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此时已是万分危机,若今日不发兵,这些乡亲估计要逃走不少,只有将他们带出舂陵先打一仗,提升士气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远离家乡,这样逃走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至于母亲那边留几个门客帮忙安葬,等我们站稳脚跟之后再来祭拜吧。”
刘演点头后,安排四名门客返家安葬樊娴都,怕被人报复,刘演甚至连墓碑都没有让立。
此时来投军之人越来越多,刘演结交好友听说刘演起兵后,也多有带着门客家丁来投,小半日功夫,竟已聚得四五千人。这时有人向刘演汇报,李通门客已将刘演兄弟是共犯之事报于太守甄阜,宛城新驻扎的三千守军均已出城,正向舂陵赶来。
刘演与众将说:“舂陵无限可守,我们所屯粮草皆在此地,若被敌军趁乱烧了粮草,那可真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此时想跑也来不及了,不如我们主动迎击,若此时我们大军开拔,应该会在长聚乡不远处与敌军相遇,我们击溃敌军后可顺势占领长聚乡,将长聚城作为第一个据点,虽然长聚城墙为土墙,但总比舂陵好得多。”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后,刘演命刘仲带领所部人马五百人留守舂陵保护粮草,其余部队奔着长聚乡浩浩荡荡而去。
在距长聚城五里时,探马回报敌军就在前方三里,刘演命各部摆好阵型准备御敌。阵型刚摆好没多久,就看到前方尘土飞扬,随后三千敌军停在百米处。
敌军为首是一骑着一匹白马手持大刀的校尉,刘秀由于没有马,骑的是家中耕地的老黄牛。看着这毛色雪白如皎月,毛发浓密如雄狮的战马,心中万分羡慕。
那校尉拍马上前喊话:“尔等反贼报上名来!”
刘演骑着马往前走了几步后说:“我乃大汉宗亲刘演!贼将听着,王莽昏庸无道,怨声载道,人神共愤,如今天下揭竿而起,我劝你看清形势,早早归降,不要助纣为虐!”
校尉大笑三声后说:“刘演我听过你,如今汉朝气数已尽,陛下顺应天时建立新朝,你非但不思报国,竟然起兵谋反,谅你一群乌合之众也难以成事,不如你早日归降,我上报梁丘赐大人饶你一死!不然今日定叫你血溅当场!”
刘演听完也不答话,回头大喊:“何人前去拿下此贼?若取胜便是起兵后的首功!”
军中一昔日刘演门客着急立这头功,连忙说:“报柱天都部,小人愿去取他项上人头献于帐下!”
谁知此门客没过十招便被校尉斩落马下。
校尉哈哈大笑说:“不堪一击!”
军中又有一人大喊一声:“让我去杀了此贼!”话音刚落便飞马而出,可仅过了五六招,便被校尉砍断一只手逃回阵中。
校尉指着刘演说:“你们这群乌合之众,速速投降,不然今日本将杀的你们片甲不留!”
汉军阵营鸦雀无声,人人胆寒。
刘演心道这是汉军起兵来的第一仗,万万不能伤了士气,于是正欲拍马迎敌,却听身后刘秀说:“大哥,杀鸡焉用牛刀,此人小弟对付足以。”
刘演知刘秀功夫了得,并未阻拦,小声叮嘱了句:“三弟小心。”
校尉看着刘秀骑着大黄牛慢慢悠悠从阵中走出,笑得差点没从马上摔下来,新军阵营看着刘秀滑稽的模样也都捧腹大笑。
校尉指着刘秀说:“小子,你莫不是来逗我开心的?”
刘秀也不回答却说:“你这马不错,稍后归我了。”
校尉大怒,双腿一夹马肚子,迎着刘秀冲了过来,举起大刀对着刘秀劈头砍下。刘秀双手举刀格挡,校尉在刀头砍在刘秀刀杆上的一瞬间用力向左划去,刘秀见校尉刀头冲着自己右手划来,只得松开右手。等刀头一过,刘秀右手迅速抓回刀杆顺着校尉大刀下劈的余力转动刀身反砍向校尉的右臂。校尉用刀尾挡开刘秀大刀的同时,猛一用力,刀头横着劈向刘秀的腰部。
这校尉功夫果然了得,十多招后竟已压的刘秀喘不过气,刘演在阵中也看的提心吊胆。
刘秀心中暗自叫苦,自己这老黄牛实在是太笨了,他此时完全没有机动性可言,并且他还怕伤了那匹皎月狮骢马,再加上这是他第一次阵前杀敌,难免有些紧张。
可二人战到二十招时,刘秀就已经渐渐的来了感觉,大刀也是越舞越快,在正午的阳光下闪出片片银光。战至三十招,刘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此时刘秀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校尉此时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的机会,不出二十招,刘秀必然会获得胜利。
可没过几招后,校尉自知不敌,拍马便走,刘秀眼看自己的宝马就要离自己而去,手一撑跳到了牛背上,然后助跑一步踩着牛头跳了起来。校尉哪里知道这骑着牛的刘秀会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后,没有丝毫防备,只感觉脖子被人从后面敲了一下,随后他竟然看到了自己没有头的身体,紧接着两眼一黑失去了意识。
刘秀将校尉的尸体从马上扔了下去,随后翻身上马。刘演看到刘秀赢了便指挥汉军冲杀,汉军见刘秀斩了敌方主将,顿时士气大振,一个个虎狼一般冲向新军。新军此时群龙无首,顿时乱作一团,已经有人开始逃跑了。
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这战场上有一个逃兵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随后兵败如山倒,三千新军顷刻间土崩瓦解,有的眼看跑不掉,把武器一扔,举起双手表示投降。
汉军此战以阵亡一人,受伤四十二人的代价,斩敌一百七十二人,俘虏一千三百五十人。俘虏的新军绝大多数也都是吃不起饭的老百姓,跟新朝也好,汉朝也罢,只要有饭吃,在哪不一样打仗?于是刘演释放了不愿参加汉军的俘虏二百余人,将剩下一千余人分编入汉军各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