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鼎盛楼,两层木制楼宇坐落在管仲镇码头。

南来北往的客商,多会择二楼雅间落座,既能大快朵颐、高谈阔论,又可尽览河上风光,还能随时留意自家商船动向。

若想更添雅趣,可唤来乐户奏曲,以丝竹之音佐酒;若喜雅俗共赏,一楼设的戏台便是好去处,戏班定期驻唱——河南乃戏曲之乡,但凡稍具规模的酒楼茶楼,若缺了戏班,便算不得合格。

天还未破晓,鼎盛楼尚未开始营业,门板都还未卸下,便有人急匆匆赶来拍门。

“谁呀?来了来了,别敲啦!”

看店的伙计刚从睡梦中醒来,取下一块门板,见门外站着七八个人,打着哈欠说道,

“厨子都还没来呢,各位来得太早了。”

“不早,查账!”

苏喜(大掌柜)一声令下,身旁奴仆立马制住了店伙计。

李佑、绘彩和赋才,带着几个奴仆,迅速冲进店里。

“你们要干什么?”

“救命啊,有强盗抢人啦!”

……

总共四个看店伙计,眨眼间全被控制住,整座酒楼也被接管。

刚把账本翻出来,又有几个酒楼员工到来,全被扣在二楼雅间,分别审问他们知道的情况。

酒楼后门,陆续来了些送菜的,也被请进店中套话。

有个送鱼的想跑,被绘彩迅速抓回。一番询问才知,这人是掌柜的侄女婿,负责从渔民那里收货,再统一运来卖给酒楼。

其他送菜的,情况也差不多,或多或少都和管理层有关系。

李佑带来的账房先生,正紧锣密鼓地查账。

苏喜(大掌柜)对李佑说:“食材进价有问题,至少比平常市价高出五成。”

李佑说道:“分开审问了一番,他们互相揭发,那些普通伙计,只是小偷小摸。

几个厨子最过分,故意把鲜鱼弄死,或者说肉坏了,晚上收工就带回家,再低价卖给邻居。香料也偷得厉害,尤其是胡椒。

对了,有个伙计交代,负责戏班、乐班的二掌柜,和那些唱戏唱曲的有猫腻。”

“哥哥,那大掌柜来了!”绘彩跑过来禀报。

“抓住!”

酒楼大掌柜叫苏忠,刚跨进店门,就稀里糊涂被抓了,顿时吓得大喊:“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一共三个掌柜,陆续被抓。

李佑说道:“喜叔,你是夫人派来的大掌柜,酒楼经营自然由你掌管。至于这三个人,必须押他们去见官,其他店工抓住把柄就行。”

“就按佑哥儿说的办。”苏喜赔笑道。

李佑又把厨子们都叫来,一个大厨,三个徒弟,还有一群帮厨。

大厨叫彭正祥,是雇工,年纪已大。除非有贵宾豪客,他平时都不亲自下厨,只让三个徒弟负责烹饪。

李佑抓起一把干辣椒,笑道:“这番椒用得挺快啊,喜欢吃辣的客人很多吗?”

“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彭正祥连忙跪下磕头。

李佑也不提他的罪名,只问:“颖上本地有种植番椒吗?”

彭正祥回答:“番椒大多从浙江运来,近几年本地也有种植,但种得不多。”

关于辣椒的简单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唐中期。而辣椒的详细文字描述,包括开什么颜色的花,最早出现在唐晚期。

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十多年前,辣椒就已传入大唐。而且,真正的传入时间,肯定比这更早,三十年前只是被文人首次记录而已。

辣椒的早期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条从浙江开始,一条从辽东开始。颖上县紧挨着浙江,接触辣椒的时间远比湖广、四川、贵州早得多。

“把香佐料都拿出来。”李佑说道。

“啊?”彭正祥没听明白。

李佑问道:“你是想讨论自己捞了多少钱,还是想和我切磋一下厨艺?”

彭正祥立刻大喊:“把香佐料都拿来!”

厨房里顿时一片忙乱,众人既害怕又好奇。

李佑抓起一片香叶闻了闻,笑着说:“这玩意儿原产地中海,大唐居然也有,价钱很贵吗?”

彭正祥小心翼翼地回答:“以前很贵,这些年没那么贵了,很多地方都有栽种香桂树。”

李佑指着一盅干辣椒,命令道:“舂碎!”

彭正祥连忙吩咐徒弟:“舂碎。”

李佑瞪了他一眼:“若不想学,你就出去吧。”

彭正祥愣了愣,他已五十多岁,真没想过再学厨艺,也不相信李佑有什么厨艺。但被人抓住把柄,不学也得学,只能自己动手舂辣椒。

李佑又让人准备其他香佐料。

一切准备就绪,他吩咐:“烧菜油。”

一个大厨,三个厨师,一群帮厨,此时忘了害怕,纷纷上前围观。

只见李佑伸手试油温,突然端起锅将热油淋入。

“滋!”

连续两拨油倒下去,随着李佑用筷子搅动,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彭正祥深吸一口,表情陶醉,忍不住想尝尝。

他咽了咽口水,问:“这是……”

“油辣子,”李佑微笑道,“可惜,酿豆瓣酱需要时间,也不知颖上的空气菌落是否合适。嗯,最主要的,还是我不清楚具体工序。”

河南菜品种丰富,尤其颖上菜比较重口味,而且因为商贸繁荣,吸收了大量其他菜系的特点。

就说明末的颖上菜,上流士绅商贾吃得相对清淡些,但整体也偏向重口。下层的贩夫走卒,则是越重口越好,街头小吃早已五花八门。

李佑属于野路子,对川菜比较熟悉,正好符合此地口味。可惜,川菜之魂“郫县豆瓣”,此时还没被发明出来。

唐代的川菜,和后世川菜完全不同。四川流行胡辣汤,你敢信吗?根据唐代文人记载,胡辣汤也曾是四川美食,大致做法和北方一样,只是改用米粉来勾芡。

若李佑提前统一中国,四川人没死那么多,用不着湖广填四川,恐怕这个时空很难诞生“川菜”。

“有米线吗?”李佑问道。

“有。”彭正祥没再使唤徒弟,而是自己把米线端来。

米线,隋朝叫“粲”,宋朝叫“米缆”。唐时,书面写法是“米糷”,民间已俗称“米线”。

烧水下锅,十多碗米线捞起来,放入酱油、蒜泥、葱花和油辣子。

红绿白相间,色香味俱全。

李佑说道:“没有味精,以后做米线,可熬鸡汤或骨头汤提鲜。”

彭正祥不知道味精是什么,只能奉承点头:“师父教诲,徒儿记住了。”

李佑吩咐:“端出去,让他们别查账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彭正祥忍不住问:“师父,我能尝尝吗?”

“尝吧。”李佑笑着说。

彭正祥下意识想放薄荷,被李佑阻止,让他单纯感受油辣子的魅力。此时做菜,各省喜用紫苏,颖上这边尤其喜欢薄荷,很多菜品都往里加薄荷。

彭正祥把米线拌匀,吃了一口,又辣又爽,辣得流鼻涕说:“若寒冬腊月,吃上一碗油辣子米线,怕是更加美味百倍。”

“你算一下成本,拿给掌柜的定价,以后早晨就卖油辣子米线。嗯,油辣子汤面也可以。”李佑说道。

彭正祥想了想说:“师父,这油辣子,似乎还有别的用途?”

“你自己钻研吧,”李佑笑道,“每半个月,我教你一道新菜。今日便教你做红油白斩鸡,正好顺手给米线熬鸡汤。”

已经五十多岁的彭正祥,突然端正跪地,磕头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李佑接受了这一拜,并未拒绝。

还没到中午,就陆续有食客来到酒楼。这里消费偏高,底层百姓吃不起,别说二楼雅间,一楼大堂消费也不低。好在河口镇商贸发达,根本不缺客源。

每有一个客人进来,店伙计都积极推销红油白斩鸡、油辣子米线(面条),说是从宫廷御厨那里流传出来的新菜式。

宫廷菜式?

好家伙,那还不赶快端上来!

厨房的鸡都不够用了,酒楼采购员被派去满世界找鸡。

楼上楼下,随处可见被辣得直吐舌头的食客。

只听一个壮汉拍桌子大喊:“再来一盘红油鸡!”

李佑坐在柜台观察情况,见这人穿着普通,好像不是有钱人,却点了一桌好菜,还随身携带棍棒。他招来店伙计,问道:“那桌是什么人?”

店伙计回答:“都是铁脚会的头目。”

“铁脚会?”李佑没听说过。

店伙计解释:“这几十年来,各行各业都建了行会,米行有米会,布行有布会。穷苦人有样学样,也组了会社。

铁脚会就是码头苦力的行会,后来镇上的脚夫也都加入,哪个雇主若敢拖欠工钱,铁脚会就几百上千人扛着扁担上门讨要。”

好家伙,这是行业工会的雏形啊。

李佑并不知道,颖上的各种工会,尤其造纸业工会最厉害。都是些技术工人,而且产业人群密集,很多还识得几个字。稍微遭受苛待,动辄就闹罢工,私人造纸厂的老板只能妥协。

至于官方造纸厂,完全不把员工当人看,敢带头闹事的直接打死打残——耽误了生产也无所谓。

唐中期,颖上县的造纸工人,占全县人口30%以上(不计孩童)。唐末虽没那么厉害,但造纸工人数量同样惊人。仅颖州一地,若把砍竹、烧槽、挑抬的也算上,一个州就有五六万造纸工,可说全州都围着造纸坊打转!

工会?罢工?有点意思。

李佑起身走过去,拱手笑道:“诸位客官,咱们酒楼的新菜,大家可还吃得满意?”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