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的首场大雪,仿若一头裹挟着刺骨寒意的洪荒巨兽,以雷霆万钧之势汹涌扑向京州城。刹那间,整座城市被皑皑白雪严严实实地笼罩,大街小巷银装素裹,平日里车水马龙的喧嚣,此刻也被这无边无际的白色悄然吞噬。反贪局办公室内,那几台老旧的暖气片不堪重负,发出 “哐当哐当” 的沉闷声响,恰似一位暮年老者在这严寒冬日里,发出的声声沉重叹息,为这冰冷的空间更添几分压抑。
侯亮平端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他的手指因寒冷而冻得通红,微微颤抖着。他对着指尖哈了几口热气,试图驱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随后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页询问笔录整齐码放进文件夹。钢笔尖在写下 “祁同伟” 三字时,微微顿了顿,蓝黑墨水在略显粗糙的纸张上洇出一小团墨渍,恰似他心底那越积越浓、挥之不去的疑虑,正悄然蔓延。
“小侯,这都第三遍核对了。” 陈海端着印有 “汉东省反贪局” 字样的搪瓷缸推门而入,缸里的茶叶沫在升腾的热气中打着旋,模糊了他的眼镜片。他眉头微蹙,目光落在侯亮平面前那厚厚的一摞文件上,话语里带着一丝不解与担忧。“祁同伟可是咱汉东的资深刑警,还荣获过缉毒英雄的称号。你这般紧抓着他三个月前的会议记录不放,是不是……” 话还未说完,侯亮平已迅速从文件堆里抽出一张泛黄的考勤表,手中红笔用力圈出一个日期。在窗外反射进来的雪光映照下,那圈出的 “10 月 23 号” 格外醒目。“老陈,你看,10 月 23 号这天,他请了病假。可湖心岛茶寮的监控却显示,那天他在岛上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事儿,透着蹊跷。”
陈海闻言,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手中的搪瓷缸不经意间碰在桌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窗外,密集的雪粒子簌簌地打在玻璃上,宛如无数双神秘的手,在轻轻叩问着不为人知的真相。侯亮平警服上那尚未换发的肩章,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内里崭新的布料在这满是陈旧物件的办公室里,显得格格不入,恰似他这个从最高检借调过来的新人,怀揣着一腔孤勇,执意要在汉东这片错综复杂、浑浊不堪的官场 “浑水” 中,搅出个水落石出。
“老陈,你再瞧瞧这个。” 侯亮平俯身从办公桌抽屉底层摸出一个证物袋,袋子里,一张皱巴巴、满是油渍污渍的海鲜舫餐票静静躺着。“经过检测,祁同伟袖口的油渍成分与这张餐票上的食用油完全匹配。更蹊跷的是 ——” 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字迹间夹着半张纸条,上面的字符神秘莫测。“有人在他常去的报亭塞了一封匿名信,我研究许久,发现用的正是《人口信息加密算法》里的替换密码。”
陈海赶忙凑近细看,老花镜顺着鼻梁下滑到鼻尖。他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纸条上的字符,嘴里喃喃自语:“这密码…… 怎么看着像是咱们内部培训教材里的内容啊。” 话说到一半,他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目光扫过侯亮平年轻坚毅的面庞,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欲言又止。作为在汉东政法系统摸爬滚打了整整二十年的老刑警,他深知这背后的水有多深。有些真相一旦揭开,便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可侯亮平却像丝毫未察觉其中的危险,又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微型录音机,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与期待。“昨天在食堂,我故意碰掉他的筷子,趁着混乱,录下了他和蔡成功的一段对话片段。”
说着,侯亮平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磁带缓缓转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祁同伟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从录音机里传出:“老地方,明晚八点。” 紧接着,是蔡成功那唯唯诺诺、带着几分谄媚的应答声。陈海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搪瓷缸上一道深深的裂纹,那是去年抓捕毒贩时,与毒贩殊死搏斗留下的伤疤。此刻,这道旧伤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触碰,突然隐隐作痛,似乎在警示他,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 “愣头青”,正一步步踏入一个危险至极的漩涡。
“小侯,” 陈海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仿若被砂纸反复打磨过,透着一丝沙哑与疲惫。“祁同伟背后牵扯的人和事,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上个月档案室失窃,丢失的恰恰是宏达建材的原始批文。你仔细想想,这真的会是巧合吗?” 他见侯亮平还要争辩,连忙摆了摆手,神色间带着几分无奈与妥协。“这样吧,明天我陪你去湖心岛走一趟。不过你记住,调查归调查,但千万别轻易下结论。咱们得讲究证据,一步一个脚印来。”
次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侯亮平和陈海便踩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登上了前往湖心岛的渡轮。渡轮缓缓启动,船身劈开冰冷刺骨的湖水,激起层层洁白的浪花。侯亮平站在船头,迎着凛冽的寒风,望着远处那在雪雾中若隐若现的茶寮,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敏锐。突然,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激动地指着水面喊道:“老陈,快看!那些浮标排列的方式,是不是特别像摩尔斯电码?” 陈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湖面上漂浮的塑料瓶竟连成一条诡异而神秘的曲线,在波涛的起伏中时隐时现,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不为人知的信息。陈海的心跳陡然加快,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祁同伟办公室那本《万历十五年》里夹着的奇怪纸条。此刻,眼前这浮标的排列,竟与记忆中纸条上的图案隐隐重合,令他不禁心生寒意。
两人登上湖心岛,径直朝着茶寮走去。茶寮老板娘高小琴正在屋内擦拭着茶具,她手腕上戴着的银镯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侯亮平和陈海走进来,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热情的笑容,不慌不忙地从柜子里取出一副碗筷,轻轻放在桌上。“二位贵客,是想喝杯热茶暖暖身子,还是有什么事儿要打听呀?” 侯亮平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高小琴,目光落在她颈后的一处晒痕上,那晒痕形状特殊,像是长期佩戴某种吊坠留下的印记,这一发现让侯亮平心中又多了一丝疑惑。而陈海则紧盯着墙上挂着的一幅竹编画,画中一艘渔船在波涛中摇曳,看似随意的笔触下,船帆的角度却与祁同伟笔记本里的一幅草图分毫不差。这一细节,让陈海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祁同伟最近来过吗?” 侯亮平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他伸手从怀中掏出证件,警徽在屋内炭火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高小琴听到这个名字,手中擦拭茶具的动作微微顿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如常,脸上依旧挂着那抹笑意。“警官您可真会说笑,我这小茶寮,每天人来人往,什么样的客人都有,我哪能个个都记住呀。” 说话间,她弯下腰,往炉子里添了一块炭。随着 “噼啪” 一声,火星子四溅开来,侯亮平的目光被高小琴围裙口袋里露出的半截蓝色线头吸引住了。他心中一惊,那线头的颜色,竟和蔡成功衬衫上缺失的纽扣颜色一模一样。
回程的渡轮上,陈海倚着栏杆,望着翻涌不息的浪花,思绪万千。“小侯,” 他沉默许久后,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与怅惘。“我认识祁同伟的时候,他还只是孤鹰岭上那个不要命的小警察。那时的他,一心只为打击犯罪、保护百姓。人呐,总是会变的,可有些东西,真的不该变啊……”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从口袋里摸出那个皱巴巴的烟盒,想要抽根烟平复一下心情,却发现烟在雪地里早已浸湿,根本无法点燃。侯亮平望着灰蒙蒙、仿若被一块巨大铅板压着的天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祁同伟在询问笔录上签字时的画面。当时,钢笔尖在 “孤鹰岭缉毒英雄” 这几个字上,足足停留了三秒钟。那短暂的三秒,是祁同伟在整个询问过程中,唯一流露出情绪波动的瞬间。这一细节,如同烙印一般,深深铭刻在侯亮平的心里。
当晚,侯亮平独自留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他将祁同伟近期所有的行动轨迹详细标注在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随后拿起一根红绳,小心翼翼地将湖心岛、海鲜舫、宏达建材仓库等地点串联起来。当最后一根红绳系在政法委大楼的标记处时,整个图案竟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放射性结构。而祁同伟的名字,正端端正正地处在所有线条交汇的核心位置。侯亮平望着眼前这个复杂而神秘的图案,眉头紧锁。他缓缓翻开那本《人口信息加密算法》,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一行小字:“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此时,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将整个汉东的夜色染成一片混沌。这场愈发扑朔迷离的调查,恰似这漫天飞雪,真相与谎言相互交织,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所有深陷其中的人,困在这迷茫未知的迷雾里,不知何处才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