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被派到地方上的部队,也就是晋绥军,竟然意外地获得了晋升机会,荣升为少将旅长。
然而,尽管职位高升,高玉财内心深处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特务,他始终牢记着自己作为特务的本质任务。
有一支八路军队伍恰好要通过他的防区。
尽管当时两党处于合作状态,但由于晋省的战况异常混乱,高玉财心生一计,决定借此机会铲除这一“后患”,并将责任推卸给倭国人。于是,便有了今晚的行动。
然而,这次行动的规模可远不止后面这区区几百人。在前方,还有一支部队早已埋伏好,准备拦截八路军。对于高玉财这位少将旅长来说,八路军那区区两百来人根本就不被他放在眼里。
就在林风带领队伍刚刚退走十来分钟后,突然间,“轰轰”两声巨响传来,山谷里顿时出现了两个不太亮的闪光。紧接着,无数声惨绝人寰的叫声响彻整个山谷。
由于夜里道路崎岖难行,这几百名晋绥军为了防止走散,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
而这恰好给了阔剑反步兵雷的可乘之机,一千枚钢珠,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般,狠狠地泼向这些晋绥军。
这些钢珠威力巨大,结结实实地击中了每一个晋绥军士兵,没有丝毫浪费。刹那间,山谷里哀嚎声四起,鲜血四溅,场面异常惨烈。
仅仅只有两颗地雷,就让后面的晋绥军官兵们望而却步,没有一个人敢继续尾随了。
然而,前面埋伏的晋绥军一个营对此毫不知情,他们依旧按照原计划行事,在出山口处建立起了一个阻击阵地。
几百名晋绥军士兵们蹲守在山坡上,藏身于简易的掩体之后,忍受着严寒的侵袭,静静地等待着八路军的到来。
而与此同时,李大山和李大树则率领着两个连的战士们,护卫着师政委一同朝着出山口前进。
与晋绥军不同的是,他们的战斗小组并没有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来,化身为侦察尖兵,最前方的战斗小组甚至已经前出到了两公里之外。
阻击阵地里的晋绥军士兵们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八路军的身影。
他们在掩体后面被冻得瑟瑟发抖,嘴里不停地抱怨着。
然而,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在距离他们不到五十米的地方,
在茂密的灌木丛后面,有四个战斗小组正静静地潜伏着,他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猎手一样,悄无声息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其中一个狙击手已经悄悄地向后撤退,去给林风和政委传递重要的情报。
林风和政委在接到报告后,心情都十分沉重。
尽管他们内心并不愿意对晋绥军动手,因为晋绥军同样也是一支抗击倭寇的力量,
但如今这些晋绥军已经对八路军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同盟,而是生死对头。
林风凝视着政委,两人的目光交汇,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最终,政委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林风的决定。
林风随即转身,拉过一名侦察兵,低声嘱咐道:“快去告诉大山和大树,让队伍分散开来,以战斗小组为单位,立刻展开行动。”
政委听到林风的话,不禁感到有些困惑,他不明白林风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
然而,此时此刻并不是追问的时候,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稍有迟疑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小林子,你也一起去吧。”政委担心部队在行动中会遇到困难,于是决定让林风一同前往,以便更好地指挥战斗。
“不用,他们都需要战斗,只有通过战斗,他们才能成长起来。”
林风的语气坚定而果断。政委听完他的话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理解和认同。
在战斗中成长,这确实是八路军发展的必经之路。
政委心想,既然小林子有这样的决心和计划来锻炼部队,那就让他放手去做吧。
与此同时,简易掩体后面的晋绥军士兵们却感到十分无奈和焦虑。
他们身处寒冷的环境中,又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心中不禁嘀咕:“八路军怎么还不来啊?最好别来,大家都是同胞,打起来也下不了死手啊。”
然而,就在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一群神秘的人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他们眼前。
这些人行动迅速,仿佛幽灵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有人已经翻过掩体,进入了晋绥军的防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