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九鼎迷踪(春秋战国)
第六十二章:晋渠噬金
子奚的指尖在三星堆玉琮上摩挲出一道血痕;连日的奔波让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掌心的烫伤开始化脓,渗出淡金色的液体。他蹲在晋阳城外的荒废水渠边,借着月光查看玉琮内壁——那些细如发丝的青铜菌丝已经停止了蠕动,像被抽干生命的蛇,僵死在玉石脉络里。
\"咳咳...\" 一阵剧咳让他弯下腰,吐出的血沫里带着金属光泽。自从云梦泽那场恶战,他胸口的星图疤痕就时不时传来刺痛,仿佛有烧红的铁丝在血脉里游走。子奚擦了擦嘴角,目光落在干涸的渠底。那里散落着几块奇特的淤泥,表面泛着青铜色,像是一张张凝固的人脸。
\"客官,这渠看不得啊 \" 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子奚不动声色地收起玉琮,转头看见个挑着柴担的老汉。老人右眼蒙着黑布,左眼浑浊发黄,脖子上有道蜈蚣似的伤疤。
\"为何看不得?\"子奚故意露出商贾式的笑容,\"在下想收购些古物...\"
\"古物?\"老汉咧嘴笑了,露出三颗金牙,\"这渠里吃人哩!上月官府派人清淤,捞上来七个铜人,心窝子都是空的。\"他压低声音,\"更邪门的是,第二天那些铜人就不见了,守夜的差役倒是一个个...\"
他突然住口,惊恐地看向子奚身后。子奚猛地转身,只见渠底那些青铜色淤泥正缓缓隆起,形成一个个模糊的人形轮廓。最可怕的是它们的\"脸\",没有五官,只有凹凸不平的纹路,像极了——
\"郑国渠的图纸...\"子奚喃喃自语。他在越窑秘釉瓷内壁见过类似的纹样,老汉的柴担\"咣当\"落地:\"铜...铜瘟来了!\"他转身就跑,独眼里满是恐惧。子奚没拦他,反而蹲下身,从怀里掏出个皮囊,将里面的白色粉末洒向渠底。
粉末接触淤泥的瞬间,那些人形轮廓发出无声的嘶吼,表面迅速龟裂。裂缝中渗出金色黏液,散发出刺鼻的铜锈味。子奚的瞳孔微微收缩——这味道和临淄武库地窖里的一模一样。
子夜的水渠像张开的血盆大口,子奚举着火把,沿着腐朽的梯子爬下渠底。靴子刚踩上淤泥,就陷进去半尺深。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泥浆里蠕动,时不时蹭过他的脚踝。
火把的光照在渠壁上,映出密密麻麻的刻痕。起初以为是普通的水位标记,细看才发现是某种祭祀场景——九头巨蛇盘绕在鼎上,无数小人被抛入鼎中。刻痕里填着暗红色的颜料,闻着有股腥臭味,像是混了铜粉的血。
\"相柳血祭阵...\" 子奚的指尖抚过那些图案,突然碰到个凸起。用力一按,\"咔哒\"一声,渠壁竟滑开块石板,露出后面锈迹斑斑的青铜齿轮组。齿轮的齿牙间卡着些白色碎屑,凑近看竟是人的指骨。
\"原来如此。\"子奚冷笑,\"用活人做润滑 \" 他正要细看,火把突然\"噼啪\"爆响。渠底刮起一阵阴风,淤泥表面泛起涟漪,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下面穿行。子奚迅速后退,背靠渠壁。手中的火把忽明忽暗,映得那些齿轮投下怪诞的影子,像无数张牙舞爪的小鬼。
\"哗啦——\" 前方三丈处的淤泥突然塌陷,露出个黑洞洞的缺口。子奚屏住呼吸,慢慢靠近。缺口边缘整齐得不像自然形成,更像是被什么东西...啃出来的。
火把伸进去的瞬间,子奚的胃部一阵痉挛——洞里堆着十几具尸体,全都半金属化了。最上面那具还保持着挣扎的姿势,右手死死攥着卷竹简。子奚用剑尖挑开尸体手指,竹简\"啪\"地展开,竟是郑国渠的原始设计图,只是多了些用朱砂添加的支渠标记。
\"果然被篡改过...\" 他刚要收起竹简,尸体突然睁眼!那双眼睛已经完全青铜化,瞳孔缩成针尖大小。尸体的喉咙里发出\"咯咯\"声响,金属化的手指猛地抓向子奚手腕。
\"砰!\" 子奚的短剑贯穿尸体眉心。出乎意料,伤口处没有流血,而是喷出一股金色雾气。他急忙屏息后撤,还是吸入了少许。顿时,胸口星图疤痕火烧般疼痛,眼前浮现出诡异画面——浩瀚星空下,九只巨鼎排列成阵,鼎中沸腾着金色液体...
幻象突然被一阵水声打断。子奚甩了甩头,发现渠底开始渗水。更可怕的是,那些水里泛着金属光泽,所到之处,淤泥迅速硬化成青铜色的结晶体。
\"闸门被打开了!\" 他抓起竹简就往梯子跑。水面上升的速度远超想象,转眼就淹到膝盖。金属化的水体异常沉重,每迈一步都像拖着千斤巨石。距离梯子还有两丈时,水面突然剧烈翻腾,十几条青铜色的\"水蛇\"破水而出,直扑子奚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子奚掏出玉琮挡在面前;三星堆神树的纹路青光暴涨,那些\"水蛇\"像撞上无形屏障般纷纷坠落。但它们很快又蠕动着聚拢,在水面组成个诡异的图案——归墟星轨图,与徐福玉板上记载的一模一样。
\"共工玄女!\"子奚怒吼,\"出来!\" 水面突然平静如镜。倒映出的不是子奚的脸,而是个戴青铜面具的女人。她的面具只遮住上半张脸,露出涂着靛蓝唇脂的嘴。当那嘴唇微启时,声音竟从四面八方传来:
\"守史人,你拿着钥匙却找不到锁...\" 子奚的剑尖点在水面上,波纹荡碎了倒影:\"三星堆神树就是锁,对吗?\"他故意晃了晃玉琮,\"徐福当年根本没去归墟,他找的是相柳真身!\"
水面突然沸腾。女人的倒影重新凝聚,这次嘴角带着讥诮:\"聪明。可惜晚了...\"她抬手一指,子奚身后的闸门轰然崩塌,滔天浊浪排山倒海般压来,\"韩非子当年就死在这道闸下,你不妨看看他留下了什么!\"
洪水吞没子奚的瞬间,他拼尽全力抓住闸门绞盘。青铜铸造的绞盘上刻满细密文字,正是《韩非子·五蠹》的段落,只是每句后面都多了血红色的批注。最醒目的是那句\"上古竞于道德\"旁,用指甲硬生生抠出来的几个字:\"鼎在树心\"
洪水冲击下,绞盘\"咔嚓\"断裂。子奚被激流卷走前,眼角瞥见闸板背面黏着块褐色织物——是徐福船队的帆布残片!上面用金线绣着幅微缩星图,三星堆的位置被九只小鼎标记着。
水流将子奚狠狠拍在渠壁上。他忍着剧痛抓住突出的石块,突然发现这块\"石头\"触感不对。低头一看,竟是半截青铜齿轮,边缘刻着\"郑国渠第三闸\"的字样。
\"原来所有水渠都连通了...\"一个浪头打来,子奚终于支撑不住。就在即将被冲走的刹那,他猛地将玉琮塞进齿轮中央的轴孔——严丝合缝!
\"轰!\"青光顺着渠壁的刻痕蔓延,所到之处,金属化的水体迅速褪色。水底传来相柳痛苦的嘶吼,那些\"水蛇\"纷纷爆裂。子奚趁机爬上岸,回头望去,整条水渠都在发光,水面上浮现出完整的星图投影——其中三星堆的位置格外明亮。
他瘫坐在泥地里,从怀中掏出那卷湿透的郑国渠图纸。墨迹已经晕染,但朱砂添加的支渠标记依然清晰——它们连起来,分明是条通往三星堆的地下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