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的梆子声早已响过,书库院落依旧灯火通明。
锦衣卫校尉举着火把来回穿梭,对白日里进出过书库的人员进行着最后的盘查。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蒙着一层焦灼的阴影。
另一边,文官们围在严阁老周围,个个义愤填膺。其中一人率先开口:\"阁老,您不能再由着那姓陆的小子拖延时间了!眼看就要快早朝了,咱们得商议如何向圣上禀明此事!\"
\"是啊阁老!他分明是在拖延时间!\"
\"锦衣卫干涉科举本就大忌,如今还敢破坏封条,简直无法无天!\"
严阁老捋着花白胡须,沉吟良久,终于长叹一声:\"也罢,先离开准备上早朝吧。\"
闻言,众人一喜,跟着严阁老气势汹汹地来到陆铭面前。严阁老则沉声道:\"陆千户,老夫给足了你时间,如今却仍无线索。今日早朝,休怪老夫如实上奏了。\"
人群中立刻响起一片附和:
\"陆千户,你三番两次扰乱春闱,又仗着锦衣卫的势软禁朝廷命官,就等着圣裁吧!\"
\"本官定要一件件禀明圣上,叫你人头落地!\"
在众多羞辱威胁下,刘顺等人皆是牙齿紧咬,强忍住心中情绪。陆铭则面色如常,只对严阁老拱手一礼。
待众人簇拥着严阁老离去时,混在人群中的贾雨村则故意放慢脚步,落在了最后。
陆铭先是吩咐刘顺几人继续查找线索,随后也出了院落。
僻静处,陆铭和贾雨村汇合,贾雨村急得额头冒汗道:\"陆大人,他们已商量好早朝时要联名参你了!这可如何是好?\"
陆铭知道贾雨村是为他自己担忧,怕陆铭遭难时把他的事也抖出来。
陆铭沉吟片刻,说道:\"我不能上朝,就得由你出面了。待他们早朝发难后,你须当庭奏明春闱试卷完好无损,要确保圣上知道这场春闱的公正未受影响。然后...\"他顿了顿,\"极力举荐我来查办此案。\"
贾雨村脸色骤变:\"陆大人,你这...这不是让我自绝于清流吗?以后我在文官中如何立足啊。\"
\"贾大人,\"陆铭似笑非笑,\"还是先保全自己再想其他吧,而且你虽是进士出身,却在贾家、王家这等勋贵的帮助下才走到今天,那些清流何时真正将你视为同道?\"
这话如刀子般戳中贾雨村心事,他擦了擦汗,又道:\"可我人微言轻,即便举荐,圣上未必采纳啊...\"
\"无妨。\"陆铭打断他。\"只要你先提出来就好了,到时自会有人声援。\"
贾雨村见陆铭态度,知道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便都同意了。
二人密谈完毕,陆铭匆匆回到院中,招手唤来周平:\"你速去忠顺王府门前候着,待王爷要上朝时,将这封信交给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笺,\"就说陆铭知道规王爷矩,只是此事十万火急,希望容后再补。\"
周平会意,将信贴身收好,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东方已现鱼肚白,陆铭望着渐渐亮起的天色,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暗道若不能按他所计划的发展,他此次生死难料。
---
五更鼓响,太和门前,从三品以上大臣按班次肃立。戴权一声\"朝会始\",众臣行一叩三拜大礼。崇平帝端坐龙椅,目光如炬:\"众卿有事奏来。\"
严阁老率先出列,笏板高举:\"老臣有本要奏。\"
他将昨日春闱风波娓娓道来,最后特意强调:\"按陆铭所言,春闱原卷确实未被动过,誊录卷亦早已送至阅卷处,春闱可继续进行。\"
话音落下,朝中鸦雀无声,众臣偷眼观瞧,却见崇平帝面色如渊,难辨喜怒。
牛继宗则按捺不住心中喜悦,直接出班高声道:\"圣上您如此器重陆铭,命他巡查科举舞弊之事,他却辜负圣恩,出现此等事故!科举事关国本,如今他空口白牙说试卷无碍便真是了吗?这如何取信天下学子?\"
贾雨村见状暗叫不好,这牛继宗竟比那些清流还急。
其他正要弹劾陆铭的官员暗道,这陆铭树敌还不少啊,但是这牛继宗知道的不完整,于是纷纷补刀:
\"圣上,这陆铭多次扰乱考场秩序!\"
\"圣上,陆铭借锦衣卫的势,竟敢软禁朝廷命官!\"
牛继宗见群情汹涌,又替自己补充了陆铭其他诸多罪状,赶紧趁机进言:\"圣上,波诸位大臣所言,这陆铭罪行滔天,臣请立斩此獠!\"
殿内顿时一片附和之声。这时,贾雨村突然高声打断:\"圣上!这处置陆铭的事小,保证春闱顺利进行的事大!当务之急是先查清真相,以堵住天下学子的悠悠之口。陆铭他亲历此案,又曾屡破奇案,不如让他戴罪立功,查清事件真相!\"
闻言,牛继宗等人怒目而视,正要反驳贾雨村,忠顺王却悠悠开口:\"贾大人所言极是,而且按《大周律》,即便要处置陆铭也该先查清案情。不如就照贾大人说的,让陆铭戴罪查案,他为了自保,必会竭尽全力。\"
贾雨村见状,眼中精光一闪,暗道这陆铭的靠山竟是忠顺王。
牛继宗等人则气势一滞,正想着如何不得罪忠顺王的情况下,反对让陆铭戴罪立功。
这时,崇平帝指尖轻叩龙椅扶手,直接定下基调:\"春闱阅卷继续进行,不可耽搁。这事不过是小蟊贼想偷入书库,没有得逞逃走而已,试卷自始而终完好无损。至于抓捕小蟊贼的事,就按忠顺王说的办,让陆铭戴罪立功,就以三日为期,若查不出真相,定斩之...\"话未说完,但众人寒意骤起。
忠顺王感受到崇平帝话中的寒意,摩挲着袖中那封密信,暗自叹息:\"陆小子啊,不是我不帮你,在皇兄心里,这刀若是不能斩棘,反而割伤自己,那这刀...也就没用了。这是生是死,就看你自己的了。\"
散朝时,几个清流文官故意走到贾雨村身边,讥讽道:\"贾大人不忘贾家恩情,真是我辈楷模啊!\"
闻言,贾雨村整了整衣冠,义正言辞道:\"正是,本官深受荣国府史太君大恩,这陆铭既是史太君后辈,旁人弹劾便罢,贾某却不能不报恩。\"
说罢便拂袖而去,那背影竟有几分风骨,留下几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