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胡惟庸的讲述还未结束。

他前世并非什么愤青。

或者说,他不过是个只知道赚钱和享乐的,哪有资格当愤青。

但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看到即将走向岔路的大明。

他无法再沉默!

此时的大明,在世界上仍是先进、强大的!

此时的大明,依然屹立于世界之巅。

此时的大明,真有机会将日月龙旗插遍全球。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话。

在这个时代,真有可能实现!

因此,即便是如胡大老爷这般闲散之人,也忍不住了。

“国与国之间,没有仁义礼智信!”

“那玩意儿,咱们自己人怎么谈都行,可国与国之间,只有的利益!”

“你们想想,若如今的大明尚未强盛,不如眼下兵强马壮、国富民强。”

“那些外邦对待我们,是称臣纳贡还是扑上来撕咬一块肉?”

“再说,若将来两国交战,谁还会与对方讲仁义礼智信?”

“都打起来了,谁还跟你讲礼数?”

“因此,太子殿下,臣就一句话!”

“邦交,是打出来、压出来、揍出来的,绝不是谈出来、敬出来的!”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陷入沉思。

而朱标则双眼放光地看向胡惟庸。

这话,他爱听!

事实上,他从小就沉浸在儒家经典之中,熟读四书五经。

然而,这些年来,他跟随父亲处理朝政、监国,亲眼目睹了无数现实的场景。

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下,他逐渐领悟到国家利益与尊严的真谛。

胡惟庸的这番话,恰好击中了他的心思。

在他看来,用武力威慑番邦小国,先让他们服帖,再慢慢谈判,这才是正道。

原本,朱标对邦交之事有自己的见解,但听了胡大老爷的说法,他决定虚心请教,于是郑重其事地拱手道:“恳请胡公指点,本宫不胜感激!”

---

##看着朱标那副诚恳的模样,胡大老爷不禁轻叹一声。

他招了招手,将朱标引到礼部待客大厅的座位上坐下,随后吩咐人去自己房间取来茶水和糕点。

他今日确实打算借此机会,好好教导这位未来的大明太子。

无论朱标将来是否能继位,亦或是否会如历史上那般英年早逝,单凭他是朱元璋悉心培养的太子这一点,便已足够。

朱标恢复了平日的从容气度,安然坐下后,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随即惊讶道:“这茶味怎与宫里的贡茶无异?莫非胡公得了父皇的赏赐?”他对这熟悉的味道感到十分诧异。

胡惟庸朗声笑道:“哪是什么赏赐!前些日子,我家厨子做了些点心,我自认为不错,便带去宫里孝敬陛下和皇后。

陛下挺喜欢,问我想要什么带回去。

我一想,吃的我不缺,就选了些茶叶,毕竟我是真喜欢!”

“接着陛下就给我带了一大包!”

听了这番解释,朱标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嗯,确实是爹娘的作风。

跟胡惟庸这些老兄弟们,尤其是像胡惟庸这样虽无太多利害关系却亲近的老兄弟,相处起来真就跟串门一样自然。

不过这番话听在礼部其他官员耳朵里,简直就像平地惊雷,震得他们晕头转向。

什么?!

胡大老爷,您是怎么把陛下和皇后说得像邻居家的普通老人似的?

原来这才是天子心腹、近臣的真实模样啊。

原来,连皇室也能成为通家之好的。

可惜,他们的种种猜测只能深藏心底。

胡惟庸不会解释,朱标自然也不会提及这些。

胡惟庸和老朱家的关系,又岂是“老兄弟”三字能概括的?

真以为那土豆是白献上去的?

算了,不提这些。

喝口茶,吃点点心,心中打好腹稿后,胡惟庸缓缓道出自己的见解。

“殿下,您身为一国太子,未来的君主,有些事,不能仅从臣子、官员或百姓的角度去看。”

“比如这次番邦朝贡之事,在官员眼中,只需办好上官交代的任务,就算结束了。”

“而对百姓来说,不过是看个稀奇、凑个热闹!”

“但对你而言呢?”

“你须着眼的是大明与番邦未来的关系!”

“这些番邦对大明有何益处?”

“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还是其他?”

“要获取这些利益,大明需付出什么?”

“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交出这些东西?”

见朱标被一系列问题问得陷入沉思,胡惟庸微微一笑。

这才对嘛。

琢磨这些问题就对了。

你堂堂大明太子,未来的国主。

你去想怎么善待番邦,给他们面子做什么?

你得学你爹啊。

面子我要!

里子我还要!

反正好处我要拿满,其他的再说。

看朱标差不多琢磨明白了,胡大老爷继续道。

“直白地说,要想让周边的小国俯首帖耳,强大的武力是不可或缺的。”

“我之前就讲过,弱小之国根本没有外交可言!”

“只有刀剑和火炮,才是国家之间交往的真正底气!”

“正因为畏惧大明的武力,目前各国还不敢有什么异心。”

“但他们也会猜疑,会琢磨,大明的武力虽然强盛,但会不会真的出手呢?”

“所以,他们时不时会试探一番。”

“如果大明表现得强硬,他们自然会乖乖当儿子,做条狗。”

“可如果大明以柔相待,以礼相待,那些小国必然会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说到这里,胡惟庸轻笑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

“太子殿下,您不妨想想高丽!”

“他们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历史上,高丽向中原王朝、汉家王朝称臣纳贡的次数少吗?”

“可哪一次他们不是在称臣纳贡后依旧不老实?”

“就像现在,高丽难道不知道,若是大明出手,他们倾全国之力也挡不住吗?”

“他们当然知道!”

“可他们就是敢杀大明的使臣,敢搞这些小动作!”

“太子殿下,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这话一出,朱标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高丽的事,他早就知道了。

那确实是在打大明的脸。

虽然对方急忙道歉、赔罪,但实质上,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胡惟庸再次冷笑一声:“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胆子?”

“还不是因为大明对这些小国太过优待!”

“陛下甚至在《皇明祖训》里把许多国家列为不征之国!”

“大明的皇帝都确定不打我了,还要让后世的皇帝也不打,那我怕什么?”

这就是胡惟庸在说,朱元璋的祖训反倒助长了各国的异心。

可朱标却无法反驳。

胡惟庸继续道:“在我看来,要想让这些小国老实听话。”

“时不时就得教训一顿,就算不下死手,也得敲打一二!”

“就像这次,各国不是都派了使臣来大明了吗?”

“那咱们就抽一批精锐出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明的军威,顺便掂量掂量,他们那矮小的城墙和不成器的军队,能否挡得住我大明的雄师!”

这个提议一出,朱标顿时眼前一亮。

“胡公,此计甚妙!”

“好啊!”

“此计既能彰显我大明军威,又无需真正动武,真是绝妙!”

“既然如此,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本宫回去就着手安排!”

朱标显然打算亲自操办此事。

关键是,这事儿也只有他能胜任。

别看朱标平日里仁厚,但他绝非软弱之人!

这位太子爷能让所有皇子和大臣心服口服,自然也有几分王者之气。

而这个决定,他完全有资格做出。

毕竟,这可是史上第一太子的分量。

(本章完)

------------

眼见着一事儿定下来了,胡惟庸转而提起了他最关心的一件事。

“太子!”

“还有一件事,臣得跟您好好说道说道!”

朱标此时也听得兴致勃勃,连忙回应:“胡公请讲!”

胡惟庸咂了咂嘴,又喝了口茶,整理了一下思路,才朗声说道。

“太子!”

“最后一件事,才是您这位太子以及咱们礼部,最应当重视的事儿!”

“那便是,如何回赠国礼!”

一听这话,朱标结合之前胡惟庸所说的内容,其实已经大致猜到了胡惟庸要说什么。

但他总不能打断吧。

胡惟庸环视了一下四周,坦然道。

“番邦来我大明朝贡,自然是要带国礼的。”

“我看了眼礼单,啧,还真是五花八门。”

“山鸡、人参、木材、皮毛……”

“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

“诸位其实心里也明白,那些东西吧,咱们也就是看个新鲜。”

“咱们本地固然不出产,可在他们当地,那能是什么稀罕物件?”

“不过是他们弄来凑趣,弄来好看的而已。”

“可就凭着这些东西,他们却想着让我大明赐下真金白银、刀枪甲胄、米面粮油……”

“各位,这么做未免有些不妥吧!”

胡惟庸说到这儿,稍作停顿,给众人留了点思考的空间。

此刻他的情绪已不像先前那般激动。

他心知肚明,大喊大叫虽然能让自己痛快发泄,但过了今天,一切依旧如常。

所以,情绪释放完后,他决定跟他们好好讲道理。

尤其是朱标!

他对朱元璋的影响力太大了。

只要稳住了朱标的立场,就不必担心他会不会向朱元璋进言。

而眼下这件事,若由朱标去说,还真不算什么。

毕竟,说到底,这些麻烦事与其说是礼部搞出来的,不如说是朱元璋一手促成的。

历史上,大明对待朝贡的国家可真是慷慨至极!

慷慨到什么地步?

即便国库空虚,也要回赠厚礼!

正因为大明如此慷慨,许多周边的小国才会纷纷跑来大明占便宜。

这种行为一旦成为惯例,后果可就严重了。

到了大明中后期,回赠朝贡的礼物实际上已经对国库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而这个问题的根源,正是从朱元璋时期开始的。

没办法,朱元璋本就是农家出身,即便当了皇帝,很多做法和想法依然保留着早年种地时的思维。

说白了,就是小农意识,爱面子、好炫耀。

如果是普通人,好面子倒也无妨。

毕竟哪个大老爷们不好个面子呢?

可一个皇帝,尤其是像朱元璋这样一言九鼎、旁人连劝都不敢劝的皇帝,若太好面子,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不,眼下已经能看到苗头了。

这些来朝贡的使团带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国书写得天花乱坠,可实际上就是空手套白狼。

可谁让老朱就好这一口呢。

今天,胡大老爷看不下去了!

他决定给老朱家好好上一课,顺便为大明把把脉!

“太子,臣来给您仔细分析分析这事儿。”

“您看,咱大明现在可算不上富裕,对吧?”

朱标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胡惟庸见状,继续说道:“既然如此,为何要给那些番邦小国那么多好处呢?”

说到这里,胡惟庸竖起手指,一一列举了起来。

“我仔细想了想,特别是针对咱们礼部,主要有两个想法。”

“首先,我大明乃是堂堂上国,这些番邦小国前来,名义上是来朝贡的。”

“不管他们带了多少东西,也不管那国书写得是否通顺,至少表面上是恭恭敬敬的。”

“因此,我大明理应展现出上国的气度,大家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胡惟庸说到这里,环顾四周。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