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之后就受尽追捧,存在感多足啊!”
“当初说什么帮我们大风厂守厂,其实是想上电视,博个好名声。”
“瞧瞧现在,这么久过去了,他露过几次面?”
周兵觉得他的话有些道理,却又忍不住反驳:“上次巡抚过来时,他还不是来了吗?”
“拜托,别再叫他郑西坡了,现在人家可是董事长!”
王文歌听后更加生气了:“你知道吗,要不是巡抚来了,陈岩石会亲自到场?”
“还有,郑西坡算什么人物!”
“我都快被他气死了!就凭他那点本事,还不是靠在陈岩石身边溜须拍马才当上董事长的?”
“一个蹬三轮的,能有什么领导才能?”
“看他干的事儿,真是人事管理吗?”
“跑去让儿子在网上造谣,差点让我们京州完蛋!”
“这下倒好,父子俩都被抓了,活该他们倒霉!”
“若不是进了监狱,找陈岩石疏通关系,那老家伙会让我们去吕州?”
周兵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
“郑西坡当了董事长,害惨了我们所有人!”
“陈岩石名声赚够了,就不再管我们的死活。”
“那群人,像什么鸡鸣狗盗一样。”王文歌不耐烦地插话。
“对对对!”周兵连忙附和。
“还是王哥你见识广,要不这董事长的位置怎么不该你坐?”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王文歌冷笑道,眼神如刀锋般凌厉,“只能这样了。”
“哪怕拼上性命,也要让上级在京州给我们划块地。”
“实在不成,我们就闹!”
“上面就怕咱们这么干。”
“要是不肯给地,我们就继续留在大风厂干活。
我就不信他们真敢强行拆迁。”
“咱们再搞一次护厂行动,让他们试试看,我是铁了心要和厂子同生共死!”
周兵点头附和:“对,王哥,我跟你一条心,看他们敢不敢真的对我们下手!”
“王哥,咱们要不要在群里跟大家一起沟通一下?”
“别等会儿他们又改主意了!”
王文歌略作思索后说道:“别在这群里说了,这里还有陈岩石呢。”
“咱们另开个小群,把大家都拉进来,一起想想办法!”
周兵立刻响应,兴奋地说:“对,没错!”
“王哥,你真机智,以后我们就跟着你干!”
不一会儿,新的微信群组建完成。
王文歌迅速联系了几个熟识且信任的同事,短时间内将大部分员工都拉进了群。
很快。
工人们纷纷在群里提出疑问。
【王哥,建这个群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哥,你看到陈老发的消息了吗?】
...
看着大家开始询问,王文歌抢先发送了一段语音解释。
——【兄弟们,郑家父子出事被抓,陈岩石也不管咱们了,现在想把大风厂迁到吕州去。
我不清楚你们怎么想,但我坚决反对!】
——【让我们背井离乡去吕州,绝对不行!吕州的条件能和咱们光明区比吗?】
——【大家各自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
周兵紧接着回应。
——【我的想法和王哥一样,我也不愿意搬走!】
随着他们的话语传出,工人们陆续在群里回复,信息不断跳动。
——【王哥说得有道理,大风厂响应号召才在这里扎根,光明区应该批块地给我们。
】
——【不能走,离开这儿太远了,家里的老人孩子怎么办?】
——【老陈这是怎么了?以前总是替我们说话,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冷漠,是不是收了谁的好处?】
——【……】
养老院里,陈岩石与沙瑞金等人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喜悦。
他突然想起,该看看群里工人们的态度了。
拿起手机瞥了一眼,发现群里大多是一些模糊的回应,比如“听后续安排”、“详细讨论再说”。
陈岩石立刻将手机递给了沙瑞金,带着得意的神情说道:
“小金子,你看。”
“群众还是明事理的,没多少反对的声音嘛。”
“依我看,你们得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诉求。”
“把他们的利益摆在首位,大家自然会支持你。”
“别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到最后没人愿意听你的。”
沙瑞金点头笑道:“陈叔,这件事困扰我们很久了,这次多亏您帮忙!”
李达康连忙附和:
“沙巡抚,我觉得应该让陈老多给我们讲讲,上上课也好。”
“我也得好好学习,不然确实愧对百姓。”
“哦?”沙瑞金笑着问,“那我是不是天天陪你来听陈老讲课?”
“行了!”陈岩石哈哈一笑,又露出几分羞涩:
“你们别捧我。”
“善待群众,群众自然会理解你。”
“绝不能像孙连城那样沉沦,贪图享乐!”
“不然,终将被民众的力量踩于脚下!”
“你们定个具体时间,我会安排大风厂的代表过来开会,好好讨论这件事。”
“小金同志,务必做好安抚工作,千万别再引发工人不满的情绪。”
沙瑞金点头回应。
李达康急切地说:“陈老,请您放心,这种事我们都处理不好,岂不是辜负了百姓的信任?”
此时,沙瑞金转而看向一直沉默的易学习,嘱咐道:
“易学习同志,这次商讨安抚计划,你的部分最为关键。”
“今晚辛苦些,把之前承诺的大风厂的优惠政策和员工福利整理成文件。”
“等他们来开会时,详细向他们展示。”
易学习用力地点了点头。
“请放心,沙省长。”
此刻,压在他心头的石头总算放下了。
为了大风厂的搬迁问题奔波许久,受了不少委屈,终于快要迎来结局了!
只盼,再莫出现意外。
…
浪子的住处。
她正拨通一位大学时期的老外同学的电话。
这位名叫詹姆斯的老外曾是她学校里的留学生,因共同热爱文学而结识,两人关系一直很好。
毕业后,詹姆斯回到祖国,在灯塔国创办了一本小说杂志,并且拥有完整的出版、发行与销售渠道。
当孙连城请她帮忙联系海外出版社时,浪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詹姆斯。
电话接通后,詹姆斯的声音传来:
“嘿,浪子,许久未见,近来可好?按你们龙国人的话来说,现在是不是该称呼你为浪子大大了?”
“这么早就打电话找我,有什么事?”
“不对,你们那应该已经是深夜了,怎么没休息还给我打电话?”
“是想念我了吧?”
你们外国人总是爱胡乱猜测……浪子心中腹诽,却依旧笑着回应:“詹姆斯,这次找你是想谈谈合作的事。”
“合作?”詹姆斯疑惑地问,“你们公司不是有自己的国际市场团队吗?”
浪子摇摇头:“不,我认识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他正计划与国际市场接轨。”
“用我们龙国话讲,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我才想牵线搭桥促成这次合作。”
詹姆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写的是什么类型的故事?能让我先看看吗?”
浪子答道:“他还没发给我,不过主题肯定属于科幻类。”
“科幻?”詹姆斯的声音透着几分惊诧,“浪子,我们的刊物似乎不太适合这类题材吧?”
浪子叹了口气,耐心劝道:“詹姆斯,你知道吗,你们杂志的销量目前正面临瓶颈。”
“再加上互联网的冲击日益加剧,为什么不试试进军科幻领域呢?说不定还能带动销量再创新高。”
詹姆斯低头沉思片刻后开口:“其实我们也考虑过转型的问题。”
“如果对方是写武侠、玄幻或者仙侠类作品的作家,我或许可以尝试合作。”
“毕竟在我们的灯塔国和欧洲,这类题材的读者群体一直很庞大。”
“不过要是说到科幻的话……”那人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轻蔑,“说实话,整个龙国都找不出一个能扛大旗的科幻作家。”
浪子皱眉,翻了个白眼,不悦地插嘴:“话可别说得这么绝!”
“我推荐的人可不简单。”浪子神秘一笑,“《流浪地球》你总该听过吧?”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顿时爆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
“沃德天!你说的不会是那个写《流浪地球》的大孙吧?”
对方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激动,“浪子,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你知道吗,大孙的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超乎想象!”
“你赶紧帮我联系他,我一定很荣幸能和他合作!”
“求你了,浪子!”
浪子心中暗笑,故意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我知道你很急,但先别慌。
我现在就联系他。”
说完,她果断挂断了电话。
躺在柔软的床铺上,她嘴角挂着得意的微笑,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哼,少了我,大孙还是不行啊!我可是至关重要呢!”
……
孙连城的书房里,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指尖飞舞间仿佛带起了淡淡的残影。
今晚,没人会像往常一样催促他交稿。
少了那份催促的压力,他的写作速度竟然翻了几倍。
或许是因为太过沉迷于《三体》的故事吧。
屏幕上已经累积了近三万字的文稿。
这些文字乍看之下令人震撼,但其实并非完全出自他的原创。
早在少年宫时,他就把整个故事的大纲和脉络梳理得一清二楚。
因此,如今提笔书写起来,几乎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