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新章程薪酬定,牛车加码人心稳
黄曼曼眯了眯眼。
那个人,她有点印象。
好像是……风家的人?
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名字——风宗东。
似乎是那个最近出嫁到隔壁刘家村,不,准确地说是入赘到刘家村的表叔。
此人素来没什么存在感,最近更是赘到了刘家村,今日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随着人群渐渐散去,那道身影也很快消失在拐角,黄曼曼便没再将此事放在心上。
眼下,作坊的顺利开工才是重中之重。
次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杨家大院的作坊区已经热闹起来。
新招的十名男工,五名女工,加上原来就在后厨帮忙的刘嫂等三人,一共十八名工人,个个精神抖擞,脸上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一丝丝的紧张。
当然是开心多许多,毕竟原来只能幸苦劳作的农民们,现在不仅每天能拿到15文,还只要劳动一个上午!还是在家边上工作!
黄曼曼和杨富贵早早地就等在了那里。
杨富贵看着这些熟悉又带着些许陌生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杨家村还是那个死气沉沉,一眼望到头的穷困村落。
如今,却因为黄曼曼的到来,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姐妹们,早上好!”
黄曼曼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众人纷纷应和:“曼丫头早!”“村长早!”
黄曼曼微微一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从今天起,大家就是咱们杨家作坊的长期工了。”
“咱们丑话说在前头,作坊有作坊的规矩,既然是长期工,那就要尽心尽力,不可懈怠。”
众人神色一凛,纷纷点头称是。
黄曼曼继续道:“大家最关心的,想必是工钱。”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先前建作坊的时候,大家伙儿干一天是三十文钱,那是从早累到晚的力气活。”
“如今咱们作坊做的是精细活,主要是年糕和臭豆腐的制作,虽然也要出力,但相较而言,轻松不少,而且主要是上午忙活。”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所以,咱们长期工的工钱,定为每日十五文钱!”
“男女同工同酬!”
十五文!
人群中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有些人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失望。
毕竟,从三十文到十五文,听上去像是少了一半。
黄曼曼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大家先别急。”
“这十五文钱,是咱们每天只干大半个上午的活计。”
“大概到巳时末,也就是差不多九、十点钟的光景,县里和镇上的马车就会过来拉货,咱们的活计就算完成了。”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回家料理自家的田地,或者做些别的营生,都不耽误。”
“不过吃饭方面,咱们是只做一个上午,也就只包含中餐了,中午管饱!若是有多余的,也可以自己带回去给孩子们吃吃,就看你们想法了。”
“可以保证的是,咱们每周都至少有一次肉菜可以吃!”
“最重要的是,咱们这活计稳定,日日有活干,日日有钱拿!”
“不像去镇上码头扛大包,或者去县里打零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饥一顿饱一顿的。”
“大家伙儿算算,一个月下来,这四百五十文钱,稳稳当当入口袋,还不用风吹日晒,这样的好事儿,去哪里找?”
一番话说下来,先前还有些嘀咕的村民们,顿时眉开眼笑。
“对啊!曼丫头说得在理!”
“每天就干小半天活,还有十五文,比镇上那些短工强多了!”
“是啊是啊,还能顾着家里!”
“包两餐呢!这可省下不少嚼用!”
黄曼曼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既要让利于民,也要让大家明白,这份工作的珍贵。
但是肯定还是有人感到不满足的,毕竟原来一天30文,还顿顿有肉吃,现在不仅少了一半,还一周只有一天有肉吃。
他们可不会站在黄曼曼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每天都有肉,那其他村民们自然更像加入这个作坊了,虽然日子比其他时候好过一些,但是谁会嫌弃钱多呢!
现在大部分人可还是吃不上肉呢!
一周一顿肉,村民们眼红心热的也少些,这样出问题的概率也是大大减少。
不然谁能防得住哪一天突然就被那个不机灵的投了毒,又有谁能想得清楚呢?
黄曼曼不管他们内心的那些小九九,只是话锋一转,看向人群中的杨有金和钱多多。
“三叔,三婶。”
被点到名的杨有金和钱多多都是一愣。
杨有金精明地眨眨眼,再挠了挠头:“哎,曼丫头,啥事?”
钱多多则是一脸阔达地看着黄曼曼,等着下文。
黄曼曼笑道:“从今日起,年糕队就由杨有金叔负责带领,臭豆腐队就由钱多多婶子负责带领。”
“你们二位,就是咱们作坊的生产队长了!”
“不仅要自己干活,还要负责指挥调度,监督品质,确保每日的产量和质量。”
“你们的工钱,每日二十五文!”
“哗——”
这话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更大的惊叹声。
二十五文!
这可是比普通工人高了足足十文钱!
杨有金和钱多多夫妻俩更是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曼……曼丫头,这……这可使不得!”杨有金激动得有些结巴。
钱多多也是满脸通红,平日里的泼辣劲儿此刻也化作了激动:“是啊,曼丫头,俺们……俺们哪能拿这么多……”
黄曼曼摆了摆手,正色道:“三叔,三婶,你们二位是作坊的老人了,手艺和为人,大家都有目共睹。”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多出来的十文钱,是给你们的责任和担当。”
“我相信你们能做好!”
其实是杨有金从小娇惯着长大,但是为人方面也修的好,平常出了点啥事,他都能调节的好。
再者道,他又是村长的亲弟弟,汉子里面要是出了点啥事,杨有金出面,能解决很多问题。
而钱多多又是个泼辣的性子,哪个女人能抵得住她?
钱多多做这个臭豆腐队长,一堆子女人间的麻烦事,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杨富贵也在一旁笑着点头:“有金,弟妹,曼丫头信得过你们,你们就踏踏实实干!”
杨有金和钱多多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感激和干劲。
“哎!俺们干!”杨有金重重地点头。
钱多多更是拍着胸脯保证:“曼丫头,村长,你们就瞧好吧!俺们保证把活计干得漂漂亮亮的!”
其他工人见状,也纷纷向杨有金和钱多多道喜,心中更是对黄曼曼的安排佩服不已。
这些人中除了王秀华。
钱多多的妯娌,黄曼曼的二婶。
她在心里暗暗的发怒。
明明都是村长的弟妹,明明都是黄曼曼的婶子,凭什么他们三房又都成了队长?
凭什么不是她!
王秀华看了一眼在旁边甚至有点乐呵的杨有福,牙齿都要咬掉了。
却还是沉默着不语。
工人们和黄曼曼都没发现,只有钱多多发现了,她一直都知道的,这个妯娌,心思深着呢。
这黄曼曼啊,赏罚分明,能者居上。
这样的东家,跟着干,有奔头!
黄曼曼又道:“为了提高效率,年糕队这边,我已经请鲁师傅又加紧打造了十个新的石臼。”
她指了指旁边一字排开,崭新光滑的青石石臼。
这些石臼,自然是她昨夜悄悄从空间取出,用系统糯米晶赋能过的。
每一个石臼都消耗了她50点积分。
十个石臼,就是整整500点积分!
黄曼曼心中默念,看着系统面板上那可怜巴巴的“513.5”点积分,不由得一阵肉痛。
家底都快掏空了!
不过,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这积分花得值!
赋能过的石臼,打出来的年糕口感更好,效率也更高。
而且花费的大米也更少!
这些都是值得的!
“至于臭豆腐队,”黄曼曼转向钱多多,“我已经托了二牛叔去镇上采买新的大铁锅了,估摸着明后天就能送到,到时候咱们再添五口大锅,专门用来炸臭豆腐。”
钱多多一听,更是喜上眉梢:“哎哟,那敢情好!锅多了,咱们出货也快!”
黄曼曼笑着点头:“没错。咱们的活计虽然不难,但讲究的就是个熟能生巧,配合默契。”
“每日卯时初刻上工,巳时末之前,务必完成当日的订单量。”
“你们的任务就是每人每天都得完成一百份的!”
“县里和镇上的马车会准时过来拉货,可不能耽误了人家。”
“是!”众人齐声应道,干劲十足。
“但是,如果有人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了,超过了三次,那不好意思了,不要怪我不念及同村情谊,就下岗换人吧!”
“咱们村子里那么多壮实的汉子们,可都盯着你们呢!”
工人们被说的一愣,眼神中是更认真的感觉。
作坊的生产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随着产量的提升,每日需要采买的原材料也大幅增加。
单说制作年糕的大米,每日就要足足七十斤!
而制作臭豆腐的白豆腐等材料,加起来更是重达两百三十四斤!
这些东西,单靠杨二牛那辆老旧的牛车,每日一趟从镇上拉回来,渐渐显得有些吃力了。
尤其是牛,每日负重来回,也需要更多的精料喂养。
这日,黄曼曼特地找到了杨二牛。
杨二牛的婆娘赵婉华,如今也在作坊的后厨帮忙,每日烧一顿午饭,工钱也是十五文。
小夫妻俩对黄曼曼和杨家作坊,那是打心底里感激。
“二牛叔。”黄曼曼开门见山。
“哎,曼丫头,啥事吩咐?”杨二牛放下手中的活计,憨厚地笑道。
黄曼曼道:“二牛叔,如今作坊每日采买的物料越来越多,你那牛车,怕是有些吃紧了吧?”
杨二牛闻言,黝黑的脸膛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是有点。不过曼丫头你放心,俺……俺再想想办法,多跑一趟就是了,误不了事!”
“再说了,其实这牛也没这么精贵,他能承重600斤的!”
黄曼曼摇了摇头:“多跑一趟,人累不说,牛也受不住。”
“我不是怀疑牛的实力,只不过最近这些日子,牛都没歇过。”
“这样吧,二牛叔,从这个月起,你的工钱,也提到每日二十五文。”
“啊?”杨二牛大吃一惊,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曼丫头!”
“俺婆娘婉华已经在作坊里拿一份工钱了,俺这赶车的活计,哪能再加钱?这……这太多了!”
他是个老实人,觉得黄曼曼已经待他们家不薄了。
黄曼曼却态度坚决:“二牛叔,这话就见外了。”
“牛车是你的,牛也是你自家养的,每日这般负重,磨损和草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多出来的十文钱,就算是给牛车的折旧和牛的精料钱。”
“咱们作坊离不开你这运输大将,你和牛都得养得好好的,才能长久不是?”
“再过些日子,我到时候再买头牛给你,两头牛换着用。”
一番话说得杨二牛眼眶都有些发热。
人家曼丫头,连他家的牛都考虑到了!
这份体恤,这份尊重,让他一个庄稼汉子,心里暖烘烘的。
赵婉华在一旁听着,也是感动不已,轻轻推了推自家男人。
杨二牛这才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哽咽:“哎!俺……俺听曼丫头的!”
“以后这牛车,曼丫头你只管使唤!俺杨二牛要是皱一下眉头,就不是人!”
黄曼曼欣慰地笑了。
收买人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你敬我一尺,我便还你一丈。
作坊的各项事务,在黄曼曼有条不紊的安排下,渐渐步入正轨。
每日清晨,年糕的捶打声,臭豆腐的油炸声,工人们的谈笑声,交织成一首充满希望的晨曲。
杨家大院,乃至整个杨家村,都沉浸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氛围之中。
黄曼曼站在作坊门口,看着工人们忙碌而快乐的身影,心中一片宁静。
高温末世的残酷,让她更加珍惜眼下的安稳。
只是……
她微微蹙眉。
作坊的摊子越铺越大,镇上和县里催货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一千份年糕,四百七十份臭豆腐……
目前的人手和设备,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
看来,下一次招工,也该提上日程了。
而且,风家……
那个风宗东的身影,又一次在她脑海中浮现。
他今日为何会出现在招工现场?
只是单纯的好奇,还是……另有所图?
黄曼曼的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