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登听着不远处的声音,脑瓜子嗡嗡的,就不能消停会儿吗?
生怕又出现一个自己,他只能先进去探路,老登推开房门,下意识的捂住衣领,夹紧小屁屁。
他在门口探头探脑,压根不敢进去,好在屋子不大,老登成功看到里面的人,是小夏子和一个陌生女子。
他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不对,好什么好,这房间一看就是妃嫔住所,这个小夏子,真不愧是苏培盛的徒弟,一个个全是胆大妄为的。
既然里面没有自己,老登直接挥手,让侍卫们进去拿人。
苏培盛、小夏子和安陵容三人,统统被杖毙。
皇上更在意的,反而是那个被他捅死的宫女,毕竟变脸是个鬼神手段,上次甄氏变脸,就是纯元对他的提醒,不知道这个宫女是不是也有问题。
皇上让夏刈详查,在余莺儿的帮助下,夏刈很快就查明一切。
这个宫女叫崔槿汐,竟然是舒太妃的人,在后宫潜伏,寻找机会,帮助允礼上位。
皇上掏了掏耳朵,他听到了啥?在后宫寻找机会,还是靠这么一个宫女,舒太妃在这白日做梦呢?
再说了,允礼对他痴心不已,府中甚至一个女人都没有,又怎么会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难道说,允礼心中的小火苗憋久了,想要对他强取豪夺?
老登身子抖了抖,都怪他魅力太大了,这帮人真是痴心妄想。
没多久,果郡王病逝,舒太妃伤心过度,郁郁而终。
余莺儿躺在梅花树上,用光屏看戏,这个老登真是没用,这就吓得不敢进后宫了。
皇后本想利用新人斗倒华妃,谁知,她最看好的甄嬛已死,想要收为己用的安陵容也做了鬼。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沈眉庄了,但是皇上近来少进后宫,皇后干脆分权给沈眉庄,这可犯了华妃的禁忌,她可受不了别人染指宫权。
于是沈眉庄提前抄上了账本,华妃大把花样折磨她,在这种情况下,沈眉庄还有精力大半夜看鱼,这可给了江福海机会,又被推下了千鲤池。
这次有余莺儿在,沈眉庄是别想醒过来了,直接去找甄嬛团聚吧,哎,她就是太过善良,不忍别人姐妹分离。
眼看着华妃在后宫瞎折腾,皇上终于坐不住了,开始进后宫安抚华妃了。
老登本来就心里有阴影,之前那两次的美好画面,在脑海挥之不去,这次给华妃侍寝也意兴阑珊。
谁知,惊悚的一幕出现了,他亲眼见证了华妃变脸的过程,皇上捂着小心脏,落荒而逃。
有前两次的经验,他知道必定是华妃做了什么,其实都不用查,皇上也知道福子和沈眉庄的死,都是华妃的手笔。
但是年羹尧现在还不能动,华妃自然也不能严惩,不过为了防止允礼和苏培盛,这种狂妄之徒,皇上以养病为由,将华妃软禁了。
没几日,皇上去启祥宫探望温宜时,又见证了曹贵人和丽嫔的变脸,他人都麻了,熟练的将人幽禁,然后逃之夭夭。
老登这下子,是彻底不敢进后宫了,别说找美人玩替身文学了,他现在看见女的就倒胃口。
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的“他”,小两把头的“他”,宫女服的“他”,体态丰腴的 “他”,装扮艳丽的 “他”。
画面过于美好,大脑已被污染,眼不见心不烦。
老登天天在养心殿祭拜纯元,虽然很感激纯元的提醒,但是可不可以不要用这种办法了,毕竟你老公魅力太大,觊觎他的狂徒太多啊。
当然,老登没有转变取向,男的他更倒胃口,他现在防男甚于防贼。
外男一律不准进入后宫,太医进后宫都得三个人一起,旁边再配一个嬷嬷,几人互相监督。
想要去养心殿,那就更加难上加难了,老登现在见大臣,都要离好几米远。
寝殿内不仅有太监还有侍卫把守,全都不准近身,离得远远的,废话,谁知道狂徒是谁?都得小心防着。
出个门,更是前呼后拥,全都离皇上远远的,然后围成圈保护他。
余莺儿天天透过光屏,看老登笑话,还时不时的逗一下他,一颗石子过去,老登都能抖三抖。
眼看仇人都报复的差不多了,余莺儿离开京城,来到大清和大毛子的交界处。
要不了几年,这里也会成为大毛子的领土,与其送给别人,不如她成为这里的山大王。
没多久,余莺儿就在这里建了一个小国,名夏,一开始,两边还想把土地抢回来,后来发现实在惹不起,就开始拉拢示好。
两边都怕她帮助对方攻打自己,余莺儿是没这想法的,她这人懒得很,搞破坏更适合她。
她在夏国设立免费学堂,男女不限,整个国家风气也更开放,男女平等,实力为尊。
两国边境居民,都在观望,有男孩的家庭大多指指点点,但是很多独女家庭,为了女儿的将来,都带着孩子过来定居。
夏国人口越来越多,尤其是女子,一个个全都彪悍的很。
几年时间过去,余莺儿又拿出光屏,看老登的笑话。
由于见识过变脸这种鬼神手段,老登这个佛道双修,那是更加信奉这种东西了,金丹更是提前十年就吃上了。
他那身体越吃越差,越差越吃,就是一个死循环,眼看着这小身板,撑不了多久了。
余莺儿发现,她兜兜转转帮了皇后大忙啊,老登压根没接四阿哥和五阿哥回宫,如果他驾崩,那必然是三阿哥登基啊。
想到前几次,三阿哥登基的结果,余莺儿觉得也挺好的,这个王朝早点灭亡,对谁都好。
果然,三阿哥登基后,两人又走了老路,太后干政,新帝什么也不懂,什么也管不了,前朝一片混乱,短短十几年,这个王朝就要倒塌了。
在众多起义军里,甚至有她徒弟带领的一支娘子军,余莺儿深感自豪,悄悄帮了一把。
最后她那个小徒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不仅恢复汉人江山,还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
开国功臣,更是一帮女子,整个朝堂上大多都是女子当官,一时间整个王朝,都以女子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