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们俩的脾气和性格来讲,并不是我寮属的第一人选。可我既要演给公主看让她放心,也要确保府内的人选皆为我的心腹,我也便只好如此安排了。”
“陈将军”,王虎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歉意,他望向陈蒨,沉默了一瞬后,缓缓起身,深深地叩拜下去。“瑶儿出事那日,是我莽撞了,没有理解陈将军的良苦用心,甚至还动手打了您。”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悔意,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重的自责。
“陈将军,倘若您能令我亲手宰了楚淮泽那厮,让我逝去为妻儿报仇,我王虎愿意鞍前马后,誓死效忠于将军。”王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他抬起头,目光坚定而诚恳地望向陈蒨,等待着陈蒨的回应。
“楚淮泽是必须要死的,但不是现在,等要杀他那天我来指挥,一定让你亲自动手。”
得到陈蒨肯定的答复后,王文昭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陈将军,公主急遣下官前来相召,让您前往东堂议事,言称有并州之事亟待商议。”
陈蒨闻声望去见一宦官正向着自己通禀道:
“原来是黄门令啊”,陈蒨见来人旋即起身露出一抹笑容,“我这还有点琐事没处理完,得劳烦您在府外等候片刻。”
言罢,又将一颗晶莹的玻璃珠轻放入那宦官的掌中。
“耽误您的时间了,一点心意还请一定要收下。”
“这可使不得呀,陈将军!”那宦官赶忙摆手连连拒绝道。
“这么晚了还要来回奔波,这是您应得的。”
闻听此言,宦官不再推拒,遂敛衽一礼,转身至府门外静候。
待人身影渐行渐远,崔绍谦的声音适时自后方响起。。
“陈兄还真是大方,这么上乘的琉璃珠子说送就送。”
“他毕竟是黄门令,天子和公主那里有什么消息他最先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公主紧急召陈兄前往东堂,是为了并州叛乱一事吗?”
陈蒨内心充满困惑,并州叛乱的消息早已传入朝廷耳中,并非今日才为人所知,却为何忽然变得如此紧要了,莫非……
“绍谦能猜出公主遣人来召是为并州之事,想必是令尊的密信已经送到府上了吧。”
崔绍谦并无隐瞒之意,他从怀中取出密信,随即双手奉上。
“陈兄猜猜并州发生什么了?”
““不是太原失守,就是并州叛军的首领昏了头,直接自立为帝了。”话音刚落,陈蒨拆开了那封密封的书信。
陈蒨目光一扫,手中的密信便被他猛地掷向了身旁的李萧然,情绪激荡之下,他忍不住大声斥骂道:“奶奶的,我猜对了,估计这次召我又是给他赵家铲屎去。来萧然你也看看。”
李萧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他迅速拿起的密信,展开一瞧。
“贼寇首领梁卫自立为帝,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郡尽皆沦陷,太原形势危急。”
“陈兄我是真心佩服你呀,李萧然突然开始感慨起来,“贪生怕死,懦弱无能的天子,宫女出身只会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太后,还有对着洛水放屁,被楚淮泽那小白脸给哄的一愣一愣的公主。一想到陈兄你能将这样的组合送到现在的位置,我就不得不对你的实力和智慧心生敬意。”
“你这是在称赞我的能力,还是阴阳怪气我的眼光啊?”陈蒨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悦,语气中明显透露出不满的情绪,没好气地回应道。
“我急着去东堂仪事呢,就不跟你俩闲扯了。”
“等等,陈兄。”还没走出两步的陈蒨便被崔绍谦一把拉住,只见他自怀中缓缓取出一纸制作考究的请柬,其边缘巧妙地镶嵌着金色的边饰,请柬的纸张质地细腻,触感光滑,透出一种淡淡的光泽。
“芸儿给你的,再过半月便是她的生辰了,陈兄你也知道的,她心中所盼的唯一愿望便是你的到来。”
陈蒨接过请柬,将其妥善收好,随即点头应允,语气坚定地答复道:
“替我转告芸儿,我一定会去的。”
“崔兄,我的请柬呢?”李萧然将手掌平伸至他面前,眉梢微蹙,满含疑惑。
“邀陈兄去自然就不能大办了,不大办弄那么多请柬干嘛?陈兄那个是芸儿自己亲手做的,剩下的都是口头通知,咱们都是自己人相比萧然你也不会介意这些的吧。”
“你崔家缺这三瓜俩枣……”
陈蒨懒得听俩人在这唱对口相声,便直接转身摆手赶往内城。
……
“陈将军,陈将军请留步。”
陈蒨听到动静,即刻转身望向声音的来源,见到来人赶忙行礼道:
“李太尉,王司空。您二位也是被公主召来商讨并州一事的?”
司空王崇景率先搭话道:
“确实如此,陈将军,我家孙儿王承文在您的麾下担任积射将军一职,他常提起想能够到贵府拜访得您指点一二,想请问陈将军近期是否有空闲之时。”
“久闻王司空您孙儿才兼文武,有国士之风,陈蒨夙愿一睹其风采,可惜公务繁忙,未得空闲。既然承文亦表同心情愿,那便让其过几日莅临敝府相会即可。”
三人又一番恭维之后,方才踏入了太极殿东堂。
在宽敞而庄重的东堂内,除了赵倾然与赵储真之外,几乎在京的朝廷重臣皆已在此等候多时。
眼见陈蒨进入堂内,赵倾然的双眸瞬间闪烁着惊喜的光芒,急忙开口关切地询问。
“陈将军腿上的伤还疼吗?”
“多谢公主殿下挂念,臣的伤已无恙了。”
尚书右仆射沈禹则接过话茬,话语间开始带着几分阴阳怪气对着陈蒨攻击道:
“都说陈将军你原来领兵时是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可今日怎么让几个上不来台面的小毛贼给伤了呀?”
“自然不及沈尚书您的英勇,”看着眼前好像喝三鹿奶粉长大的沈禹陈蒨回怼道,“若今日有沈尚书今日亲自镇守楚府,恐怕仅凭您一己之力,便能轻易制服所有刺客。我明日便上表天子,调任沈尚书您至内城禁军担任要职,相信此举定能确保陛下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