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这个凝聚着众人心血的社交平台——“友聚网”,终于完成了初步开发。看着电脑屏幕上那设计精美的界面,流畅的操作体验,林宇、李强以及整个团队都满心欢喜,仿佛看到了成功就在眼前招手。
接下来,便是平台上线前最重要的一步——推广。林宇和刘阳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推广计划。他们先是在各大热门论坛、高校bbS上发布精心撰写的宣传帖子,介绍“友聚网”独特的功能,如丰富多样的兴趣群组、个性化的用户空间,以及便捷的即时通讯功能等,试图吸引潜在用户的关注。同时,他们还制作了一些有趣的宣传视频,投放到当时热门的视频网站上。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尽管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推广,但“友聚网”上线初期的注册用户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每天新增的注册用户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只是简单浏览一下就离开了,用户留存率极低。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推广计划应该没问题啊,为什么效果这么差?”李强满脸疑惑,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林宇也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一个新平台想要脱颖而出绝非易事。经过一番深入分析,林宇发现,虽然他们的推广覆盖范围广,但缺乏精准性。很多看到宣传的人并非他们的目标用户群体,而且当时互联网上类似的社交平台也不少,用户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习惯,想要改变他们的选择并不容易。
“我们得调整推广策略,不能再广撒网了。我们要精准定位目标用户,比如大学生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社交需求也旺盛。我们可以在高校举办线下推广活动,增加平台的曝光度和用户粘性。”林宇说道。
于是,林宇和团队成员们带着宣传单页、小礼品等,穿梭在各个高校之间。他们在学校食堂、图书馆、操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点宣传,邀请同学们现场注册体验“友聚网”,并送上精美的小礼品。同时,他们还和学校的社团合作,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鼓励同学们在“友聚网”上创建社团专属群组,方便交流活动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针对性的推广措施终于取得了成效。“友聚网”在高校学生群体中逐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注册用户数量开始稳步增长。看着后台不断攀升的注册数据,团队成员们都备受鼓舞,干劲十足。
然而,就在“友聚网”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的时候,麻烦却接踵而至。一天,林宇突然收到一封律师函,信中声称“友聚网”的部分功能涉嫌抄袭他们公司的产品,要求林宇他们立刻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巨额经济损失。
林宇拿着律师函,心中又惊又怒。“这简直是无中生有!我们的平台是团队辛辛苦苦自主开发的,怎么可能抄袭他们的产品!”李强也气得暴跳如雷,“这些人就是看我们发展得好,眼红了,想趁机敲诈我们!”
但无论他们怎么愤怒,这封律师函带来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友聚网”的声誉,甚至可能让他们刚刚起步的事业毁于一旦。林宇深知,必须冷静应对。
他立刻联系了专业的律师,详细说明了情况,并提供了“友聚网”开发过程中的各项资料,以证明平台的原创性。律师经过仔细研究后表示,虽然对方来势汹汹,但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友聚网”并没有侵权行为,对方很可能只是虚张声势,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他们妥协。
有了律师的专业意见,林宇心中有了底气。他回复了对方律师函,严正声明“友聚网”没有侵权,并表示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对方继续无理取闹,他们将采取法律手段反击。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对方似乎不甘心就此罢休,开始在一些行业媒体上散布“友聚网”侵权的谣言,试图抹黑“友聚网”的形象。一些不明真相的用户看到这些报道后,对“友聚网”产生了质疑,导致平台的用户增长速度再次放缓,甚至有部分用户选择了离开。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舆论危机,林宇和团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林宇知道,绝不能就这样放弃。他决定主动出击,打破这场恶意造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