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顾不上周围的目光,把宋墨兰拉起来,扶着她说道:“腿麻了吧,你去后面用大锄,我在前面。”
宋墨兰的小脸都能摊鸡蛋了,小声的说着:“是有点麻,你会留苗吗?”
“这有啥不会的,看哪个顺眼就留哪个呗?”长歌说道,无非就是留下一棵强壮的,不太强壮的那个挖出来放到旁边的筐子里,有没出苗的地方,再把它栽进去而已,能有多难?
“要留下最粗最高的那棵才行,小的不留,挖苗的时候,也不能伤了根,要不然是栽不活的,就白瞎了。”宋墨兰科普着,生怕这个城里人糟蹋秧苗,这可是粮食。
长歌笑着说道:“我虽然没种过地,但我不傻,看你弄了那么久,也会的差不多了,这样,你先看着我,要是没问题你再去后面。”
宋墨兰点点头。
长歌慢慢松开了她的胳膊,看她站稳了,才拿起小锄头,蹲下身开始干活。
这玉米苗长歌还是认识的,要是小米长歌指定完蛋,那苗长的跟草就没区别,也不知道那些农民们是怎么分辨出来的,反正长歌是分辨不出来。
还有糜子,黍子,在长歌眼里跟草都没区别。
宋墨兰看着长歌还真的会,抿嘴一笑,就回了后面,拿起大锄开始吭吭的锄地,听着那叫一个有劲儿。
长歌真怕她一个不小心,削掉自己半个屁股,感觉这锄头的声音就在自己身后,太吓人了,于是就加快了速度,万一这丫头一个不小心,遭殃的绝对是自己的屁股。
宋墨兰一抬头就能看见长歌,心里美滋滋的,看着长歌加快了速度,心想:妇女能顶半边天,可千万不能让容知青看不起,于是也加快了速度。
在别人眼里,就是这俩人配合的真默契,这速度比老庄稼把式都快,今天又是十个工分,妥妥的。
长歌觉得自己今天真是遭老罪了,腿都麻的站不起来了,腰也疼,他个子本来就高,蹲着前行的滋味是真不好受。
只用了平时三分之二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赶紧站起来,走到地头,一屁股坐下去,再也不想起来了。
后面的宋墨兰也没用多久,干完了今天的任务,小脸红红的看着长歌,也不知道是晒得还是羞得,眼里都是笑意。
“宋同志,过来歇会吧,今天的任务完成的快,歇一会再去交任务。”
长歌看着宋墨兰说道。
宋墨兰坐到长歌旁边一米远的地方,看着一上午的成果,心里的成就感爆棚。
转过头看着长歌说道:“容知青,你真能干,都能赶上老庄稼把式了。”
“你也挺能干的,比我们这些城里人强多了。”长歌觉得这丫头真挺不错的,没有城里人的娇气,不光能干,还漂亮,当媳妇的话,绝对是个好媳妇,不就是想一生幸福吗?给她就是了,她值得。
宋墨兰听到长歌夸她,眼睛笑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还有两个小酒窝,嗯,好看。
就在俩人美滋滋的时候,宋队长带着会计过来了,“都干完了?”
宋队长远远的就看到自家闺女和那个小白脸在地头坐着,俩人还笑的挺开心,笑个屁,显得你牙白咋的?
“宋队长,我们完成任务了,你验收吧。”长歌现在已经缓过来了,赶紧站起身,指着他们的任务说道。
宋队长看看地里,嗯,完成的还不错,也不需要返工,于是点点头,后头的会计把上午的工分记了,五个工分。
长歌一看工分记好了,就打了个招呼,准备去还了农具,回家吃饭,然后就被宋队长叫住了。
“容知青,你家里给你来信了,信在大队部,你自己去拿吧。”
“好的,谢谢大队长。”长歌笑着道谢,一溜烟的就跑去了大队部。
宋队长和张会计继续去验收任务。
张会计回头看了看长歌远去的背影,小声的跟宋队长说道:“你这是想让他当女婿?”
“唉,儿大不由娘啊!不想有用吗?真是气死人。”宋队长露出一个苦笑。
“不至于,这容知青还挺好的,从来都是满工分,你还有啥挑的?”张会计不理解,也就是他家的闺女太小,不然,他也想要个这么能干的女婿。
宋队长也知道长歌这条件真不错了,他就是看着他那张小白脸别扭而已,同样是下地干活,别人都晒黑了,就他,一点没黑不说,活也没少干,天天都是满工分。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甚至是老娘们儿都愿意往他跟前凑,咋的?看着他下饭呀。
宋队长就是嘴上不饶人,哪怕是心里认可,嘴上也不带说的。
“城里人心眼子多着呢,咱们这乡下丫头,可不是人家的对手,还不被吃的死死的,再说了,一个大男人,长那么好看干啥?不当吃不当喝的。
要是哪天回城了,他还能带着这乡下媳妇?”这也是宋队长最大的顾虑。
那些知青哪个不是眼高于顶的,看着他们乡下人那眼里都是嫌弃,虽然这容知青没这样表露过,可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他不看好这些知青。
“他们还能回城吗?这都多少年了?能回去的又有几个?他人在乡下,还不是咱们说了算?你呀,就是想的多。”张会计说道。
宋队长没说话,默默的往前走着,他肯定要再看看的。
长歌到大队部拿回了自己的信,就回家了。
到家后先去洗了把脸,这才拆开信,信里除了信纸,还有十斤全国粮票,这是家里怕他挨饿,特意给他换的。
全国粮票不好淘弄,没有出差任务的工人,是不发全国粮票的,换的话也比地方粮票贵一些。
信是容爸写的,都是关心之语,让他在乡下注意身体,不要累坏了,要是没钱了,一定要跟家里说,家里也会帮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如果有的话,会想办法让他回城。
长歌看着这满纸的关心,心里有些酸涩,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无论孩子再怎么不争气,家里都是他们的避风港,父母又怎么可能真的不管他们呢。
长歌吃午饭,就开始给家里回信,说自己在这边一切都好,如果有工作先紧着容小弟,他也要毕业了,没有工作就要下乡,东北已经是最好的了,要是被分到西北那边,才是真的受罪。
让家里不要再去换粮票了,这全国粮票太贵,他在这边能吃饱肚子,这里山多,吃食也多,还说了自己都认识了哪些野菜,偶尔还能抓到小点的猎物,不缺吃食。
写好了信,长歌休息了一会儿,就听到了上工的铜锣声,认命的爬起来,去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