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风的指令下,专门为地外液态环境探索而设计的 AI 深潜探测器“蛟龙”号,经过最后的调试和针对性改造后,被小心翼翼地投送到了“应龙”号钻探机器人打通的、通往火星浩瀚地下海洋的入口。
伴随着推进器发出轻微的嗡鸣,“蛟龙”号如同灵巧的游鱼,潜入了那片黑暗、冰冷、高压、高盐度的异星深海。
它的任务,是探索这片未知的世界,寻找更高级生命存在的证据,解答火星隐藏的终极秘密。
“蛟龙”号搭载了目前人类最先进的深海探测设备:高分辨率声纳、多光谱成像仪、激光扫描仪、以及能够采集和进行初步生化分析的机械臂和样本舱。其核心 AI,与基地 AI“祝融”和地球的“风 AI”保持着(极其微弱的)量子通讯连接,可以实时传输部分关键数据,并在必要时接受远程指令(虽然延迟巨大)。
黑暗,是这片地下海洋永恒的主题。
“蛟龙”号依靠自身的强光探照灯和声纳系统,小心翼翼地在未知的深海中航行。偶尔能探测到之前发现的那种碳硅基微生物群落,如同幽灵般在黑暗中漂浮。
根据之前复杂有机分子的发现地点,“蛟龙”号重点搜索着可能存在热液喷口或特殊地质构造的区域。
几天后,“蛟龙”号的声纳系统,在探测一片复杂的海底山脉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疑似洞穴的入口!
“检测到大型洞穴入口,内部水流平缓,存在与外部水体不同的微量元素特征。” AI 汇报道,“请求进入探测许可。”
“批准进入!务必谨慎!保持最高级别环境扫描!” 地球指挥中心在经过短暂评估后,立刻回复。
“蛟龙”号缓缓驶入洞穴。
洞穴内部极其幽深、曲折。随着不断深入,探测器发现,这里似乎并非完全处于水下,存在着一些巨大的、充满着稀薄气体的干燥洞窟,通过地下水系相连。
就在“蛟龙”号进入其中一个尤其巨大的干燥洞窟进行探测时,AI 突然发出了警报!
“警告!发现异常岩壁结构!疑似……非自然加工痕迹!”
“蛟龙”号的探照灯立刻聚焦到发出警报的区域。
只见在光滑的洞窟岩壁上,赫然出现了一排排极其规整的、深浅一致的……划痕?!
这些划痕,排列整齐,间隔均匀,边缘光滑,绝对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水流侵蚀或地质断裂!它们更像是……某种工具留下的切割或打磨痕迹!
“放大图像!进行激光扫描分析!”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
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扫描数据显示,这些划痕确实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且,在划痕的下方,还发现了一些简单的、由石块堆砌而成的、类似矮墙或隔断的结构!
虽然这些结构极其简陋,甚至可以说是原始,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颠覆性的意义!
工具使用!简单建筑!
这可是智慧生物活动的明确标志!
“快!周围还有没有其他发现?有没有生物活动的迹象?” 林风也忍不住催促道。
“蛟龙”号立刻对整个洞窟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
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除了这些疑似工具痕迹和简单石堆外,洞窟内空空如也,没有发现任何生物活动的迹象,没有骸骨,没有粪便,甚至连之前发现的那种微生物都极其稀少。
就好像……这里曾经有某种智慧生物活动过,但后来,他们又彻底消失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充满了困惑。
这些痕迹是谁留下的?是火星本土独立演化出的智慧生物?还是……像月球遗迹一样,是某个外来文明留下的?
如果是火星本土智慧生物,他们为何会生活在如此幽深的地下洞窟?他们后来又去了哪里?是灭绝了?还是迁移到了更深的、或者我们尚未发现的地方?
如果是外来文明,他们为何要在火星地下留下如此原始的痕迹?这与月球上那个技术水平高到不可思议的“观察者”遗迹,风格完全不符!
这个发现,如同在火星的重重迷雾之中,又增添了一层新的、更加令人费解的疑云!
火星,这颗红色的星球,它所埋藏的秘密,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加古老、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