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轻垂,又是一年春意盎然。
皇宫,养心殿。
即便是白日,殿中依旧点满了烛火,灯火通明。
齐闻渊独坐高台,手中拿着从明州府寄来的信件,翻来覆去的看,上头歪七扭八的字看着头疼。
“父皇母后亲启,阿昭在明州府过得很好。”
“阿昭开了一个书铺,书没卖出去,亏钱了。”
“父皇,给点银子。”
财政连连亏损,入不敷出,齐闻渊登基之后,才知晓偌大的皇宫,只是表面繁华,内里腐朽。
当了十几年皇帝,他兜里比脸还干净。
去年处置了一批贪官污吏,搜刮出不少银子,可惜整个朝堂百废待兴,银子还没捂热呢,又都花了出去。
大太监在一旁请示。
“陛下,晏少傅求见。”
齐闻渊手上往回信中塞银票的动作一顿,随后加快,将信件递给苏敬安。
“将信藏好,让他进来。”
“奴才遵旨。”
晏为卿在殿外等候,得到消息才踏入养心殿。
绯色官袍拂过朱红门槛,织金云鹤的纹路在烛火中泛着冷光。
他身姿颀长端正,眼底长年累月积泛着寒霜,声音肃穆,恭敬行礼。
“臣晏为卿,叩见陛下。”
殿内寂静,一时间无人回应。
齐闻渊手忙脚乱地将案前的信全部收拾好,生怕被晏为卿一眼认出上头独特的字迹。
半晌,他清了清嗓子。
“爱卿平身。”
晏为卿平淡起身,面上无波无澜。
阿昭假死后,他昏迷数日,告假半月,之后便一心投入朝政,大刀阔斧地处置贪官污吏,亲眼看着叶千机问斩,所有同伙全部被捕,出手狠厉。
齐闻渊见着他,心底中莫名心虚。
“今日召爱卿前来,是为商讨江南贪污一事,江南乃富庶之地,财政年年亏损,朕曾派探子前去打探情况,可都有去无回。”
说到正事,他的声音严肃许多。
“江凌言中了探花,又自请调任明州府,朕先让他打探消息,两年后爱卿亲自带领巡按使,下江南探查。”
“臣遵旨。”
就在此时,齐玄舟踏入殿内,脚步匆匆,一声又急又喜的“父皇”,打破了两人的交谈。
齐闻渊早知傻儿子会来,趁着晏为卿垂头,狠狠瞪了他一眼。
齐玄舟不禁脚步一顿,才知自己忘了礼数。
“儿臣见过父皇。”
晏为卿并无继续逗留的打算,干脆趁此机会,行礼告退。
留下父子两人在殿内,气氛逐渐尴尬。
确定晏为卿彻底远离后,齐玄舟急忙才上前。
“父皇,阿昭的信呢?”
齐闻渊指了指案上一沓纸,“没写给你。”
齐玄舟不信邪,几张信纸翻的哗哗作响,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反复确认的确不曾提到自己后,落寞将信放下,耸拉着肩膀。
他自言自语道
“阿昭,许是开书铺太忙了。”
齐闻渊没戳穿他自欺欺人的话,将信纸铺平,小心收好。
一个月才来一封信,他同皇后三日看一遍,若是手劲过大,纸碎了,那可就得等下个月的信送来。
……
晏为卿端坐在马车内,车夫赶马朝晏府驶去。
途经江家,帘幕被微风拂起,深邃漆黑的眼睛正巧看向外头。
江凌言调任明州府,江家送行。
马车缓缓远离,又进入闹市。
晏为卿轻阖双目,双手紧握,垂在身侧。
街道两侧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欢闹声络绎不绝,孩童在小巷中追逐蹴鞠,惊起檐下新筑的燕巢,京城街头,隐隐有太平盛世的场面。
马车颠簸,帘幕偶然荡起。
日光照映车内晏为卿清冷疏离的身影,同外头的祥和不同,他仿佛置身于黑暗光影,被冷冷暗潮吞噬。
辞旧迎新,人人都在向前看。
但他的阿昭死在了去年那个漆黑的雨夜。
……
江府正门前。
殿试结束不久,江凌言作为探花,本能留在京城为官,大好前程,不料自请去了江南。
江家人出门送行。
江时叙万分不解。
“江凌言,你怎么想去江南了?”
江南富庶,但总归比不上京城,旁人都是想方设法当京官,哪有自请出京的。
江凌言一袭月白长袍,腰间玉佩流苏静静垂着。
两人长大成人,不再是从前在国子监略带青涩的学子。
他淡然开口。
“江南山清水秀,想去看看。”
江时叙勉强接受了这个理由,末了,他又提了一嘴。
“沈青词也去了江南,你俩说不定还能遇见。”
江凌言眼眸微敛,淡然颔首。
这是当作应下了。
江时叙抱臂靠在门前的石狮子雕塑上。
他最后看了一眼行李收拾妥当,即将启程的江凌言,即便是再大大咧咧的性子,心中也不禁怅然。
不过一年,身边的玩伴都各奔东西,一下子就散了。
酸涩涌上心头,他一抹脸,转身回府。
“我就不送你了,明日还得去守卫军任职。”
走了没两步,又跟想起什么似的,回头叮嘱。
“快到江昭祭日了,你记得给她烧炷香,多烧些江南的美食。”
他嘀嘀咕咕朝府内走去。
“我怕她在地下无聊,做梦找我哭诉可就不好了。”
……
三年后。
长河南行,雨过天晴。
南方盛夏酷暑难忍,一场大雨过后,窗外云卷风舒。
江昭贪凉,找了个由头把夏云支走,就迫不及待将窗子打开,她只着素白里衣,仰面躺在窗下的小榻上,将衣摆掀开,露出软乎乎的肚子。
一只通体漆黑的猫从窗棂探出头来,见屋内无人,便轻盈跃下,踱步来到江昭身旁,枕在她敞开的肚皮上小憩,垂首舔舐猫爪,蓬松的尾巴慵懒地轻晃。
江昭见怪不怪,由着它去了。
这黑猫神出鬼没的,时不时来府上找她,听见有人来后又离开,既不撒娇要吃食,也不亮出爪子乱抓,只是单纯陪着她。
江昭闲来无事时,也会去后院喂猫狗。
每次都是将手上食物给这只黑猫吃饱了,才分给旁的狗,毫不掩饰自己的偏心。
另外三条狗,一黄一黑一白,竖起耳朵上前,对着江昭摇尾讨好,祈求她将手中食物分一些给它们。
还有一条满身是伤的小狗,躲在角落,目光颤颤巍巍,不敢上前。
江昭每每都将手上剩余的食物放在墙角,任由他们争夺,抱着黑猫回府。
日光透过窗棂打在小榻,江昭惬意极了。
一手枕在后脑,一手执话本,看得津津有味。
小桌上放置着一个青花瓷盆,里头的冰块冒着凉气。
这是她在江南的第三年。
窗棂上垂着的轻纱窗幔随风摆动,比起京城的金瓦红墙,江昭认为明州府的江南水乡更胜一筹。
明州府乃富饶之地,商船如过江之鲫。
江昭玩心重,每隔三五日就拉着夏云出去采买,看了超过两眼的小玩意,一律买下来。
时常玩晚了,就随意进家酒楼用膳,她将明州府的酒楼吃遍了,最后总结,还是聚膳坊的菜品最合她口味。
江昭一觉睡到巳时二刻,也没人提醒她起身。
如此舒适的日子,江昭不可避免的圆润几分,细腻白皙的肌肤蕴着桃色,笑起来眉眼弯弯,福态娇憨。
脚步声远远传来,黑猫起身,朝窗外一跳,消失在转角。
门被人从外头推开。
“小姐,您怎得又将窗子打开了?”
夏云双手捧着厚厚的一叠话本进屋,都是京城最为畅销的话本,今日刚到府上,她走上前将话本放在小榻上。
“您穿得又单薄,若是凉气入体,只怕下回小日子要疼了。”
江昭利索坐起身来,去翻那堆话本。
“一次罢了,我身子硬朗着呢。”
江昭翻了很久,也没翻到一本满意的,只能挑出一本略微顺眼的,继续躺下翻开。
“京城这批货是越来越不行了。”
自从叶千机倒后,他手下的那些乌合之众死的死,逃的逃,就连话本都没人写了。
即使有,对江昭爱看的内容描写的极为隐晦,生怕被人找上门来。
夏云从柜中拿出一条小毯,盖在江昭腰腹,随后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江昭。
“小姐,这是谢公子让府上小厮交给您的信。”
谢砚白?
这是她三年前在明州府认识的一个书生,他脑子不错,人也勤快,江昭便同他一起开了间书铺,几年下来,也成了好友。
江昭来了兴致,连忙坐起身,从夏云手中接过信件,几下便将信封拆开,盘着腿坐下,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
她经营的书铺表面向读书人卖四书五经这等圣贤书,实际上明州府那些烟柳之地的避火图都是从她这进货的。
也是借鉴了从前那话本商贩的经营模式。
有人庇护,江昭行事也大胆,既然买不到喜欢的话本,那就自己雇人去写!谢砚白办事利索,很快就找到了从前写话本的文人。
“夏云,我们晌午去聚膳坊用膳。”
快到时辰了,夏云服侍江昭梳洗,酷暑之日,如墨长发高高梳起,挽成一个云髻,发间插着一支镶嵌宝石的玉簪。
江昭张开双臂,任由夏云给她系上绣着海棠样式的腰封系带,交领轻薄的烟粉襦裙随风款款动。
养了三年,江昭身前也是小有本钱,至少不至于在穿襦裙时,裙摆止不住地往下掉。
……
聚膳坊前站着一个书生,他一身浆洗发白的粗布麻衣,瞧着身形清瘦,眉目清冷。
江昭的马车缓缓停下,她一掀帘幕,瞧见那道欣长的身影,眉眼便弯了起来。
“谢砚白!”
少女声音又娇又俏。
那书生转过身来,眉目舒展,“江姑娘。”
江昭从马车上下来,走到谢砚白身旁,伸手一拍他胳膊,“走啊,怎么不进去啊”
谢砚白眸色温润。
“若是我先进去了,那这顿饭只怕是要算在我头上。”
江昭无语,“你如此小气,日后定然讨不到媳妇。”
谢砚白呵呵一声,面上又不失书生意气。
“哪比得上你呀,狗大户。”
谢砚白特地等江昭进门后,再跟着进来,他声线温和,再三同小二确认,这顿饭算在江昭头上,他才肯踏入挥金如土的聚膳坊。
谢砚白来到雅间,淡定得吩咐小二要准备几个瓷碗,好在他们用膳后打包带走。
江昭好心提醒他。
“现下正值酷暑,你就算带回去了,也早会馊的。”
谢砚白温和地看了江昭一眼。
“我带回去喂猪。”
“……”
江昭是常客,加上聚膳坊掌柜特地关照,总会给她留出一间雅间,等给他们上好菜,小二才跑去告诉聚膳坊掌柜。
他用颈间的帕子抹了把汗。
“沈掌柜,江姑娘今日来了,按照您的吩咐,上了八个最贵的菜,一起一百二十两银子。”
沈青词身着青衣,脖子上挂着一个金灿灿的财神吊坠,一手翻看账本,一手打着算盘,木珠嘎吱响着,听见“江姑娘”三字时,手上动作明显顿住,随后恢复如常。
他头也不抬,淡淡吩咐。
“吃完记得别让江昭走了,她前两次的饭钱还没结,今日不结银子不放人。”
小二连连领命下去。
江昭饭吃到一半,雅间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江凌言踏入雅间,他疏离的眸子在望见江昭对面的谢砚白时,眸色微敛。
谢砚白连忙起身,朝他行礼。
“草民谢砚白,见江知府。”
江凌言三年前被调到明州府,短短三年,已经成了知府。
他微微颔首,“不必多礼。”
江凌言缓步来到江昭身侧的位置坐下,先前不知他会来,也没留一副碗筷,等小二添了碗筷后,另外二人已经吃了个半饱。
江昭一边同谢砚白抢碗里的最后一块东坡肉,一边问他。
“你今日怎么来了?府衙事务不多?”
江凌言执起玉筷,去夹两人不愿吃的素菜。
“五日后京城的巡按使会到明州府,该安排都都安排好了,府衙难得几日清闲。”
江昭听得敷衍,手上使出巧劲,从盘中夺过最后一块东坡肉,颇为自豪地朝谢砚白扬起下巴。
江凌言声线平淡。
“晏太傅作为钦差大臣兼江南巡按使,会在明州府待半月。”
江昭筷中的东坡肉“啪”得一声掉回盘里,被谢砚白眼疾手快地抢走。
她不可置信地侧头朝向江凌言,一双杏眼瞪大。
“晏为卿五日后要来明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