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拉星系。
埃多斯星云。
这片星云并不大,直径大约仅有8光年。
不过,在这8光年的范围内,却涵盖了13个恒星。
分别是埃多斯1,直至埃多斯13。
在星际时代的战争中,星云都是战略必争之地,尤其是像埃多斯星云这种,由星际尘埃组成的反射星云,更是战略级的要地。
因为,普通观测手段根本无法扫描其内部。
即便是用一些类似空间雷达等装置来扫描,也必须靠得足够近之后,才能扫描出一个大概来。
所以,两年多之前,当联军先遣舰队抵达凯拉星系之后,第一时间便拿下了这个名为埃多斯的反射星云,并将这里作为联军的前线指挥部。
此刻,位于埃多斯星云的中央,恒星埃多斯5。
某个星球轨道上,联军指挥部的作战会议室内,已经彻底乱了套。
“报告,奥伽联合体的舰队,位于里维斯纳王国外,遭遇不明势力的攻击,指挥系统在第一时间便被彻底摧毁,目前已陷入混乱中。”
“报告,波尔文明的舰队,于银尘联邦外,同样遭遇不明势力的攻击,目前损失战舰已高达上万。”
“报告,罗斯共和国的舰队...”
接连不断地遇袭报告,不到半小时内,这都已经是第几次了?
虽然没仔细数,但至少50次应该是有了。
也就是说,26个文明,分别在里维斯纳王国,以及银尘王国外,总计部署的52支舰队,怕是全都遭到了袭击。
能同时攻击52处区域,并将联军近300万战舰打得还不了手。
这种事情,就算是一个五级文明也做不到吧?
虽说这两年多来,双方交战的战舰数量超过2亿,但一般来说,同一个战场内最多也就是几十上百万。
即便是放到整个星系,同时处在战斗中的战舰数量,最多也就几百万。
而现在,突然出现一个能在几十个战场内,同时攻击联军总计近300万战舰,且还让联军毫无还手之力的势力...
这个问题,可就大了。
“我们应该立刻收缩兵力,先搞清楚对手是谁。”
“我同意,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否则后续损失可能会越来越大。”
“那增援舰队怎么办,他们还有几分钟就要到了。”
“还能怎么办,让他们放弃原本的进攻计划,抵达凯拉星系之后立刻与我们汇合。”
“没时间浪费了,立刻投票表决!”
就在所有人争吵不断时,有人突然喊道。
于是,涉及26个文明庞大舰队的投票开始了。
选择就只有两个,一个是舰队按照原定部署行动,包括增援舰队在抵达之后,也是按照原计划发起进攻。
另一个则是,无论是现有舰队,还是即将抵达的增援舰队,全都向埃多斯星云集结,收缩兵力,待搞清敌人是谁之后,再确定后续军事行动要如何进行。
最终,投票完成。
7票支持前者,19票支持后者。
“既然结果已经出来了,立刻向所有舰队发出命令,让全速向埃多斯星云集结,同时也通知增援舰队,在抵达之后放弃原进攻任务,并同样向这边集结。”
主位上。
担任此次联军前线总指挥,阿斯泰勒沉声说道。
而同一时间。
银尘联邦境内。
联邦舰队指挥中心。
巨大的星系三维战术星图,此刻被投影在指挥中心内。
上面,非但有着那些凯拉星系内的联军动向,甚至就连那些正在空间传送通道内,即将抵达的凯拉星系的舰队都有显示。
以如今联邦的技术,一旦各类装置部署到位,整个星系就如同透明战场一般,看得清清楚楚。
“白军中将就位了吗?”
“已经就位!”
“让他沉住气,联军那边毕竟只能依靠跃迁,完成集结估计得要个十天左右。”
“明白!”
一旁,参谋长点了点头。
要知道,凯拉星系内各文明的空间传送装置,早就全都被破坏了。
要不然,这场仗可就打不起来了。
然而,想要重新部署的话,就只能在本土完成相关装置的建造,然后送来凯拉星系再组装。
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要整一个舰队通行级别规模的空间传送装置,那可是十分大的。
单单是想要运一套主装置过来,就至少需要数千艘运输舰一起运送,然后将东西送达凯拉星系内再组装。
毕竟他们可没有联邦那种空间膨胀技术。
而面对有着本土优势,尤其是监控以及情报方面优势的帝国,这种大规模的运输...
显然是极为容易受到攻击的。
要知道,帝国可是有着超空间技术的。
再者就是,单单送一个主设备过来,而没有数量庞大,且遍布整个星系的接收设备配合,空间传送装置的意义也不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是26个都五级文明,却在凯拉星系内依靠跃迁作战的原因。
简直就是梦回四级文明时代。
虽说,这两年多下来。
帝国的遍布整个星系的空间传送接收装置,也基本全被联军找出来,并破坏了。
但还是那句话,人家帝国有超空间技术啊!!
就算是没了空间传送,但依旧可以依靠超空间引擎,实现舰队级的远距离穿插。
还有就是,即便联军真将空间传送装置送了过来,并成功组装起来,但...
只要被帝国搞清楚了精确坐标,便很容易就会被破坏。
帝国可不需要一次次顶着对方的拦截跃迁过去,而是只要一艘战舰,然后来上一次精准超空间即可。
当这艘战舰退出超空间,并在三维宇宙中形成量子窗口。
该量子窗口就足以破坏目标装置了。
------
十天后。
在乔治面前的战术星图中,凯拉星系内的联军舰队,99%都已经集中在了埃多斯星云内。
至于剩下的那1%,则是分散在星系各处。
充当联军耳目所用。
与此同时,隐藏在距离埃多斯星云约75光年某处,一支数量仅有310艘舰船的联邦舰队。
此刻,其中一艘经过改装的运输舰内置甲板上,十名显然不是人类的士兵,他们站成了一排,等待着最终出击命令。
而在舰队前方,则是十个已经启动的微型星门。
虽说这大小并无法支撑战舰通过,但如果只是黑洞小队的十名成员,那么...
完全没有问题。
大约数分钟后,随着白宇的命令下达。
随着十名黑洞小队成员的意念一动,战甲就像是自身体中,由内而外进行覆盖一般。
仅仅一瞬间,便完成了穿戴。
旋即,他们纷纷从运输舰内飞船,各自飞入不同的星门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