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王明殷走向殿中,十分愧疚朝成元帝跪下行礼。
“是儿臣无能,比不上大皇兄文韬武略,不能替父皇分忧。”
见他如此,周王瑞王也跪在大殿中请罪。
成元帝摆摆手,让他们坐了回去。
贵妃笑着打圆场,“这么热闹的日子,怎么搞得这么沉重?快坐回去,今日尚食局的饮食做得不错,都尝尝,陛下最重视魏王,说这个,陛下又得伤心了。”
明晏心中冷笑,败坏气氛的责任倒是悄无声息扣她头上了。
抬头直起腰道:“贵妃娘娘这话真是冤枉靖安了,今日除夕,阖家团圆,诸位皇兄身边都喜乐融融,靖安看着莹莹不禁想到了大哥,大哥为大雍立下汗马功劳,父皇怎会忘记?无论靖安提不提,大哥都活在父皇心中。”
王贵妃脸上笑意浅淡了些,点了点头,道:“倒是本宫说错了话,给公主赔罪了。”
明晏道:“贵妃娘娘言重了,您是四皇兄生母,又是父皇枕边人,靖安受不起您的赔罪。”
王贵妃浅浅嗯了一声,也不再开口。
成元帝道:“靖安说得不错,魏王居功至伟,若都不提,谁还记得他?”
又看向规规矩矩坐在下面的明芷莹,语气和蔼道:“莹儿近日可有缺的,可有不顺心的事?”
明芷莹起身行礼,“孙女一切安好,劳皇祖父挂念。”
“老大只剩你一个独女,有什么要和皇祖父说,或者找你靖安姑姑,她会为你做主,万不可受什么委屈,否则百年之后,朕无法同你父王交待。”
明芷莹眼中蓄泪,“皇祖父折煞孙女了,父王最孝顺皇祖父,生前总是教导芷莹要多替他尽孝,说他远在边关,不能侍奉皇祖父膝下,十分遗憾。”
成元帝眸光湿润,悲从中来,到最后也只是无奈叹了口气。
挥手让她坐下,同一旁淑妃道:“莹儿穿得素净,你回头看着安排给她送些钗环首饰,衣裙缎子去,她是魏王的郡主,该比公主过得还体面些才对,平素多上些心。”
淑妃笑着应了。
先皇后薨逝后,后位一直空悬,贵妃虽为后宫众妃之首,但是她母家势力已经够大,成元帝便让淑妃管理后宫诸事。
明晏道:“谢父皇,有父皇在,大哥九泉之下肯定安心,儿臣也会看着莹莹的。”
明芷莹起身谢恩,“谢皇祖父,谢姑姑。”
看向明晏的眸中也全是感激亲近。
明晏回到座位,对她微微一笑。
周王身后坐着的清筠郡主明书妤在今日看到明晏那一刻就已经惊到说不出话来。
暗自庆幸那日在红玉轩中没有干太出格的事来,否则在这个时候得罪了风头正盛的靖安姑姑,怕是父王也不会轻饶了她。
可是看向明芷莹的眼里却掩不住嫉妒。
以往魏王叔在时,作为皇长子的嫡长女,明芷莹乃是大雍最尊贵的郡主,处处压她这个姐姐一头。
好不容易熬到了魏王叔战死,魏王妃也跟着去了,她一个孤女在京中没有厚实的靠山,明书妤才爬上了京中贵女之首。
如今靖安姑姑一回来,明芷莹倒是重新得了皇祖父的挂念,眼看着又要起来了。
这怎么得了?
明书妤一顿饭吃得颇不是滋味。
二妃也不再多说什么,免得惹陛下不快。
周王瑞王却都心中有数。
父皇再重视魏王又如何,反正他已经死了,不足为惧。
靖安看样子怕是不愿意交出兵权,也想在朝堂分一杯羹了。
那便要早做打算。
歌舞继续,瑞王最善于交际,几句话也就把现场气氛拉了回来。
直到申时三刻,才散了宴席。
京城各处夜幕之后都陆续放起烟花,明晏不忍明芷莹一个人在魏王府,说要带她去街面上转转,好好热闹热闹,等到守岁到子时,满京都会燃放烟花,要看一看这番盛景。
明芷莹乖乖上了她的马车。
明晏身边也只带了魏直一位护卫,其他人都在府中过年。
明芷莹带着贴身丫鬟晴雪,一行四人也不打眼。
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明亮又繁华。
一年到头,也就过年在这几天放松团圆,百姓们都很高兴。
明芷莹挽着明晏的手臂,穿着兔毛斗篷走在人群中,笑着问道:“姑姑是怎么得到远山图的?”
想要那幅画的人不少,可是碍于穆相的身份,他不卖,自然也没人敢强抢。
明晏道:“互利互惠,我也答应了他一个条件,算是换的。”
“姑姑答应什么了?”
“不是什么大事,穆相性格有些执着,许是上次在我府中吃了亏,回去复盘了下,想重新试试如何能不吃亏,让我陪他试一次。”
“试什么?”
明晏笑道:“没什么,都是小事,放心吧,是我占便宜了。”
毕竟那事还有些丢人,若说出去,穆原那厮不定又怎么闹呢。
明芷莹笑得无比开心,“往年除夕宴芷莹都未曾出来逛过,原来京城这样热闹。”
她孤身一人,年纪又小,也不敢一个人到街面上乱晃。
明晏拍拍她的手,“以后有姑姑在,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明芷莹重重点头,眼中光亮比旁边的焰火更甚,“嗯。”
忍不住贴得更紧了些,到处看到处逛,看什么都新奇。
和明晏相处了几次,明芷莹心里对她也越来越亲近,人也放松了下来。
拉着她品尝着街边又香又好看的小吃,买了一堆零碎物件儿。
满京城最打眼的莫过于城南的一座高塔了。
名为慧真塔,塔高八层,里面存放了些典籍,平素由御城卫派人看守。
平民百姓不能入内。
科举进士中榜后将在慧真塔提名,实乃文人荣耀象征。
明晏带着明芷莹到了慧真塔,要带她上八楼去,俯瞰整个京城,看绚烂烟火。
明芷莹还年少时跟着父王来过此地,记忆已经模糊不清。
看守官兵不敢阻拦,恭敬将人请了进去。
明晏也不要守卫跟着,带着明芷莹一层一层往上爬。
明芷莹平素久居深闺,带着丫头晴雪爬到四五楼两人就累得气喘吁吁,明晏也不催她,陪着她慢慢休息往上走。
魏直落在后面不远处护卫。
明晏笑道:“不着急,夜还长,慢慢走。”
明芷莹有些不好意思,“给姑姑添麻烦了。”
“这算什么麻烦。”
明晏伸手牵着她慢慢一阶一阶往上走,道:“你身子弱了些,等开春天气暖和了,和我府上侍女练练,身体强壮不易生病。”
“啊?”明芷莹犹如听到什么噩耗一般,“姑姑,我,我会打扰您的。”
小时候父王也请过武先生教她习武打拳,可她实在不是那块料,只爱诗书。
母妃宠爱,见不得她受苦,后面不了了之。
如今靖安姑姑再提起这事,明芷莹只觉得苦恼不已。
明晏看得好笑,“习武能比看书还烦?动起来多有意思。”
“哪里有意思了,我只觉得累死了。”
“那算了吧,觉得累就不学了,只是平日也要多走动走动,免得身体歇垮了。”
明芷莹长舒一口气,“知道了,姑姑。”
一路上到八层,走到外面回廊。
塔上飞檐翘角挂了不少灯笼,只位置太高,烛光涣散,也不大明亮。
明芷莹胆战心惊看着下面,底下的屋舍在花灯中忽明忽暗,往下看一眼,就胆战心惊,
后背抵着墙,根本不敢离边上太近了。
“好高啊。”
明晏看出她的害怕,道:“京城最高处,你看城中美景,站在这儿,是不是觉得心胸开阔了许多?”
“确实,高处连呼吸都要顺畅些。”
明晏怕她害怕,牵着她的手,“走吧,绕一圈,别往下看太久了。”
站在高处看太久的话,容易产生跳下去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