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最好还要能找到一种高效的传播途径,让这门功法能够快速地普及到洪荒的每一个角落。
只有这样,赵公明才能够尽快地完成自己当年立下的宏愿,从而稳固道心,提升自身修为与战力。
否则的话,若是宏愿迟迟无法完成,道心受阻,他不仅无法继续提升实力。
甚至连最终能否真正证道成圣,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证道成圣,那么他将永远没有资格真正踏足那更为广阔、也更为凶险的混沌虚空,去参与更高层面的争斗与历练。
最让赵公明感到有些无奈的是,虽然他目前仅仅是一个准圣,但凭借着种种奇遇和叶晓的特殊培养,他的实际战斗力却已经相当可观。
其战力差不多已经超越了洪荒中的大部分老牌圣人,即便是面对曾经的三清,单纯比较战斗力的话,恐怕也未必会输给自己。
按照师父叶晓的说法,以及参照混沌之中通行的实力划分标准。
赵公明自己估算,他目前的实力大概相当于混沌之中的混元四重天左右。
这在许多较为弱小的星域之中,已经足以担任一方领主,称尊做祖了。
然而,即便是拥有了如此实力,师父叶晓对他们的要求仍然异常严格。
叶晓明确告诫过他和其他弟子:不成圣,或者说没有达到即将成圣的临界点,就绝不允许擅自踏入混沌虚空半步。
这个禁令可就把赵公明给牢牢卡住了。
按照他目前的境界修为,以及洪荒天道的规则限制来看,他似乎根本没有依靠自身正常途径证道成圣的希望。
似乎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去混沌中寻找机缘,他的道途上限都已经被洪荒天道给锁定了,难以突破。
除非,他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让洪荒万灵都能得到修行的机会,迅速提升整体实力,从而间接帮助他完成那看似不可能的宏愿。
只有完成了宏愿,得到了天道的认可与加持,他才有可能打破桎梏,证道成圣。
然后,他才能遵从师尊的命令,名正言顺地前往那令他向往已久的混沌之中。
毕竟,他对于传说中混沌世界的种种光怪陆离、无尽的厮杀争夺、以及蕴藏的无限可能,早已向往了太久太久。
当然,此刻想这些还为时尚早,赵公明眼下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潜心研究,如何才能编写出一部真正有效、能让洪荒众生普遍受益的修炼功法。
这确实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挑战。
毕竟从古至今,无数惊才绝艳之辈,包括曾经的道祖鸿钧在内,似乎都未能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让所有生灵都能踏上修炼之途。
这其中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即便是赵公明自己,在洪荒中进行了如此长时间的调研和探索,对于最终能否成功,心中也仍然没有十足的把握。
他其实非常渴望能够接触到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体系。
比如说,关于混沌之中各种奇特的生物种族信息、那些流传于混沌的高级功法秘籍、以及更为普适的修炼原则和法则理论等等。
对于这些未知领域的知识,赵公明都有着极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意愿。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获取这些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毕竟师父叶晓严令禁止他前往混沌,万一自己偷偷跑去,结果在混沌中被师父逮个正着,那场面可就太尴尬了。
不过,在持续的思考与研究中,赵公明的脑海中似乎也逐渐浮现出了一些零散的、模糊不清的思路……
这个思路的核心,似乎指向了某种传说中的修炼理念——“后天返先天”之道。
这种方法,对于那些天生跟脚不凡、禀赋优异的先天生灵来说,或许作用并不明显。
但时至今日,洪荒世界中的生灵,绝大多数都已是后天繁衍而生。
那些真正强大的先天生灵,大多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开始了修炼,并且凭借其优越的资质,大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例如当年引发诸圣争夺的那朵先天雷云,便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这些先天生灵们,其实并不缺乏修行的门路和上升的途径。
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资质足够好,往往一出生或化形不久,就会被那些眼尖的大能或圣人看中,收为弟子,悉心培养,从此踏上坦荡的修炼之路。
那些大能或圣人,也能够非常轻松地为他们量身挑选最契合其属性和天赋的顶级修炼功法。
而且,这些先天生灵对于修炼本身的理解,往往也远超常人,例如通天教主座下的那几位亲传弟子,其对大道的领悟之深,恐怕连赵公明自己都自愧不如。
毕竟,就算赵公明如今实力强大,但他心里清楚,通天教主是一位依靠自身努力和悟性、实打实证道成圣的存在。
而自己目前的实力,虽然达到了圣人级别,但总感觉是依靠了一些“不太光彩”的特殊手段得来的,或许算不上坑蒙拐骗,但终究与传统圣人的路径不同。
他总觉得,自己或许并不能算作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圣人”,因为真正的圣人,其境界感悟、心性修为都应该达到极高的层次。
但赵公明反观自身,总觉得自己的修为境界似乎还不够稳固,思想境界也时常有所欠缺。
他的老师叶晓也经常批评他,说他思想不够端正,总是喜欢琢磨一些投机取巧、走捷径的事情。
试图依靠一些“捞偏门”的方法来获得成功和胜利。
这种行事风格,显然与师父以及洪荒主流圣人所倡导的“正道”有所偏差,甚至可能引来不满。
他反思,这肯定是因为自己的思想境界还不够高尚。
总是优先考虑着如何提升自己的实力,而没有将“造福众生”摆在更高的位置,才最终导致了这样的评价。
赵公明暗想,如果自己能够做得更好一些,更符合“圣人”的标准,或许就不会再被师父批评了。
但无论如何,既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思路,他自然要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