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跟当初的文丑和田丰一样,来的路上就已经被整洁干净的马路震惊到了。
他也去过不少地方,包括京师许昌,没有一个地方能有这无极县这么干净,不但道路宽阔平坦,就连所有的居民区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
而路过的居民也都是精神抖擞,衣着干净,跟其他地方一个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完全就不一样。
他心下就认为,这个陆云确实如传说般有点东西。
而如今进入这别墅后,荀攸再次刷新了对陆云的看法,里面的一切东西自己几乎都从来没有见过,仿佛就不应该属于这个世界,却这么突兀的出现在这个世界。
这里面随便一样东西拿出去卖恐怕都能卖出一个天价来。
荀攸走进厅堂,脚步不自觉地放缓。
地面铺设着精美的大理石,光滑如镜,倒映出他略显拘谨的身影。
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价值连城的名家字画,笔法苍劲有力,色彩绚丽夺目。
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檀木圆桌,桌边环绕着数把雕花座椅,每一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祥禽瑞兽,桌椅表面打磨得光亮如镜,散发着淡淡的檀木香气。
荀攸缓缓走到窗边,向外望去,只见一泓碧绿的池水波光粼粼,池中游鱼嬉戏,姿态悠然。
池边假山林立,怪石嶙峋,形态各异,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心雕琢而成。
远处,一片竹林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与池中的水声相互呼应,宛如一首动听的乐曲。
荀攸不禁轻吸一口气,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惊叹与难以置信。
他从政多年,见识过不少权贵之家的奢华,但如此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别墅,却还是生平仅见。
他轻轻抚摸着手上戴着的玉扳指,定了定心后,才随着汪韬向陆云的方向走去。
“明公曹操帐下谋士荀攸见过先生。”
走到陆云面前的时候,荀攸已经恢复了一副持重老成的姿态,对着陆云抱拳作揖。
“公达不必多礼,请先落座。”
陆云这时候还是勉强装了装样子,把荀攸请到沙发上坐下。
万一以后打败了曹操人能过来投靠自己呢。
“我对公达早有耳闻,世人都说公达算无遗策,我对公达可是倾慕已久!”
荀攸听了老脸一红,算无遗策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当面这么说他还是有些难为情的。
虽然他从政已经八年,但跟随曹操的时间还只有两年,还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战役,名气也没有那么大,所以陆云这么说他是问心有愧的。
“先生谬赞了,在下愧不敢当,倒是世人皆传陆先生有仙人之姿,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令某大开眼界。”
两人一顿商业互吹之后,陆云才开始问道:
“不知公达今日到访所为何事?”
荀攸自从踏入无极县的那一刻起,他原先准备好的所有说辞便一步一步被推翻掉,到现在甚至一句都用不上了。
在某时某刻他甚至还想过,如果是陆云统一天下,那该是如何歌舞升平的盛世!
不过既然归了曹操帐下,该为他做的事还是得为他做,他自己的观点并不重要。
哪怕他坚决认为陆云就是全天下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他也不得不站在曹操这一边考虑问题。
定了定神,暗自思忖了片刻后,荀攸才看着陆云说道:
“当初应该就是陆先生给明公送的书信,明公也按陆先生所言提携了甄豫为国相。
后袁绍派军攻打无极县,又被先生全歼,重创了袁绍,使得明公如今能彻底剿灭袁绍。
于此,先生应是居功至伟,明公有意任先生为军师祭酒(首席军师的位置),不日便可去京师领赏就职,先生以为如何?”
陆云仔细琢磨了荀攸话中的意思,让自己去许昌给曹操打工,那么曹操就可以得到一个手段神鬼莫测的人物,同时自己对于手底下这么多兵的掌控几乎也会慢慢消失,而曹操又能收拢自己手底下这十几二十万的士兵。
这是一石三鸟一举三得啊,想的是真的美啊!
看似是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平头百姓大官当,实际是一辈子给他打工的命,好处还全让他给占了。
想到这里,陆云倒是有些乐了,也不再对荀攸客气,自顾自拿起桌上一个苹果,一边啃着一边说道:
“我陆某人还是喜欢自由自在一些,对于入朝为官并没有任何心思。
你看看这无极县,看看我居住的房屋,这天下人还有比我更潇洒安逸的吗?”
荀攸似乎早已料到陆云的态度和反应,并没有过多的表情,而是继续说道:
“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割据,百姓民不聊生。
以先生的才能,若与明公一同匡扶汉室,必定大有可为。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何不为天下百姓多考虑考虑呢?”
“哈哈哈哈!”
听到这里,陆云先是大笑,随后又看着荀攸说道:
“既然公达说到了天下百姓,那我就要掰扯那么两下了。
这无极县半年多前跟其他郡县并无差别,贼匪流窜,房屋破败,道路泥泞不堪,百姓亦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多数从了黄巾军。
而如今只过了半年多时间,公达以为这无极县如何?
而曹操治下的兖州、豫州、司隶等地,那些百姓如今又如何?
若我归附了曹操,倘若政见不合,公达以为曹操会如何对我?
即使曹操仍旧善待与我,那是否又真能拯救天下百姓?
若真为了天下百姓,公达何不劝曹操归附于我?
如今汉室之所以衰微,战乱不止,皆因百姓吃不饱饭。
若我能让天下人吃饱饭,百姓安居乐业,那又何来战乱?汉室又何至于衰微?”
陆云字字珠玑,确实是说到荀攸心坎里去了。
荀家一家人虽然跟了不同阵营的人,其中荀彧跟荀攸跟了曹操,但他们都是一心为了匡扶汉室而努力的。
荀彧虽然对曹操忠心耿耿,但他到死都在反对曹操称公称帝。
他知道天下衰微,只有曹操能够匡扶汉室,收拾山河,而他也希望曹操能在收拾山河后把江山还给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