆腐,刚出锅的,加了秘制香料,吃了喷喷香,吃了还想吃,快来买呀,两文钱一份!”
这时人群中挤出一个小伙子,豪爽地要了一份,“这豆腐真香,快给我来一份!”
萧二哥熟练地问:“要辣的还是不辣的?要不要葱花?”
“要辣也要葱花,”
萧宁夏憋着笑,“好嘞,客官稍等,马上就好。”
原来那第一个客人是萧义山假扮的,为了表现得更真实,萧义山今早被亲娘要求不能吃饭就到集市了,还是萧宁夏看不过眼,给了他一根小红薯,但作为年轻大小伙他当然吃不饱,特别是走了那么长的路后,现在肚子正饿呢。
萧宁夏不一会就将煎好的豆腐铲进碗里,又放了两根竹签就递给他。
萧义山接过小妹递过来的碗,没有犹豫地端着吃了,不时说几句,“好吃,真好吃。”
其他围观的路人看他吃得那么快,又闻着那食物的香气实在诱人,嘴里都不自觉分泌了口水。
手中有余钱的人纷纷围上来要了一份,萧宁夏负责煎豆腐,萧二哥则负责收钱,洗碗等事,两人忙得不停手。
还在观望的人问他们,“怎么样”,“好吃吗?”
正吃着的人顾不上回答,只有几人吃得比较斯文,回了一句“好吃,特别入味”就继续品尝了。吃得快的还接着埋怨了一句“就是份量有点少。”
见状,更多喜好美食的人都动心掏钱买一块来吃。
赶集的人渐渐少了,最后一块豆腐卖完后 萧宁夏他们也收拾了东西准备回租房处。
一到地方放好推车,兄妹三人就围着桌子,萧宁夏就将今天挣的钱倒在桌上数,其他人不错眼地盯着。
数完钱再刨去本钱,他们发现就这一天,他们就挣了六十文钱。
村里人一年到头只靠种地的话,勉强只够自家嚼用的,很少能够存下钱,这六十文虽然单看不多,但如果每天都有这个数,一个月下来也不少了。
“这利润真不错!”萧义海最先理清里面的利润,高兴得压不住嘴,但他还有点担忧,“今天是第一天,大家比较热情,等热度过了,估计赚的钱会少点。”
萧宁夏安慰他,“没事,我们可以再加一个豆腐脑,甜味咸味辣味的都行,到时候在摊子上一起卖,生意不会差的。”
“嗯嗯嗯,”萧义海也想起了豆腐脑的美味,他自己也经常做来吃,就是有点费糖。“那样的话,我们得准备一些桌椅板凳,豆腐脑太烫,客人坐着吃才舒服。”
他又合算起现在的小摊位置太小,需要换一块大点的摊子。
萧宁夏见他有成算了,也不多说,将这生意交给萧义海做,好让他大展拳脚。她自己更多时间还是待在村里,隔三差五去一趟镇上吃点不一样的美食就舒服。
随着家里的收入越来越多,萧仁宽就将镇上的租房买了下来,也将家里的房子扩建了,还添了一辆驴车,来往村里和镇上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