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静得出奇,队长忍不住笑了:“同志们,看来事情说得差不多了吧?刚才不是还在说这里面的事情吗?”
“王队长,我觉得这事背后可能还有隐情,您能不能详细说说?”
“都已经快吃饭了……”
“那就边吃边谈,就在山屯解决,按照上次来的两位同志点的菜来做就好。
乡亲们都不富裕,别搞得太复杂。”中年领导笑着保证:“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结账。”
“还是按照上次那两位同志的菜谱?”
“对,如果不够可以再添,毕竟我们六个人呢。”
“行,跟我来,我让人准备。”老队长转身对薛成远说:“成远,你家不是还有咸鸭蛋吗?要不要拿出来煮几个,给大家添道菜?”
“还加?他们吃得完吗?”
“吃得完吃得完!”
几位同志连连点头:“有咸鸭蛋就妥了,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一起算账。”
“那好,我去取些,别让同志们觉得山屯待得不好。”
“绝对不会!”
一群人离开教室,山屯的孩子和邻居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得知是地质局的人后,人们的表情变得不太友善。
上次有人吃完饭想逃单甚至白吃,这种坏印象可不好抹掉。
忐忑不安的人群走进老队长家,六人围坐炕上吃零食闲聊:“领导,咱们是不是该下山了?我觉得山屯的人对我们不太友好。”
“可不是嘛!那些眼神,好像要冲上来打人似的,太吓人了。”
“都说东北人性格直爽,但这山屯的人真是够凶的。”
“别说了!有什么好说的?群众能怎么样?吃完饭再说。”
中年领导安抚大家:“要是有问题就赶紧下山,找县里的领导反映情况。
要是没问题就留下观察几天。”
“领导,我只带了五块钱,够吃饭吗?”
“我也没带多少,还有粮票。”
“领导……”
“有我在怕什么?一个饭能吃多少钱?”中年领导自己也有点心虚。
六个人吃饭还得凑钱,现在更别说下山时穿得整齐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队伍中若出现败类,必须彻底清除,不留隐患!
在众人的紧张情绪中,老队长端着饭菜进来了。
“来,同志们,这是我们屯里薛成远家腌的咸鸭蛋,先尝尝。”
老队长介绍道:“这些鸭蛋可不一般,平时来了客人我们都不舍得拿出来。”
“上次你们地质局那两位同志,我们都没拿出来。”
“哦?是怎么回事?”
领导看了看老队长,好奇地问:“这鸭蛋莫非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老队长笑了笑,答道:“可不是嘛。
这鸭蛋可不是随便捡来的,也不是普通鸭子下的,是部队送来的。”
“还有这种事?”
大家顿时来了兴趣:“王队长,能不能给我们讲讲?”
“行,我去说一声,让他们上完菜再来。”
老队长出去片刻后,带回一个板凳坐下。
“你们来之前,长白山发生了一场大火,那火势几十年都没见过,部队也赶来了。
那时候,‘六六三’行动刚结束,部队本身粮食也不多,却还是匀了些出来给我们。”
“我们哪能要啊!那是军粮!”
“我们这儿负责招待,把吃的送到部队去。
薛成远同志一句话没多说,直接把家里所有的咸鸭蛋和十几斤蜂蜜全送上了山。”
“这就能看出我们的部队多好,给送去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要,最后还是好说歹说才收下。”
“后来山火扑灭,部队回去不久,又让人把那些鸭蛋送回来了,而且比原先的还多。”
众人听后十分惊讶:“没想到这鸭蛋背后有这么多故事,看来这位薛成远同志确实厉害,连这么好的东西都舍得送出去。”
“这鸭蛋得有多少?单蜂蜜就有十几斤吧!”
“鸭蛋……有十个。”
“哇!十个咸鸭蛋,这可太难得了,难怪部队不肯收。”
“这位薛成远同志太厉害了,你们王家屯也是,真会拥军啊!”
正聊着,饭菜端上桌。
“同志,您这菜也太够了吧!我们六个人吃一天都吃不完这么多。”
看着桌上的一大堆菜,几个人的脸色不太好看。
明明就六个人,怎么上这么多,这不是明显存心刁难吗?
“那个……几位同志,上次你们单位的两位同事非要点屯里最大的、最好的,我们就按他们要求,宰了屯里最肥最大的牲畜。”
老队长指了指桌上的鸡鸭鹅:“刚过秋天下雪时,那些牲畜都养得很肥,所以比较大。
现在嘛,自然没那么大了。”
“你们现在吃的,就是当初那两位同事吃的。
遗憾的是,相比他们,我们的菜反而显得逊色了一些。”
“什么?比上次的还小?吃得还不如他们俩?”
听到这话,几个人简直难以置信:“同志,这五菜一汤里没一样素菜,居然还比不上他们俩?”
“没错,就算是上面的领导来,我们也吃不到这种水平!”
现在众人心里已经乱了。
难道今天带来的钱真不够付账?这岂不是太丢脸了!
“同志,我是按照上次那两位同事的标准给你们准备的,除了多了这几个咸鸭蛋,其他方面甚至不如他们吃得好。”
“王队长,这是真的?”
看着老队长一脸认真,几人愈发震惊。
“千真万确,这份饭的钱我也写在这里,你们看看是否合理。”
老队长拿出单据递过去:“虽然我们是山里人,但讲道理还是会讲的,绝不是故意讹你们。”
“你们自己看看吧,我不耽误你们吃饭了。”说完,老队长转身要走。
刚走到门口,又回头看向众人:
“对了,下次你们回去时,麻烦替我们向那位……”
那位叫曲硕的同志,请转告他尽快把欠的饭钱送来,手表难道还比这点钱重要吗?“再不送来,我就把表卖了,就当是几块钱的事,怎么拖这么久。”
看着老队长离开房间,众人围在一起查看那张账单,对照着菜品计算价格。
“领导,这价格不对啊,怎么这么贵?”
“是啊,王队长肯定没安好心,比城里贵了好几毛!”“你们懂什么!”
中年领导无奈地看着眼前的人:“你们吃饭时给粮票和肉票了吗?这是单独算钱的!”“账单后面写着呢,如果给了粮票肉票,钱另算。”
“这价格比城里划算多了!”
“先吃饭,吃完饭再看账单是否有问题,这样问题就不在山屯这里了,而是曲硕他们两个有问题!”
中年领导越想越生气,想到老队长的话:“用手表抵饭钱,还让我们催他们快点付钱。”
“太嚣张了,回头得好好查查这两人,我觉得他们的思想肯定有问题,吃大鱼大肉,与基层群众脱节。”
“顺便查查他们的家庭背景,看看成分是否也有问题,工作期间有没有偷懒耍滑、侵占公物的行为,这些都要仔细核查。”
“队伍里如果有蛀虫,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除掉,不留后患!”
听到领导的话,大家心里一震。
这两人算是完了,思想有问题,脱离群众,还得调查家庭成分及以往工作情况。
不出事才怪。
这边老队长走出屋子,来到教室时,正好看到薛成远在写信。
“成远,忙着呢?”
老队长上前看了一眼信的内容。
字写得不错,就是有几个字不认识……
“老队长,那边怎么说?吃完了?”
“我走的时候还没动筷子,还早着呢。”
老队长看了看:“成远,写完赶紧回来吃饭,都这时候了,别饿着。”“要是家里没做,我现在让老婆给你做点。”
“家里做了,我这正写信给陕北寄过去,等空闲时让人送过去,就怕忘了,先写了再说。”
薛成远飞快地写完信:“好了,老队长你回去吃饭吧,我也该回了。”
“对了老队长,织网的事得赶紧着手了,我们这儿又要开始冬捕了。”
“今年冬捕,我们村捕的鱼肯定比去年多,你去跟村里的大嫂婶子们说说,让他们多帮忙。”
“好,这事交给我。”
老队长高兴地说:“我们村现在名气很大,长白山附近的山屯谁不知道王家屯。”
“村里年轻人找对象容易多了,大家都主动来我们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伙子,还帮着牵线搭桥。”
“到时我们冬捕的时候,可能会有别的村的人来看。”
“特别是靠山屯,那个周瞎子一直惦记着来看看,说了好多次。”
“老队长,你就看着办吧,我先回去了。”
“哎,好的,你看我又耽误你吃饭了,快去吧。”
看着薛成远离开,老队长也起身出门,挨家挨户通知织网的事。
“真的啊!老队长,我们现在就得准备织网了啊!”
“嗯,网织好后,我们去湖里冬捕,一个月过去了,湖面早就冻住了。”
“太好了!我吃完饭就过去帮忙!”这是黄挺媳妇说的话。
老队长走到另一家继续通知。
“老队长!我能去帮忙吗?”
“你0.6这孩子怎么办?”
“让二毛带着,我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