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将炒货机的基本轮廓画出来交给了那个老师傅后,便不再言语。
至于机器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电动机、温控器、加热板选型,以及滚筒所用的材料,制造工艺他就不管了。
只提了一个要求,先给他试制一台出来,每天单台产量要达到两顿以上。
老师傅们很愉快地答应了王鹏的要求,并承诺两周后交付试制产品。
知识产权之类的事情,现在大家还没有概念,王鹏和老师开玩笑的说了一句,大概也没有听懂,他也只能笑笑走人。
王鹏是下午四点半坐上返回家里的公交的,他对这次的市里之行非常的满意。
首先他收到了将近八百万的现金,这在当时是一件震世骇俗的事情,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
说实话,也是命运使然。
就王鹏编的那些教辅,换了其他人投稿给出版社,按当时的稿酬计算方法得到万把块钱的稿费也是烧高香了。
但是,带有前一世思想的王鹏,将自己的酬金和市场收益挂起钩来,刚开始看着要求一点儿也不过分,但是一旦实现了销售,那就很可观了。
王鹏肯定出版社的领导看了王鹏的收益,也会十分的吃惊,甚至有要反悔的意思。
如果说没人眼红,打死王鹏也不信。
但是,在出版社自己巨大的收益面前王鹏所得到的收益又显得微乎其微了。
而且,后面还有更大的收益在诱惑,付给王鹏应得的那部分也就显得微不足道、理所当然,要兑现了。
在这里,王鹏还是十分感谢秦志伟的,感谢他没有利欲熏心,自毁长城,保密工作做得也十分的好。
有了这笔钱,现在的王鹏,真的是有一种天下大可去的的感觉。
他知道教辅的红利不会维持多久的,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开放,高考工作的不断深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他从前世带来的那种理念很快就会被人破解,并被推陈出新。因此,他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让秦志伟、童伟及早的布局杂志发行,进军磁带市场的想法了。
在王鹏的记忆里,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这将是影响后世文化传媒的重要载体。
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包括网络,这些将要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歌星、影星将在今后的文化生活中拥有崇高的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王鹏就是要顺应社会发挥的要求,将要他们的文化公司一步一步地做强、领先,不断地壮大起来,直至发展成一个文化娱乐传播媒体网络集团。
和供销社的合作,也是王鹏一项重大的布局。
他要通过贸易公司和供销社的渠道形成一个互补共赢的共同体,让蔡光启拿到政绩,将他推上去。
同时,也建造自己的商业王国。
王鹏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建设自己的家乡。
他要不断地改造家乡环境,持续投资绿化建设,结合文化底蕴,将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为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路很长,走起来肯定会异常的艰难,不过他心中有希望,就不怕。
公交到了镇上的时候,王鹏到商店里转了一圈。童伟还是很给力的,已经将电视机、洗衣机和冰柜运到了商店,三姐乐得喜滋滋的。
“小鹏,这些东西你有什么打算?”
“我没有打算,电视机、洗衣机家里留一套,给二姐留一套,其它的,你看着处理吧,以后还会有的。
冰柜你先不要动,给饭店留一台就行了。”
“好,我知道了。”
王鹏的二姐和二姐夫都是公社造纸厂的职工,刚结婚没有多久。
二姐嫁的的时候,家里没有多少钱,也没给她陪嫁多少嫁妆,这算是给她补的嫁妆吧。
回到家里的时候,王鹏专门拐到了学校的工地,见了有贵叔。
“叔,老爷子这两天在干啥呢?”王鹏想有贵叔打听张有才的消息。
“忙着呢,正在给你找盖房子的材料和收购旧物件,劲头儿可大了。”
“怎么,收到没有?”
“多了去了,满院子都是,过不了几天就找你要钱呀。”
“是吗,那感情好。明天你让他过来一趟,我有话跟他说。”
“好的,我晚上过去给他说一下。”
学校的门窗现在已经油漆出来了,桌椅板凳也到位了,这两天正在上玻璃,王鹏问有贵叔。
“叔,再过一个礼拜你们就该完工了吧。”
“停不了,还得把操场修理好,校园内的道路收拾一遍,才能停,剩下的事情只能开春再干了。”
“行,过几天,我再给你们安排点儿活干。”
“那太好了,有事你就给叔说。”
告别有贵叔,王鹏沿着沙河走到了炒货厂。
哥哥一见到王鹏,就问。“事情谈得怎么样?”
王鹏知道哥哥是操心炒货机的事情,安慰道。
“哥,好着呢,两周后,就能给我们供货。”
“供销社批发瓜子的事情谈了吗?”
“谈了,没问题,咱们的产量上来了没有?”
“上来了,已经存了十来吨了。”
“那不行,还得再加把劲儿,再过几天吧,我让他们来拉。”
“哥,豌豆进了没有?”
“进来了,你说怎么处理?”
“先炒瓜子吧,你先接着进货,等设备回来以后,我们再说。”
“还需要进多少?”
“只要你有空就去拉东西,拉多少算多少。不行,就让他们送。”
“好吧,我知道了。”
炒货厂的规模,按照王鹏的设想每天的出货量,必须达到十吨以上。
现在的生产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根本经不起供销社敞开来卖货。
现在只能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