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发及腰我娶你可好 申屠凌等朋友催更加更一章
清晨七点,何大清的吉普车准时停在了区政府大院门前。他整了整藏蓝色的中山装领口,看了眼腕上的手表——表盘上的红星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何区长,您来得真早!”门卫老张小跑着过来敬礼,脸上堆满笑容。昨天组织部就下了通知,今天有新领导到任。
何大清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院子里已经停着的几辆车。最显眼的是那辆黑色伏尔加,车牌号0001,是区委书记吴明福的座驾。看来有人比他更迫不及待。
刚踏上台阶,大楼玻璃门就被推开,一个梳着背头、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快步迎出来:“何区长!欢迎欢迎!我是区委办主任刘建设,吴书记和其他领导都在会议室等您呢。”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长条桌旁坐了十几号人,主位上头发花白的吴明福正与右侧的新上任不久的郑区长低声交谈。见何大清进来,吴明福立刻起身,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大清同志来了!快请坐!”
何大清不慌不忙地与众人一一握手。他能感觉到那些探究的目光——这个突然空降的副区长到底是什么来路?有人羡慕他年轻有为,有人嫉妒他一步登天,更多的是在观望这个“外来户”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经市委研究决定,”吴明福清了清嗓子,\"任命何大清同志为我区副区长,分管经济工业工作,同时兼任辣椒酱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会议室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何大清注意到坐在角落的常务副区长王德海脸色阴沉——辣椒酱厂原本从街道划出来后是他分管的,虽然辣椒酱厂的现状堪忧,但现在被硬生生划走心里还是不痛快。
“感谢组织信任。”何大清站起身,声音沉稳有力,“我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同志多支持。关于辣椒酱厂的问题,我已经有了初步方案。”
散会后,郑区长特意留下何大清:“大清啊,辣椒酱厂现在就是个火药桶,三百多工人三个月没发工资,农民围堵厂门要账,产品积压仓库发霉...王副区长之前可是焦头烂额啊。”
何大清笑了笑,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郑区长,这是我的整改思路,请您过目。”
郑区长戴上老花镜,越看眼睛瞪得越大。三页纸上条理清晰地列着:一周内解决工资拖欠,半月内恢复生产,三个月实现盈利...每个目标后面都附有具体措施。
“好!就按你的思路来!”郑区长拍案而起,“需要区里什么支持,尽管提!”
当天下午,何大清就带着秘书小周直奔辣椒酱厂。远远就看见厂门口围着一群举着“我要工资,我的家人要活下去”牌子的工人,几个戴红袖标的保卫科人员正满头大汗地维持秩序。
“让一让!何区长来了!”小周高声喊道。
人群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一个工人冲上前:“领导!我家闺女等着工都要断顿了!”说着就要跪下。
何大清一把扶住老人,转身跳上门卫室的台阶:“工人兄弟们!我是新来的副区长何大清!今天我以党性担保,一周之内,一定让大家拿到工资!”
“空口白话谁不会说!”人群中有人喊。
何大清不慌不忙地让秘书提过一个箱子:“这是我从区财政特批的一万块应急资金,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他转头对杨厂长命令道,“现在就登记,每人先发二十元!”
这一手震住了所有人。当晚,何大清办公室的灯亮到凌晨。他先给保城的秦力豪打通电话让他和陈江河带十辆卡车来四九城。又联系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部主任,最后草拟了一份设备采购清单。
三天后,十辆解放卡车浩浩荡荡开进辣椒酱厂。领头的吉普车上秦力豪跳下来,紧跟着陈江河也走了下来。秦力豪拘谨的叫了声:姐夫!”,陈江河则兴奋的叫了声:“老板”。
仓库里,秦力豪当着几位区领导和厂领导面,故意抓起一瓶积压的辣椒酱,拧开闻了闻:“味道不错!”他大手一挥,“这批货我全包了!老陈!”陈江河立即应声上前,“这是我物流主管陈江河,跑东北的老把式,保证给你销得一干二净!”
合同当场签订。何大清的策略很简单——出口转内销。这些按照苏联标准生产的辣酱虽然不符合欧美口味,但在东北、西北地区却很受欢迎。陈江河带着车队跑遍东三省,短短两周就回笼了三十万资金。
发工资那天,辣椒酱厂像过年一样热闹。何大清亲自给每个工人递上信封,里面是厚厚一沓十元大钞。老工人李师傅数了三遍,手都在发抖:“一百二十八块五...何区长,您说到做到啊!”
资金问题解决后,何大清马不停蹄地开始第二步——保障原料。他找来了辣椒种农,当场付清了拖欠的辣椒款,还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其实辣椒农种植的量远远不够厂子所需,大部分原料一直是何大清空间供给。现在把这供给大部分名头交给了秦力豪负责保城仓贮。谁也不知道保城仓实际上又隶属于中兴集团保城分公司。
“各位老乡,\"何大清举着合同书,”只要质量达标,你们种多少我们收多少,价格上浮10%!\"农民们喜笑颜开,几个老汉激动得直抹眼泪。
最令人震惊的是何大清接下来的动作。他带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行长实地考察后,竟然贷款一百万扩建厂房!原本破旧的车间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占地百亩的现代化厂区。从香港进口的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安装那天,连市委领导都来参观。
“何区长,这名字是不是太...”厂办主任拿着新设计的商标欲言又止。红底金字的商标上,“老干爸”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下面还有行小字:何大清秘制。
“就这么定。”何大清嘴角噙着笑。前世记忆里那个驰名世界的辣酱品牌,如今成了他的得意之作。除了经典款,他还开发了香菇辣酱、豆豉辣酱等五个新品种。
市场反应超乎想象。三个月后,全国供销系统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更让人震惊的是香港娄氏商贸的百万美元订单——50%订金直接打到区财政账户上。
这天何大清正在办公室研究报表,吴明福突然推门而入,身后还跟着郑区长和王德海。
“大清啊!”吴明福红光满面,“部里来电话了!你们'老干爸'出口创汇成绩突出,部长要点名表扬呢!”
王德海不情不愿地递上一份文件:“这是市里关于推广'厂区改革四九城模式'的通知...”他盯着何大清看了半晌,终于憋出一句:“何区长,佩服。”
何大清淡然一笑。他知道,自己这把火算是烧成功了。现在区里上下看他的眼神,再不是当初那种审视和猜忌,而是由衷的敬佩。
下班时,何大清发现办公楼前停着一辆陌生的红旗轿车。车窗摇下,露出张不怒自威的脸:“何区长,家父想请您吃个便饭。”
何大清认出来了,这是杨家的长子杨振国。他爽快的答应下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毕竟自己是杨家提到这个位置上的。
见到杨老时,何大清十分尊敬,这是经过腥风血雨,为共和国流过血老人。老人也显示出了对何大清的欣赏。他希望何大清任何时候都要坚守本心,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
何大清告诉杨老,在“老干爸辣酱厂”的杨家两人工作能力都还不错,厂长位置建议还是由现在的杨厂长干下去。杨老不置可否,只是告诉他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准则。
杨振国送何大清出来,提点他说:“现在辣酱厂的效益已经惊动上面,更是让四九城的许多大家族们心动,以后工作中他会面临更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