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应了一声,去厨房拿食物,发现分量比较少,应该是今早不知道四房人要回来,所以没准备他们那一份:“四弟妹,娘没给你们准备粮食!”
林歆不在意:“没事儿,我们是在外边吃了东西才回来的。”
听到这话,王芳没再说什么,四弟妹的条件比她们的都要好,在外吃了回来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不说其它,就说上回给每房的五两银子,嘴上都说花完了,但是具体的,只有每房人自己知道。
院子里杨培林对杨培宇炫耀自己刚刚吃到的东西,杨培宇很羡慕,要是他刚刚也能一起回来喊人就好了。
做完饭,王芳给杨培林和杨培宇两兄弟留了属于他们的份,其它的全都放到篮子里带去地里。
傍晚地里的人还没回来,杨北就回来了。
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只野鸡,不大,并且很瘦,拿回来交差的,主要是不想刚回家就被杨杨老太挑刺,那样太影响心情了。
果然,地里的人回来后,看到家里的野鸡,面色都好了几分。
连林歆在家一天闲着,但不帮家里做晚饭的事都不挑了。
晚上,等杨家二老睡着后,杨北拿着五百文钱敲响了二房和三房的屋门,将铜板一人给一半才说:“以后我媳妇可是一点家务活都不干了。”
杨南捶捶杨北的肩膀:“好说好说。”
第二天早上的饭桌上,看人吃得差不多,林歆开口:“爹娘,家里的活二嫂三嫂帮我干,以后你们有什么事可别喊我。”
杨老头狐疑,无缘无故的老二和老三媳妇怎么会想着帮老四媳妇干活:“你是不是给了她们什么好处?”
林歆、李霞、王芳三人对视一眼,齐齐摇头,异口同声:“没有。”
三人都否认,杨老头和杨老太也不能怎么样。
将碗放下来,杨老头才开口:“你们妯娌的事我不管,反正家里的活不能少。”
杨老太不满,但也不能说什么,人家乐意干,自己还能让她不干了不成?
要她说,李霞和王芳就是傻子。
要是林歆也干活,她们手里要干活不就少了吗?
就算活没少,但干活的天数也少了啊。
看这件事说的差不多,杨北看向杨老头:“爹,学堂后天就开学了,你是不是要将孩子的束修给我们,我们好给孩子报名去?!”
杨老头还没发话呢,杨老太将手里的碗重重放到桌子上,指着杨北的鼻子骂:“你个讨债鬼,离家这么多天,地里的活儿没见你帮忙干过,刚回家第一天就向家里要银子,家里有金矿啊,让你这么挥霍。”
杨北被好一顿喷,面上也不见一点难过和难堪,反而笑嘻嘻:“娘,金矿都是朝廷管制的,要是咱家有,那还了得?
家里就这么些碗,拍重了碗坏掉还不是要你掏银子买,而且我怎么挥霍银子了,家里孩子读书是大事,爹,您说是不是?”
杨老头点头,孩子读书确实是大事,不能耽搁,也是这几天太忙了,忘记了学堂要开学的事,不然早就带着孩子去报名了,今天或者明天再不去,可就晚了。
幸亏老四提了,不然就耽误孩子了。
说到束修,杨老头疑惑为什么大儿子一家还不回来拿两个孙子的束修,要是往常,人早早就回来拿银子了。
“老婆子,去拿银子出来,一家给二两加一百文钱,明天休息一天,不用去地里忙活,你们带着孩子去学堂报名,再用那一百文钱买些读书要用到的东西。”杨老头开口让老伴进去拿银子出来。
杨西听杨北提起这件事,着实是松了一口气,他几天前就想起这回事儿了,往年都是大哥回来要银子,她娘才给他们的,今年大哥没回来,他也不敢开口要。
杨南对于孩子读书这件事不是很上心,他儿子今年九岁,已经去学堂学了两年,是不是读书的料,他也能看出来。
他儿子杨培林估计是没有读书的天分了,他是想着能不能帮他找个师傅拜师学个手艺,这样也比像他一样在地里刨食强。
不过现在是公中出银子供着读书,他也就没提,要是他主动提不让孩子读书,不知道要亏多少。
加上他现在也不知道让孩子学什么手艺,就想着他能去学堂就让他继续去着,去学堂识字也好过在家里整天跟着下地强。
杨老太沉着脸将银子递给几个儿子:“一个个的都是讨债鬼,快点吃,吃完去干活!”
将银子给二儿子的时候,面色肉眼可见缓和下来。
刚刚她又数了一下银子,算上这几个月和秋收后卖掉一部分粮食的银子,拿出这些后,还剩三十六两又两贯。
还有大房的两个孩子的束修没出,减去他们的,就剩三十二两左右了。
银子到手,家里人对于杨老太的抱怨也就没说什么。
忙活一天回来李霞正在厨房忙活着做饭呢,大房一家就回来了。
对于大房一家这几天要回来,大家都有所猜测,所以不是很意外,让人意外的是杨东这次是瘸着腿回来的。
杨老太一看大儿子这样,立马嚎了起来:“老大啊,你腿这是怎么了?”
各房屋里的人听到动静出来看,看到杨东这样,一脸不解。
杨北先另外两兄弟问出来:“大哥啊,你腿这是怎么了?不是好好的在镇子上忙活吗?咋就这样了呢?”
杨南和杨西也问出自己的疑惑。
院子里的人七嘴八舌询问着,叽叽喳喳个不停,杨东想插嘴解释都不行,无奈看向老爹杨老头。
杨老头接收到信号,大喝:“行了,你们这么问,老大能插嘴说话吗?安静,听老大说。”
杨东面色不是很好,等众人安静下来,不再问话,他才开口:
“昨天我好好的在铺子上干活,有个乞丐找来说,家里出事儿了,我担心,向掌柜打了招呼后就往家里赶,快到家的时候被人套了麻袋,不知道是谁,将我的腿给打断了。”
杨北:“人家好端端的干嘛打你的腿,你是不是干了什么事得罪人家了。”
杨南同意的点头,谁会没事随便打人:“大哥,那你身上的银子又被抢吗?”
不动声色打探大哥家的情况。
杨东没什么防备,刚想开口说什么,话就被赵翠接过去了:“二弟,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大哥的月钱平时都是一分不落交家里的,身上怎么可能会有银子。”
杨南撇嘴,这话傻子才信,要是一分不落交给家里,他们大房在镇上的开销哪来的?
总不能是赵家补贴的吧。
这他可不相信,她赵翠又不是没有嫂子,她嫂子能对赵家爹娘补贴出嫁的赵翠没意见?
杨老头:“行了,现在说的是你们大哥腿的事,不要说太多其他的。”
“老大,你接着说。”杨老头看向杨东。
杨东:“我也不知道是谁打的我,因为那天着急,我不是从平时回家的路回去的,而是走的小路。”
“后面是我的喊声引来路人,承诺只要将我送去医馆,再给家里递话,就给他十个铜板,人家才愿意的。”
杨南:“刚刚大嫂还说没银子,现在十个铜板,嘴一张说给就给了,你可真舍得!”
杨东和赵翠都没管杨南的阴阳怪气。
杨老太也心疼十个铜板,认为那路人也太黑心了,都是一个镇子上的人,搭把手帮一下怎么了。
“那传话的乞儿呢!他找的你,你后面没找那乞儿问,是谁让他给你传的话?”杨北直击要点,这积极帮忙找到罪魁祸首的态度,任谁都不会相信他是幕后黑手。
赵翠叹气:“找了,怎么可能没找,一下午都在找,因为这事,我爹娘下午都没空管铺子里的事了,但就是没找到,像是孩子他爹口中的人凭空出现似的。”
“那你们现在回来是怎么打算的?”杨老头吸一口手中的旱烟,才询问一家人回来的打算。
赵翠看向杨老头和杨老太:“爹娘,孩子他爹现在腿断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后面三个月都不能干活,要好好休养着。”
“我在家要照顾几个孩子,还要时不时出去找活挣银子补贴家用,所以我就想着让孩子他爹回家里修养。”
怕家里其他几房有意见,连忙补充:“对了,孩子他爹那份活计,我们和掌柜的商量过了,可以找个人过去顶替,要求识字会算账的,我想着就让二弟去,二弟上过的学比三弟多,这个活二弟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人选是赵翠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因为在公婆心里,除了自个儿男人,杨南就是公婆最器重的儿子,选他也能卖公婆一个好。
同时,镇上的活要比在地里的活轻松不知道多少,自己主动提出让二房的人去,二房的人也要承自己的情。
以后自己再说什么事,看在这件事的面子上,二房人也不好意思反对。
“不过……”赵翠犹豫着要不要说出口。
“不过啥呀!”厨房里一边忙活晚饭一边偷听的李霞听到这忍不住了,从门口走出来到赵翠面前激动询问。
“不过二弟要是接手这份活计的话,可能要辛苦一点,铺子不提供住宿,何况你大哥不在镇上,你也不好住到我们的房子里,到时候你要每天早出晚归。”赵翠解释。
杨老头点头,这确实是要注意,嫂子和小叔子在没有其他人在的时候,确实不好住到一个屋檐下。
“老二,你干这活儿吗?要是愿意的话我明天就带你去见掌柜,要是不乐意的话,也好让掌柜抓紧时间找人。”赵翠询问。
一时间,家里人的目光都投向杨南。
“干啊!”杨南肯定地回答:“要是不干的话,家里这几个月岂不是少了一份收入,要是掌柜找到更好的人选,顶替了大哥怎么办?我去也能替大哥占着这个位置,大嫂,您说是不是?”
别以为他不知道她赵翠的心思,不就是想着主动给这活他,让他承大房的人情吗?
就算她赵翠不主动提,凭他在爹娘心里的地位,这活儿十有八九也是落在他身上。
想他承大房的人情,没门!
再说就他大哥三个月不能去铺子里干活,后面这活计还是不是他的还另说呢,她赵翠主动和粮铺掌柜商量自己找人顶替未尝没有这个思量。
赵翠面上笑眯眯,心里却骂杨南太精明,有些事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还非得说出来,让全家都知道:“还是二弟聪明,要是你不说这个,我都没想起来,要是二弟喜欢读书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是秀才了呢!”
杨南不理会她后面的阴阳怪气,只要家里人知道他去干活也不单纯就是占便宜的就好。
杨老头:“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老二去顶替老大的活三个月,等三个月后老大的腿好了之后,再将活计还给老大,老二顶替的三个月,月钱也要像你大哥一样,一分不落的交家里,老二,你有没有意见?”
杨南耸肩:“没意见。”
杨老太心疼二儿子:“每天来回那得多累啊,而且还要早起,老二的身体受得了吗?”
因为杨南小时候早产,长了几年身体还是病恹恹的,即便后边治好了,在杨老太心里,还是体弱的那一类人,不能太受累的。
杨老头虎目一瞪:“再累能有下地干活累?”
李霞得到满意的答案,就又带着两个女儿回厨房忙活了,一家人都等着吃饭呢。
要是晚了,杨老太准得絮叨她。
她男人受杨老太疼爱,但是她这个当人儿媳妇的,可不受杨老太待见。
有一点儿做得不好的,或者是什么事慢了,就会被骂。
王芳撇嘴,就他男人夹在中间,身体健康,活该不受爹娘多一份疼爱呗!
既然二老已经决定,家里其他人也不发表想法了。
说了也是白说,最后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决定。
杨北:“那大哥你被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嘛?”
杨北面上一副关心,但却是明晃晃的往杨东身上插刀,提醒他腿断了这件事,不仅身体上疼痛,心里也懊恼找不到幕后凶手。
杨东看杨北关心自己,也不好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发泄出来,无奈道:“那不然呢,只能自认倒霉了,报官的话一点线索也没有,官府也没法查。”
而且官府的衙役肯定也会怀疑自己干了什么缺德事,才会被打断腿,不然这么多人不打,怎么偏偏就朝他下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