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怜的儿!”
赠了厚礼把吴谓送走,等回丈夫管子越,詹氏对着他狠捶数下,哭得肝肠寸断。
管子越崩着脸任她捶,也不敢叫停。
也是一脸不悦。
北齐竟敢抗旨!
他女儿虽挂着世子妃的名号,可怎斗得过燕王的掌上明珠?在那边人生地不熟,无亲无故,如何斗?
活下来都艰难。
詹氏还在哭着,哭得他心烦意乱。
“别哭了。”笨拙地安慰。
“我就哭!都是你没用,我好好的一个女儿,被嫁去那么远,这辈子都不知能不能再见。我的儿,真真要了为娘的命……”
管子越一脸的颓丧。
是他没用,说服不了父亲,也反抗不了皇上。
詹氏仍哭着,“当初也不只娆儿一个备选,若是你和父亲好好跟皇上说,凭咱家几代忠心,怎会选中娆儿!”
她可怜的儿。
真真痛煞她了。
父母骨肉,一朝分离,这辈子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一回。
闻迅而来的管方旸和管月娇也跟着哭。想着旧日姐妹姐弟之情,从此不复相见,哭得止不住。
管子越听他们母子哭,一个头两个大。
府里很快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管仲善把大儿子叫过去。
听得确切消息,坐着叹气。“咱家深沐皇恩,怎敢有违圣命。”
只是苦了远嫁的娆儿。
想到长孙女素来柔顺听话,管仲善心中一痛。
管子越一脸哀愁,“父亲,北齐只怕不会善待娆儿。”
没准连性命都有碍。
管子越紧抿了嘴,为自己的无计可施感到沮丧。
“为父如何不知。”管仲善又是一声叹。
当初接到旨意,就已经预想到娆儿今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哪知道竟这般不好。
她生得柔弱,性子又软善,如何斗得过燕王的掌上明珠。
思虑片刻,吩咐道:“你们夫妻给娆儿送封信去,问问她有什么需要,咱家尽量帮她。再不济,也让她过几天舒心日子。”
“是。”管子越应下。
管月娆不知京城管家都在讨论她,生父生母为她愁得一晚上没睡好。
睡了个好觉起来,换了身轻便的衣裳就带着如意吉祥去了荒地。
听说落风镇干旱少雨,日光才冒头,荒草上的露珠就已经消失不见。大早上的天,一片灰霾。
再好的心情也去了几分。
“来了这么久了,就没见过几日晴好的天。”
如意边走边抱怨。吉祥倒是话少,没附和她的话,但脸上表情也不怎么欢乐就是。
给她们当车夫的汉子叫姜大,手脚倒是俱全,但是却被敌人的箭支射瞎了一只眼。此时正领着主仆三人走在田梗上。
“世子妃,你别看这地方荒,地下肥着呢。这块地当初是世子圈起来养马的。”
被马粪滋养,地肥,草也长得壮。
将来种了庄稼,定能多收几斗。世子妃粮食丰收,他们也能放开肚皮吃。
美滋滋。
管月娆听出他声音里的欢快,问道:“这里离武门近,养马倒是合适。只是为什么不养了?”
“前些年世子把东胡趋至草原深处,武门关外面数百里地便被咱们占了,那里草肥水美,世子便把养马场挪去那边了。”
管月娆哦了一声,表示了解。
蹲在田梗上,低头看了看脚下的田地,拨开草根,果然见下面的土质湿润肥沃,确是块好地。
如此好地,偏在人稀之处。不然一两一亩,只怕轮不到她来买。
“听说整个落风镇这些年都没什么人了?”
姜大回头看了她一眼,生怕她难过。但还是如实说道:“人是少了些。毕竟百姓都怕战乱。”
战争一起,没准也要抓百姓去充兵丁,有能耐的便都迁走了。
“不过世子妃放心,北地百姓都苦,若这边有活计,还是有人愿意来的。”
总不会没有人气。
世子妃招劳力垦地,不就招了一二百人?
要不是挑挑拣拣,来的人数还会更多。
姜大对管月娆有迷之信心,总觉得她的到来,能改变这个地方。
管月娆没有说话,这地方离边关近,只要战争不止,人口很难涨上来。
也不知哪个天杀的提议把她放逐到这里来。
想走都走不了。
见着管月娆一行人,在地里垦田的百姓,都朝这边看了过来。
“那就是世子妃?”
“不是吧,贵人怎会来地里。”
那好看的鞋子还能要?走两步,鞋底就都是泥。哪个贵人肯下地。
结果听到有人喊世子妃,那女子竟还挥手致意,大家这才知道还真是世子妃。
这么平易近人的世子妃?不是说是京城嫁过来的贵女?还懂种田?
很不敢信。
管月娆却已经走到一户人家面前跟他们聊了起来。
听他们说他家女儿在自己府里做帮工,儿子也进府当了护院,很是惊讶。
“你女儿就是厨房那个江杏花啊?”
管月娆觉得很有缘份。
“你女儿力气大的很,一个人能干寻常三人的活,砍柴挑水搬搬抬抬比男人都强。”
狠夸了江杏花几句。
江大力一家人与有荣焉,“她从小力气就大。”
江母看着平易近人的世子妃,也去了几分怯,想着两个孩子都在给世子妃干活,便说了许多好话。
“之前我们卖树苗给世子妃,得了好些银子,全家人高兴得很。如今又能给世子妃垦田,一天工钱也不少,心里感激,不知如何报答。”
“不必如此,你们给我干活,我给你们发工钱,互惠互利的事。”
想到她家又把儿子送进府里,问道:“那干活的人岂不少了一个?可忙得过来?”
听说他家是按亩数算工钱,开出一亩算一亩的钱,家里有两个半大的女儿,青壮劳力便只有江父和次子了。
“忙得过来。我一家都是舍得下力气的。”
也是他家杏花在府里,消息灵通,及时把府里招护院的消息递出来,不然还抢不到这个机会。
府里有吃有住,一月还有月钱五百文,和杏花一样。兄妹俩人一月就有一两银了!
上哪找这样的好事。
地里的活总有做完的一天,不如去府里做个护院长长久久。
管月娆听完点头,这是有成算的一家人。
见他们带来的水筒旁还有一捆蒜头,觉得奇怪。便问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