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卿先生,这份资料是请灯塔科学院的核聚变专家撰写的。”
“里面采用的技术手段,都是有科学理论作为依据的。”
国务卿听了史密斯的解释,说道:“只要能骗过龙国科学界就行。”
他合上资料,又沉思了一会儿,接着问道。
“对了,龙国不会真的把这东西造出来吧?”
国务卿指了指资料上的核聚变输电网络。
史密斯局长连忙保证:“绝对不会,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东西,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可控核聚变技术都研究多少年了,都没看到实现的希望,更别说这种输电网络了。”
国务卿听了,点了点头。
“那就好,把这份资料公布出去吧。”
“另外,除了这种超级工程的技术欺诈,在军工领域也要搞一些战略欺骗。”
史密斯局长听了这番话,心里很高兴,说道:“国务卿先生,其实前一天,这份资料就已经以资料的形式‘泄露’出去了。”
他的语气里满是得意,带着邀功的意味。
龙国。
安全局。
局长办公室内,周文武正在整理来自全球的情报。
这是作为局长的他必须要做的工作。
当然,周文武局长不必仔细研读每一份情报。
大致浏览一遍就可以了。
只有有用的情报,他才会专门去阅读。
在众多情报目录里,一份来自灯塔国的情报,引起了周文武局长的注意。
“核聚变?输电网络?”
看到目录名称,周文武抽出那份情报,放在面前。
要是在以前,这种情报周文武都不会多看一眼。
毕竟可控核聚变是科学界的难题,以往相关的情报基本都没什么价值。
虽然周文武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可控核聚变领域长达50年的研究困境,他也有所了解。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那位年轻的江国士,就对这类情报格外关注。
周文武翻开资料,读了几页,很快就意识到。
这正是江国士一直想要的东西!
周文武清楚地记得江国士提出的要求。
第一,资料要足够先进,不能是现有的成果。
第二,资料不能是胡乱编造的,必须具有合理性。
而这份来自灯塔国的《超大型核聚变发电网络建设工程蓝图》,完全符合江国士的要求。
于是,周文武果断拨通了江国士的电话。
“江国士,您要的东西找到了。”
“您猜对了,和之前一样,这份资料也是来自灯塔国。”
龙威号战舰已经回到了它的诞生之地——天南造船厂。
一场意外,让龙威号的试航轨迹偏离了原定路线。不过,试航所要求的关键测试项目,龙威号一个都没落下。
其一,航行速度测试。
在奔赴救援303号潜艇的途中,龙威号达到了38节的航速。
其二,舰载机联合作战效能测试。
两艘苍龙战机与龙威号配合得很默契。苍龙战机负责情报搜集与电子压制,龙威号则实施打击作业。
因为88舰队只有几架舰载直升机没能及时起飞,苍龙战机的空中优势没有充分展现出来。但此次龙威号试航,已经足够出色,远远超过了预期。
其三,舰炮测试。
这也是江轩宇最为关注的测试环节。多亏了88舰队的全力配合,舰载超导电磁炮的测试才得以顺利进行。毕竟,要找到一艘万吨级驱逐舰作为测试靶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完成三大测试目标后,龙威号按照原计划,返回天南造船厂。新造的战舰首次试航后,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以防存在潜在问题。像龙威号这样的全新型号,检查工作更是细致。
和龙威号一起接受检查的,还有平安归来的303号潜艇。此时,303号潜艇停泊在维修车间。潜艇每次执行任务,短的话也要半个月。
长时间作业,设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任务结束后需要检修。
通常情况下,潜艇回港就可以检修。但这次303号潜艇在海里经历了波折,还进行了极限深度潜行,所以需要来天南造船厂进行深度检修。
维修车间码头上,303潜艇舰长张海洋和官兵们一起下船,随后潜艇将交给船厂的技术维修人员。
张海洋舰长踏上维修车间码头,就听到一句:“欢迎各位回家。”
转头一看,张海洋看到了海军总司令郑青山,这位熟悉的上级,让他心中感慨万千。历经生死归来,诸多情绪最后都化作了一句:“郑司令,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郑青山司令微笑着回应,接着说:“海军嘉奖很快就会下达,全舰109人,一个都跑不了。”说着,拍了拍张海洋的肩膀,“你们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想回家过中秋的话,明天赶回去还来得及。”
“是!”张海洋回应时,目光投向了郑青山身旁的年轻人。
郑青山注意到了他的视线,介绍道:“这位是江舰长,你们在通讯频道聊过。”
郑青山的话,证实了张海洋的猜想。在潜艇上的时候,张海洋就对那个拯救全舰的年轻声音充满了好奇。
可真正见到本人,他却有些不敢认。在海军中,舰长一般三十岁起步,而这位江舰长看起来太年轻了,而且穿着便服,没有海军军装的威严,像刚出校门的大学生。
“你好,张舰长。”江轩宇开口说道,声音和在潜艇里听到的一模一样。
张海洋此刻无比确定,眼前这位就是指挥救援303潜艇的大功臣——江舰长。他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转身对潜艇官兵大声下令:“303艇所有人,向我看齐!”
听到命令,刚下船的潜艇官兵们精神一振,和张海洋一起站得笔直。
“全体都有,敬礼!”
在张海洋的带领下,303潜艇的109名官兵整齐划一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海军司令郑青山自觉退到一旁,把主位让给江轩宇。
看着百名官兵向自己敬礼,江轩宇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回敬了一个军礼。
郑青山见状,赶忙出来打圆场:“礼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