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究竟在做什么?只见喝水后的海东青顿时神采奕奕,展开翅膀扑腾了一下。
这时,薛成远注意到自己的“战斗机”,展开双翼竟超过了三米宽,比记忆中的两米多还要壮实几分,看来是之前喂养得好。
“去把你媳妇叫过来让我瞧瞧。”
战斗机发出低鸣,向另一只海东青示意,但对方似乎有些迟疑。
这让战斗机很生气,加大音量,拍打着翅膀,像是在教训它的伴侣。
“好了好了,刚找到对象就开始使唤人家,小心她跑了。”薛成远笑着制止,随后跟随战斗机走向那只海东青。
靠近后,薛成远发现对方显得紧张,翅膀微微颤动,随时准备起飞。
战斗机见自家媳妇如此不配合,直接冲上前,用头抵撞,还用嘴轻啄。
当着主人的面这样欺负人,可不太合适。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小媳妇”居然真的屈服了,乖乖跟着战斗机朝这边慢慢移动。
这让薛成远震惊不已。
乖乖,这是头一回见到这般温顺的猛禽!
一般来说,这种凶猛的鸟类绝不会如此听从命令。
春天到来,大家都有生理需求,繁殖期结束后自然分开。
但看着战斗机的态度,这小家伙好像完全被驯服了,难不成以后要搞多角关系?
因为有了内部助力,薛成远这次异常轻松地降伏了这只猛禽。
“走吧,没事别在这儿耗着了,赶紧去度蜜月吧。”
随着薛成远的催促,两只海东青振翅高飞,消失在天际。
回到村庄,听见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薛成远没有打扰,径直回到屋里。
“嗷呜!”一只毛茸茸的东西贴在他的脚边。
“你这个胖猫,看看你胖成什么样了!”薛成远蹲下身子,一把拎起地上的花豹,捏住它的脖子,“瞧瞧你,该减肥了。”
花豹被抓得动弹不得,顿时没了精神,耷拉着脑袋。
“汪汪!”另一边,三条半米长的大狗围绕着薛成远不停地摇尾巴。
“走开走开!”
放下花豹,薛成远面对三只**,苦笑说道:“都围在这干啥?散了吧散了吧。”
几只狗离开后不久,便在外头叫嚷起来。
薛成远出门一看,发现自家屋檐下不知何时已有燕子筑巢。
“在看什么呢?”身后忽然有人搭话,“瞧着燕子筑巢,这是好兆头啊!”
“确实是个好兆头,燕子筑巢预示今年运气不错,办事容易成功。”薛成远转身,望着辛琇晶:“下课啦?”
“课间休息,稍后再继续。”辛琇晶接着问,“你跟老队长提过下山买文具的事没?”
“提了,老队长让挨家挨户统计人数,回头统一置办。”辛琇晶还想再说,这时有个孩子跑来,“薛老师,有人找你!”谁啊?
薛成远疑惑回头。
这村里除了几个老人,其他人全上山耕种了,还有谁会来找?
“成远,许久不见了啊!”听到声音,薛成远望去,不禁笑了,“蔡哥,好久不见!”
来人很熟悉,是护林队的蔡家用。
“听黄哥讲,你跟大牛哥最近要回家探亲?咋还没动身呢?”
“没回去,昨晚山里发现个奇怪的地方,我这就下来拿些东西!”
“啥奇怪的地方?”
蔡家用好奇问道。
“像是鬼子留下的什么东西,外头有扇铁门,跟石头一样颜色,上面写的字我们都不认得。”
蔡家用继续问道:“村里人呢?”
“今日春耕,都上山去了。”
薛成远看着蔡家用问:“蔡哥,需要啥尽管说,我帮你找。”
“别担心,我在王家屯的人缘很好!”
“绳子、手电筒、布之类都要,还有活鸡活兔这些。”
“活鸡活兔?”
“对啊,我有个老乡在北边黑哈省,听说挖鬼子的东西时,挖坏了,死了不少人!”
“整张脸和身体都烂了!”
“有的当场没了命,有的直接失明,总之一群人到最后没一个好的!”
“先让活物进去试试,看看情况如何。”
听到这话,薛成远哪还不明白。
肯定是挖到小鬼子埋的毒气弹了!
他曾在课本上看过类似的事情。
“**小鬼子,走还给我们留了这么个麻烦!”
薛成远脸色变得严肃,这可不是小事,万一碰到可不得了。
“这事护林队和其他地方的人说了没?”
“没说,昨晚才发现,现在再说也晚了。”
“离这儿最近的是王家屯,东西不够先去那儿借点,顺便喊个人手。”
薛成远点点头,朝村里的孩子们喊道:“毛蛋!过来!”
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迅速来到薛成远面前,“薛老师,您找我?”
“去地里喊你黄叔、伟强叔、栓子叔、柱子叔。”
“全喊?”
“全喊!”
薛成远拍拍毛蛋的头,“快去,记住带路,说事情紧急,这是我交代的。”
“好嘞!”
毛蛋听完就跑开了,很快消失不见。
“蔡哥,你等等,有些东西得现找。”
薛成远忙着准备蔡家用说的那些东西。
春耕地里。
“黄叔!黄叔!”毛蛋远远喊着,地里人都听见了。
“老黄,你要姓刘,这绰号可就更响亮了……”
黄挺挺直身子,目光落在忙碌的栓子身上:“这还有什么讲究?”
栓子头也不抬,继续手上的活儿:“我之前下过好几次山,听人讲闲话。”
“说什么汉朝有个名人叫刘皇叔,整天就知道掉眼泪,爱哭自然就哭得不响亮。”
“那刘皇叔是谁啊?”
“这个我哪知道。”
“不知道你也乱说!你听的什么玩意儿!”
黄挺语气带着不满,放下手中的工具:“毛蛋,过来!在这儿待着!”
喘着粗气,毛蛋跑到近前:“黄叔,薛老师让我们回去,说有急事!”
“怎么了?屯子里出事了吗?”黄挺顿时紧张起来。
整个屯子里除了薛成远和辛琇晶,剩下的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小孩。
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薛老师没明说,就让我们四个回去一趟。”
“就叫了我们四个?”
“对,就点名让你们四个回去。”
黄挺随手把东西一扔:“大婶子,帮我捎回去,多谢!”
旁边栓子也依葫芦画瓢,把东西一丢,叮嘱一句后撒腿跟上。
四人风驰电掣般奔回屯里。
黄挺一看蔡家往外搬东西的动作,就觉得事情不对劲。
“成远,出什么事了?为啥非让我们立刻下山?”
黄挺几人气喘吁吁地问。
“山里发现了鬼子的东西。”
“啥?”
众人愣了一下,急忙追问:“真是鬼子的东西?是仓库还是别的啥?这可是好东西!”
“不清楚,说不定是细菌什么的。”
“细菌啥?”
“鬼子拿活人做实验,搞鼠疫。”
薛成远的话刚出口,几人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东北的老百姓没人不知道那支在东北作恶的畜生般的日军部队,这仇恨深重。
更别提那两个字——鼠疫!
这种东西比瘟疫还可怕,一旦扩散,一座城市可能瞬间就被灭掉。
东北流传过,清朝时期,北方省份确实爆发过一场鼠疫,死了好几万人!
要是山里的东西真有这玩意儿,一旦在长白山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几人心中一片冰凉。
“伟强哥,把你的狗全带上,我们需要它们的嗅觉。”
“行!”
王伟强表情严峻,即便面临生死关头,他首先想到的仍是保护狗。
毕竟这是关乎整座王家屯安危的大事。
“要不要通知大队长?”
黄挺问。
“先别急,咱们先上去看看,要是只是普通仓库的东西,就报告给大队长,请他派人来搬运。”
“但如果是细菌……”
薛成远沉思片刻:“那就让我们活着的人下来报信。”
---
众人背起枪,带上装备往山上赶。
山上还有护林队留守,加上他们这一行人,一共凑了十几个人。
此刻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山里到底藏了什么?
难道真的有细菌武器?
如果有细菌武器,那里面会不会还藏着小鬼子?
实在难以判断。
“蔡哥,你们是在哪里找到这些东西的?”
薛成远背着枪,身后跟着三只半大的猎犬。
这次上山不仅王伟强把自家的狗带来了,薛成远也将家里那些被关得太久而烦躁不安的幼犬带上山。
结果这三只幼犬一上山就撒开了欢儿,若不是薛成远及时喊住,都不知道会跑哪儿去了。
“那地方尽是些石头,离这儿挺远的,地形还很陡峭,我们基本不会往那儿去。”蔡家兄弟一边走一边说道:“要是早知道有这事儿,我们早就去了,哪能等到今天。”
“蔡哥,发现这东西,你们不该先通知相关部门吗?”薛成远边走边问。
这也是他此刻感到困惑的地方。
“为什么先要通知相关部门?”
一群人看着薛成远,都感到有些迷惑。
“这是我们发现的,当然是我们先去看看,有收获也是我们的。”
“部门的存在就是处理后续工作的,等他们派队伍上山,机会早就错过了!”
“对呀,向部门报告后,我们护林队能得到什么好处?到时候立功的还是部门,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发现这情况?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算不上什么功劳。”
听了这几句话,薛成远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利益先占,然后才通知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