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娶娄晓娥,无非是觊觎她的嫁妆。
尽管婚事上娄家确实出手阔绰,但与普通人家相比,也不过稍胜一筹罢了。
内外一致宣称,娄家家产早已悉数捐赠。
对此,许大茂嗤之以鼻,认为娄家必然暗藏私房钱,只是暂时未对他完全信任罢了。
然而他并不急于揭穿,毕竟娄家只有娄晓娥这么一个女儿,早晚这些财产都将落入自己囊中。
再者,得益于娄家的关系,许大茂在厂里的生活颇为惬意。
放映员本就是技术岗位,除了常规厂内放映任务,他还常被派往各乡镇巡回放映。
那个年代娱乐匮乏,公社放映电影无疑是件大事,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来观看。
而作为放映员,他也因此备受欢迎。
每逢下乡放映,公社都会精心安排接待,不仅提供吃喝,更希望他能多停留几日,以便下次优先安排。
因此,每次返程时,公社都会赠送一些土特产——诸如干蘑菇、木耳、咸鱼等,有时还会从书记家抓一只小公鸡带上。
许大茂把这些礼物挂在自行车后座上满载而归。
可惜,虽然物质丰富,但许大茂心中却有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婚后多年,娄晓娥始终未能怀孕。
这件事不但让许家焦急万分,连院里的邻居们也将此事当作谈资。
尤其是傻柱,更是常常拿此事打趣他,令他苦不堪言。
昨日,他刚从下属公社回来,昨晚就在当地吃了顿热乎饭,还喝了点小酒。
公社热情款待,先是安排了一场电影,接着又是各种宴席,直到深夜才离开。
临走时,又塞了许多山货给他,包括干蘑菇、木耳、咸鱼,以及一只从书记家鸡笼里顺来的公鸡。
此刻,这些沉甸甸的东西正悬挂在许大茂的自行车上,伴随着他的脚步摇曳晃动。
清晨的阳光洒在身上,许大茂蹬着自行车,载着放映器材和一些从乡亲那儿取来的物品,朝城里驶去。
离四九城还有几里路时,他注意到路边聚集了不少人,围成了一个圆圈。
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圈内,低声交谈,许多人面露兴奋之色,仿佛看到了什么稀奇之事。
许大茂的好奇心被勾起,停下车子凑近观看。
只见李建设立在路旁,身旁放着他今天早些时候捕杀的一头野猪,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人。
尽管城外人数不多,但围观者却不断增多。
这一幕显然令人震撼,即便得不到什么好处,知晓此事回去也能当作谈资。
面对众人的询问,李建设随意应付着,目光却扫向路上过往的车辆,想着是否能搭个顺风车,把野猪带回城去。
正在这时,他认出了一个熟悉的人影走近,顿时喜出望外:“许大茂!”
当许大茂停下车探头看时,李建设便知道机会来了:“兄弟,借你的车用一下!”
许大茂瞧见滑竿上躺着的野猪,一脸惊讶。
他暗自猜测究竟是谁如此幸运,竟能徒手捕获这么大一头野兽。
看清是李建设后,许大茂愣了一下:“李建设?”
这几天在院里见到的李建设与记忆中的判若两人,这让许大茂颇为疑惑。
原来这段时间李建设开始早起锻炼身体,甚至凌晨就出门跑步,背后还传出他脑子可能有问题的说法。
许大茂对李建设的印象并不深刻,两人交往甚少。
一个是前院住户,一个是后院闲散人员。
过去的李建设几乎不与其他邻居互动,只是个无所事事的 ,跟院子里的人格格不入。
听旁边人零碎的议论,许大茂大致明白了事情经过——这头重达两百多斤的野猪居然是李建设独自捕杀的,且并未借助武器。
此刻听见李建设开口借车,许大茂本想拒绝,但对方语气似乎透着几分恳切:“建设,我的车是单位配发的……再说我还带着东西回厂里呢,这野猪会把车弄脏的。”
尽管话里拒绝之意明显,但语气却不够强硬。
李建设笑着靠近,抓住车把手说道:“别装了,车上这么多杂物,分明不是急着赶路的样子。
给你一块钱,待会儿我会送到你家。”
话音未落,他就径直将车推走,任凭许大茂在身后连声 。
不过,当他瞥见李建设背着染血的短矛以及腰间悬挂的长刀时,再多的抱怨也显得无力了。
李建设忙碌时,许大茂还算老实,帮他扶着自行车。
许大茂看似随口闲聊,实则心怀鬼胎,巴望着李建设记住他的“帮忙”
。
即便李建设提到给钱的事,他也并不在意,因为他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
尽管如此,许大茂内心清楚自己在院里的处境不太妙,归根结底还是性格使然。
他与院里其他人的关系都算不上融洽,即便工作表现不错,但在傻柱和易忠海面前,他总是抬不起头,甚至常成为反面典型,这让一向高傲的他颇为不满。
然而,最近李建设在院里的态度引起了许大茂的关注。
特别是李建设得罪贾家且不给易忠海、刘海中面子之后,许大茂觉得此人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若能与李建设结盟,他在院里的处境或许会改善不少。
于是,当李建设借车时,他表面上推辞,实际上积极帮忙将野猪装上车,并且还把自己的放映设备和山货一同放上,目送李建设离开。
车子虽旧,却很实用,装满东西后依然稳当。
李建设骑车朝城里驶去,而许大茂则步行跟在后面,同时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询问李建设的身份背景。
对此,许大茂自然乐意显摆:“他是我的发小,一个狠角色,徒手撂倒两百多斤的野猪就像玩儿似的。”
一番话下来,引得众人更加好奇。
到达城门口时,李建设停下车,周围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不少人在那里等着收货,当听说是野猪时,立刻兴奋起来。
他们认出这个猎人正是前两天捕捉野兔和竹鼠的那位青年。
消息一传开,大家纷纷围上前打探野猪的情况。
很快便得知,这头野猪是准备出售的,旁边议论的声音随之增多。
不过,真正询问价格的人却寥寥无几。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小物件,这么大的野猪只有工厂或酒楼的大买家才消费得起。
那几个有意购买的采购员虽有所心动,但碍于价格问题,都选择了沉默观望。
对此,李建设毫不焦虑,他知道好东西总会找到识货的人。
且此刻持观望态度,也是想看看旁人的立场如何。
人群中。
李建设瞧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
并非相识。
只是前世曾在剧集里见到过。
此人正是轧钢厂后勤科长——李卫民,那个后来因占秦淮茹便宜而被傻柱痛扁的李主任。
他是主管轧钢厂后勤事务的。
厂里的接待工作,由他这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