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原计划在三五天的时间之内进行突围,因为中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不得不把突围的时间提前。”
“你说的情况有变,我不知道是哪方面的情况有变化。”
“康团长,不好意思,先等一会你把整个的情况做详细介绍,你们是不是先做好突围的准备工作,把这个任务安排部署下去?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采取行动。”
康家辉歉疚的说道:“我有点心急,因为情况不明,不知道应怎么安排。具体的行动还是你来安排。”
吴长新看康家辉说的真诚,不似赌气,也就没有再推辞:“因为时间的问题,我也不再客气,我们突围的线路兵力分配:
一营的突围地点是广理和沙沟。估计在你们突围的时候不会遇到强悍的敌人,因为,梁长官亲自带领二连和四连的人员已经扫清了外围的敌人。你们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和他们会合,然后在他们的指挥下,有序的转移。
随一营突围的团部的机关指挥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
二营、三营,在奇峰和华里两个地方实施突围,那里有我们独立营的李营长带领一连跟三连为你们扫清突围的道路,大家在突围的时候,同样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和阻力。
在突围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部队的纪律,不准自由行动,不准大声喧哗,一定要紧跟部队,避免掉队或出现意外。
我建议大家把那些坛坛罐罐不适应行军携带的东西尽可能的扔掉,减轻负担,提高行军的速度。具体突围时间,我估计一个小时之内,就会开始实施,具体的以山下枪声为准。”
因为吴长新对康家辉团的情况就是大致了解,具体的情况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安排和部署上也只能说一个大的概况。就是这样,康佳辉对吴长新那镇定自若的神情也是不由得赞叹。
“吴连长,我还有一个问题要向你请教一下。我们现在目前整个战斗部队也就是800来人,其中轻重伤员有将近100人。
如果我们带着这些伤员走,100人的伤员几乎要有200个人员来扶持和照顾他们。这样不仅增加了部队突围负担,降低了部队突围的速度,正常情况下,也许本来应该有一部分人员能顺利突围的,结果会有更多的人在突围的时候牺牲。对这些事情怎么处理?”
提出这样的问题,尽管有点不近人情,但他确确实实部队所面临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下抛了出来,对吴长新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尽管康团长授权自己对突围的事情做了安排,自己不是这支部队的实际负责人?如果说不管,显然是不近人情,给部队造成的影响也是现实的。
管,怎么管?,要有有实际的方案和措施。这个问题就是梁长官身上,相信他也绝对不能放弃这些伤病员。
吴长新看了一眼康家辉团长:“我们大家首先应该清楚这些人为什么受伤。
他们受伤的原因,很可能是在为我们挡子弹;也有的是因为作战勇猛,身负重伤。不论哪种情况?他们都是为我们付出了很多,都是我们的战友,都是我们的兄弟,在这样关键的时候,我们却认为他们是累赘,要舍弃它们,让他们自生自灭,我不知道你们大家是怎么想的,至少在我们独立营就没有对伤员不管不顾的行为,更没有放弃会舍弃这些弟兄们的想法。
诚然,我们的行动可能迟缓一些。也可能因为行动的迟缓,会给接应我们的部队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难度,但是我们大家有信心,有决心把大家全部带到安全地带。”
“吴连长说的太对了,也只有这样,大家才会齐心和协力的跟我们去战斗、去拼命,否则的话,会让受伤的人寒心,让没有受伤的战士担心。”
“我们大致上也统计过,真正自己不能行动的也就是有四十来个,那些轻伤员他们自己完全可以照顾自己。我们顶多再抽出100个战士照顾这些重伤员就能解决问题。以后也想形成这么一个惯例,对所有的伤员我们都会不离不弃。”
几个营长都按照要求做突围的准备工作了。
“|吴连长,我一直有一些谜团,自己琢磨了很长时间,就是琢磨不透。”
“你放心,我会把我知道的,毫不保留的都告诉你。”
“你说的出现的特殊情况,我们不明白这个特殊情况是指什么?”
“因为我们在进入沙里县以后,故意把事情弄得大一点,目的是让敌人知道,又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从云芳进入沙里,然后再由沙里进入长华,跟在长华的华夏军会合,目的是带领大家共同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对你们的行为和做法,我们非常的感激,就是有一点不明白,不知道吴连长能不能如实的告诉我们。”
“我还是那句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你们也知道在这里是敌强我弱,形势十分严峻,你们的行动应该是悄悄的进行,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大张旗鼓,而且是高调进行,唯恐小日本鬼子不知道似的。”
“我们在沙里第一次战斗,就拔掉了敌人的6个哨卡,消灭和俘虏敌人300多人。今天还会拔掉沙里县的两个据点,其中一个据点担负着物资中转的任务。另外我们今天晚上还开展了一个斩首行动,把日军的一个联队指挥部干掉,这样一来,就彻底打乱了小日本鬼子的部署。迫使他们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和作战方针。我们就是利用这样的优势,完成突围、奔袭和进入根据地休整的任务。”
“你们这盘棋下的是真够大的什么的,什么样的人竟然有如此大的气魄和手笔?
“这仅仅是我们这盘棋的一小部分。按照梁长官的战略设想,我们不仅要在东北建立根据地,而且,要把东北变成整个华夏抗战的前沿阵地。”
“梁长官是什么人?我不止一次的听人提起过梁长官,大家对他好像都非常的佩服。”
“对于梁长官的整个情况,我们也不是很熟悉。只知道他原来在华夏军作战参谋。后来因为比较优秀,到美国西点军校进行了学习。
因为他不愿意把部队东北就这样拱手让给日本人,要求留下来。后来统帅部决定让他指挥独立营,担任责整个华夏军南撤的后卫。”
“对于小青山的战斗,我们倒听说过,但是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后卫营打的很顽强,很英勇,但是整体的结局也是非常惨烈的,消耗殆尽,没有几个人生还。”
“那纯是无稽之谈。说实在的,别管是小青山狙击战,还是这一系列的战斗下来,假如是没有梁长官,我们这支部队估计跟你们一样,犹如丧家之犬。”
“现在我们不仅混得风生水起,至少根据地的雏形已经建立起来了。并且拥有了相当的实力。”
“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你们就是拥有什么样的实力,就是发展到千儿八百的人,但是那武器装备还有一些后勤补给都是很大的困难。”
“我这么跟你说吧,我们现在的规模,单从装备上讲,绝对够得上一个甲种师的标准。人员上只能是一个乙种师。”
“你这样说,我更想早点见到梁长官了。”
“刚才你说的对敌人指挥部采取斩首行动,不知道你说的敌人这个指挥部大致在什么方位。”
“具体的方位我还真不了解。张川,你给康团长说一下敌人指挥部的大致方位。”
“敌人指挥部的方位在在10点钟的方向,上边是一条山梁,我们叫他上家梁子。
敌人的指挥部就在上家梁子的下边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曲班长说,那个指挥部是应该是敌人的一个联队的指挥部。”
“因为上家梁子指挥部地势比较高,站在指挥部里对我们这个整个的阵地看的是一览无余。在他们指挥部的右前方,有敌人的一个炮兵阵地,这个炮兵阵地主要是有迫击炮,数量不过10门。”
“敌人炮兵阵地按正常说应该是比较隐蔽的,你们怎么能摸得这么清楚?”
“小日本鬼子给我们玩的是猫戏老鼠的游戏。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并不隐瞒我们。相反还有一种炫武的意思,想从精神上压倒我们?”
听到这个消息,吴长新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他们走进指挥部,拿出望远镜,观察者张川所说的上家梁子的情况。
尽管是晚上,又没有月色,但是隐隐约约能感觉到一丝丝的光亮从远方传来。
“敌人的炮兵阵地,在指挥部的右前方,距敌人指挥部大致上有两里来地的地方。”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把这个情这个情况,转告执行斩首任务的侦察部队,可能在行动中受到敌人炮兵的轰击给。不仅使斩首行动受阻,而且会造成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