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汤大爷和汤二爷拿到落榜的试卷,正在住处生闷气,这时,家里的仆人从贵州镇远府赶来,递上一封家信。兄弟俩赶忙拆开,信上写着:“生苗近日有些蠢蠢欲动的迹象,你们无论科举中与不中,发榜后都尽快来镇署,此事要紧!”

看完信,大爷对二爷说:“父亲叫我们回衙门,咱们先回仪征,收拾一下行装,再做长远打算。”随即叫来尤胡子雇船,结清房钱后,大爷、二爷坐着轿子,小厮们押着行李,从汉西门上船。葛来官得知消息,买了两只板鸭和几样茶点到船上送行。大爷还偷偷塞给他一个装着四两银子的荷包,这才相互道别。

当晚船就启航了,第二天一早便到了家。大爷和二爷先上岸回家,刚洗完脸坐下喝茶,仆人进来说:“六爷来了。”只见六老爷后面跟着一个人走了进来,一见面就咋咋呼呼地说:“听说老爷要出兵征剿苗子,等把苗子平定了,明年朝廷肯定会开科取士,大爷、二爷必定双双中举!到时候老爷封了侯,那一品的荫袭,我猜大爷、二爷也不稀罕,不如就赏给我。等我戴上纱帽,也好让细姑娘瞧瞧,叫她以后不敢小瞧我!”大爷打趣道:“六哥,你弄顶纱帽就为了吓唬细姑娘,还不如把这好事赏给王义安呢。”

二爷这时问道:“你们光顾着说话,这人是谁啊?”那人赶忙上前磕头请安,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上来。六老爷介绍说:“他姓臧,叫臧歧,是天长县人。这封信是杜少卿兄弟寄来的,说臧歧做事靠谱,特意推荐来给大爷、二爷使唤。”二爷拆开信,和大爷一起看,信开头先问候了家中长辈,后面提到“臧歧一直在贵州当差,那边的山路小道他都熟悉,人也勤快好使唤”等内容。大爷看完后对二爷说:“杜世兄我们也好久没见了,既然是他推荐的人,就留下用吧。”臧歧连忙磕头谢恩退下。

这时,仆人又进来禀报:“王汉策老爷来了,在厅上等着见二位爷。”大爷说:“老二,我和六哥吃饭,你去接待一下吧。”二爷出去会客,大爷则吩咐摆饭,和六老爷一起吃起来。不一会儿,二爷送完客回来,大爷问:“他说什么事?”二爷答道:“他说他东家万雪斋有两船盐,这两天就要开船,想托我们在路上帮忙照应。”于是,二爷也坐下来一起吃饭。吃完后,六老爷说:“我今天先回去了,明天再来送行。二爷要是有空,记得去细姑娘那儿看看,我先去叫她等着。”大爷笑骂道:“六哥,你就是个讨债鬼,烦死个人!今天哪有功夫去看她!”六老爷笑着离开了。

第二天,船行的人雇好了一艘大江船。尤胡子、臧四带着几个小厮忙着搬行李上船,船上插着门枪旗牌,场面十分热闹。六老爷一直送到黄泥滩,说了些告别的话,才坐着小船回去。这边船上放了鞭炮,便朝着上游出发了。

船行至大姑塘时,突然狂风大作。大爷赶忙吩咐收帆靠岸,把船停稳。只见江面上白浪滔天,像翻滚的白雪、煎煮的盐粒。这时,两只大盐船被风卷着,撞到了岸边。紧接着,两百只小拨船快速划来,岸上也冲下来两百个凶神恶煞般的人,齐声喊道:“盐船搁浅了,我们快来帮忙起拨!”这些人驾着小船跳上盐船,不由分说,把船舱里的盐一包一包搬到小船上。转眼间,两百只小船都装满了,众人一人一把桨,飞快地划进小港,转眼就没了踪影。盐船上的舵工和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觑,毫无办法。他们望见汤家兄弟的船上打着“贵州总镇都督府”的旗号,知道是汤少爷的船,连忙过来跪下哀求:“我们是万老爷家的盐船,被这些强盗打劫了,二位老爷亲眼所见,求老爷做主帮忙!”大爷和二爷说:“我们虽然和你家老爷是同乡,但这盗窃的事该归地方官管,你们还是去衙门递状子吧。”朝奉们没办法,只好写了状纸,到彭泽县衙门告状。

知县接了状子,立刻升堂审案,把舵工、朝奉、水手等人都叫到二堂,问道:“你们的盐船为什么不开?停在本县地界上是怎么回事?那些抢盐的人是谁?你们平时认不认识?”舵工说:“我们的船被风吹到岸边,港里突然冒出两百只小船、几百个人,硬把盐包都抢走了。”知县听后大怒:“本县法令严明,治安良好,怎么会有这种事!分明是你揽了商人的盐,路上和押船的人一起吃喝嫖赌,沿途把盐卖了,现在找借口抵赖!到了我这儿,还不老实交代?”说完,把一把签子扔了下来,两旁的衙役如狼似虎地冲上去,将舵工按倒,打了二十板子,打得他皮开肉绽。知县又指着押船的朝奉说:“你肯定是同谋,快从实招来!”说着,手又摸向签筒。这朝奉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吓得屁滚尿流,知县问什么就答什么,哪里还敢辩解。他不停地磕头求饶,知县又把水手们骂了一顿,要把所有人都关进监狱,等第二天再审。

朝奉慌了神,急忙叫了个水手,让他去汤少爷船上求情。汤大爷让臧歧拿着拜帖去见知县,说:“万家的人确实是自己不小心,损失的盐也不算多。老爷已经处罚了管船的人,就饶了他们这一次吧。”知县听后,让臧歧带着原帖回复二位少爷,说:“知道了,一定照办。”随后再次升堂,把众人叫到跟前,说:“本应把你们押回江都县,照数赔偿。这次本县开恩,饶了你们初犯。”说完,就把众人赶了出去。朝奉带着舵工到汤少爷船上磕头,感谢他们说情,这才垂头丧气地回船去了。

第二天,风停了,船继续前行。又走了几程后,大爷和二爷从水路改走陆路,来到了镇远府。他们先让尤胡子去衙门通报,随后自己进了官署。这天,汤镇台正在宴请客人,这位客人是镇远府太守雷骥,字康锡,他是进士出身,六十多岁,是资历颇深的老官员,大兴县人,从部郎升任至此,在镇远任职五六年,对当地苗人的情况非常熟悉。

雷太守在汤镇台的西厅吃完饭,喝着茶,聊起了苗人的事。雷太守说:“我们这儿有生苗、熟苗两种,熟苗向来畏惧王法,不敢闹事,只有生苗容易惹麻烦。尤其是大石崖、金狗洞一带的生苗,最为可恶!前县长官司田德禀报说:‘生员冯君瑞被金狗洞的苗子别庄燕抓走了,不肯放人,非要五百两银子赎身。’大老爷,你说这事该怎么处理?”汤镇台果断地说:“冯君瑞是我们内地的生员,事关朝廷体统,他们竟敢绑人勒索,简直目无王法!这事没别的办法,只能带兵去洞里把这些逆苗全部剿灭,救回冯君瑞,交给地方官,查清楚事情起因,再依法惩处。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雷太守劝道:“大老爷这个办法固然正确,但何必为了冯君瑞一个人大动干戈呢?依我看,不如让田土司去洞里传达命令,让苗酋放人,这事也就了结了。”汤镇台反驳道:“太老爷,你这话就不对了。要是田土司去了,逆苗把他也扣下,要一千两银子赎人怎么办?要是太老爷亲自去,他们再把太老爷扣下,要一万两银子,又该如何是好?朝廷每年花那么多钱粮养着这些兵将,他们是干什么吃的?要是怕兴师动众,干脆别养这些人了!”几句话下来,两人意见不合,气氛有些僵。雷太守只好说:“好吧,我们写个简要的禀帖,上报给上级,看上面怎么批示,我们照办就是了。”说完,雷太守道谢后,告辞回了自己的官署。

雷太守走后,汤镇台命人放炮封门,随后回到内室。两个儿子上前请安拜见,臧四也磕了头。汤镇台问了些家乡的情况后,大家各自休息。

过了几天,总督的批文下来了:“命汤镇台带领兵马,剿灭逆苗,以正法纪。其余事项照所禀内容办理,迅速回复。”汤镇台接到批文,立刻派人把府里兵房的书办叫来,关在书房里。书办吓了一跳,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到了晚上三更时分,汤镇台来到书房,支开了手下人,拿出一锭五十两的大银放在桌上,说:“先生,你收下。我叫你来不为别的,就为了买你一个字。”书办吓得浑身发抖,说:“大老爷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书办赴汤蹈火也不敢收您的钱!”汤镇台说:“不是让你做坏事,我也不会连累你。等上头发文让我出兵时,府里通知下来,你把‘带领兵马’写成‘多带兵马’。这元宝就当是润笔费,没别的事麻烦你。”书办答应下来,收了银子,这才回去。又过了几天,府里通知汤镇台出兵,文书上果然写着“多带兵马”,汤镇台因此得以调动本标三营和分防二协的兵力,各路粮饷也都准备齐全。

时间转眼到了除夕。清江、铜仁两协的参将、守备前来禀告:“腊月最后一天用兵,这在兵法上是忌讳的。”汤镇台却另有想法:“先别管这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苗子们今天过年,正好趁他们放松警惕,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随即下达命令:派清江参将率领本协人马,从小石崖绕道鼓楼坡,截断苗人的后路;派铜仁守备带领本协人马,从石屏山直抵九曲岗,阻挡苗人的前锋。汤镇台自己则率领本标人马,在野羊塘作为中军主力。兵力部署妥当后,大军浩浩荡荡向前开进。

汤镇台对众人说:“逆苗的巢穴就在野羊塘,要是我们从大路进攻,肯定会惊动他们。到时候他们据守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很难按时取胜。”他转头问臧歧:“你知道还有没有小路能绕到他们后面?”臧歧回答:“小人知道。从香炉崖翻过山,走铁溪可以抄到后面,大概十八里路。不过现在溪水寒冷,结了冰,不太好走。”汤镇台果断道:“这不是问题。”他传令中军,骑兵穿上油靴,步兵穿上轻便的鹞子鞋,全军沿着这条小路前进。

此时,苗寨首领正在洞里,和众多苗人男女一起喝酒作乐,庆祝新年。冯君瑞本就是个投机取巧的人,又娶了苗女为妻,翁婿俩身边围着许多苗家女子,大家穿着鲜艳的服饰,敲锣打鼓,唱着苗戏,热闹非凡。突然,一个小卒慌慌张张跑来报告:“不好了!大清朝的军队来围剿了,已经到九曲岗了!”苗寨首领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调派两百名苗兵,拿起标枪,前去抵抗。还没等他们出发,又一个小卒拼命跑来大喊:“鼓楼坡方向来了大批清兵,数都数不清!”苗寨首领和冯君瑞正惊慌失措,只听一声炮响,后面山头上火把通明,喊杀声震天,清兵如天兵下凡般冲杀下来。

苗寨首领带着苗兵拼死抵抗,但哪里是汤镇台大军的对手。清兵长枪大戟,勇猛无比,一路追杀到野羊塘,苗兵死伤过半。苗寨首领和冯君瑞见势不妙,找了条小路,逃往其他苗寨去了。这边,前军铜仁守备、后军清江参将率领的部队,都在野羊塘会合,他们搜查了苗人的巢穴,将残余的苗人全部歼灭,还留下一些苗家妇女在军中负责做饭等杂务。

汤镇台在野羊塘扎下营盘,参将、守备都到营帐中庆贺胜利。汤镇台却没有放松警惕:“二位将军先别大意。我看贼苗虽然战败,但逃到其他寨子后,肯定会搬来救兵,今晚很可能来劫营,我们必须提前防备。”他又问臧歧:“这里离哪个苗寨最近?”臧歧回答:“离竖眼洞不到三十里。”汤镇台心中有了计策,对参将、守备说:“你们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埋伏在石柱桥左右。那是苗贼回去的必经之路,等他们返程时,听到炮响就一起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两位将领领命而去。

汤镇台让人从收留的苗家妇女中,挑选出会唱歌的,给她们梳好发髻,穿上苗锦,光着脚,在中军帐中唱歌跳舞,营造出欢乐的氛围,同时把兵马将士全部埋伏在山坳里。果然,到了五更天,苗寨首领率领竖眼洞的苗兵,拿着苗刀和标枪,悄悄渡过石柱桥。他们远远望见野羊塘中军帐里灯火辉煌,歌舞升平,便大喊一声,冲进帐中。可进去才发现,里面除了苗家妇女,一个清兵都没有,这才知道中了计,急忙往外逃。

这时,山坳里的伏兵突然杀出,喊杀声四起。苗寨首领带着苗兵拼命往石柱桥方向逃窜,没想到一声炮响,桥下的伏兵也冲了出来。几处清兵会合,全力追杀。好在苗人的脚底板厚实,不怕山路崎岖、荆棘丛生,他们像受惊的猿猴、脱兔一样,四散奔逃,这才侥幸逃脱。

汤镇台大获全胜,清点三营、两协人马,伤亡并不严重,于是全军高唱凯歌,返回镇远府。雷太守出来迎接,向他道贺,随后问起苗寨首领别庄燕和冯君瑞的下落。汤镇台说:“我们连续打了几个胜仗,他们走投无路,估计已经死在荒山野岭了。”雷太守却皱起眉头:“从形势上看或许如此,但要是上面追问起来,这话可不好交代,听起来像是敷衍之词。”汤镇台一时语塞,回到衙门后,两个儿子上前请安,可他心里一直为这件事发愁,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汤镇台把出兵获胜的情况上报。总督的批文下来,和雷太守的看法一样,专门询问别庄燕、冯君瑞两名重要人犯的下落,要求“必须限期捉拿归案,押解到总督衙门,以便上奏朝廷”。汤镇台这下慌了神,一时想不出办法。这时,臧歧跪下禀道:“生苗寨子的路径,小人都熟悉。请老爷派小人前去打探别庄燕的下落,这样就好想办法捉拿他了。”汤镇台大喜,赏了臧歧五十两银子,让他立刻出发仔细侦查。

臧歧领命而去,八九天后回来禀报:“小人一路查到竖眼洞,得知别庄燕因为借兵劫营失败,和洞里的苗人头领闹僵了,现在逃到白虫洞去了。小人又追到那里,听说冯君瑞也在。别庄燕现在身边只剩下十几口家人,手下的兵马全没了。还打听到他们商量了一个计策,说镇远府正月十八日铁溪里的神道会现身,到时候满城百姓都会关门躲避。他们打算在那天扮成鬼怪,到老爷府上打劫报仇,老爷一定要多加防范。”汤镇台听后说:“我明白了。”又赏了臧歧酒肉,让他回去休息。

原来,镇远一直有个风俗,传说正月十八日是铁溪里的龙神嫁女儿。龙神的女儿长得很丑,怕人看见,所以派了许多虾兵蟹将保护她出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关门闭户,不许向外张望。要是有人偷看,被龙神瞧见,就会降下疾风暴雨,平地积水三尺,淹死无数百姓。这个风俗已经流传很久了。

到了正月十七日,汤镇台把亲随兵丁叫到跟前,问:“你们谁认识冯君瑞?”人群中站出一个高个子,跪下禀报:“小人认识。”汤镇台说:“好。”他让高个子穿上白色长布衫,戴上一顶纸糊的高黑帽,脸上涂满石灰,扮成地方鬼的模样;又让家丁们装扮成牛头马面、魔王夜叉等狰狞的怪物。汤镇台叮嘱高个子:“明天你见到冯君瑞,立刻把他抓住,重重有赏。”一切布置妥当后,他传令负责北门的士兵,天不亮就打开城门。

别庄燕和冯君瑞带着十几个人,假扮成赛会的队伍,每人身上藏着短刀。半夜时分,他们来到北门,见城门大开,便直奔总兵衙门马号的墙外。众人拿着兵器翻墙而入,只见院内月色朦胧,是个大空院子,正不知道从哪里进去。突然,墙头上出现一个怪物,手里的糖锣“当当”敲了两下,一堵墙轰然倒塌,几十条火把瞬间亮起,几十个“恶鬼”手持钢叉、留客住等兵器,一拥而上。

别庄燕和冯君瑞吓得呆立当场,双脚像被钉住了一样动弹不得。扮成地方鬼的高个子上前,一钩镰枪勾住冯君瑞,大喊:“抓住冯君瑞了!”众人一拥而上,把这十几个人全部擒获,一个都没跑掉。他们被押到二堂,汤镇台清点人数后,第二天就押送到府里。

雷太守听说抓到了贼首和冯君瑞,非常高兴,立刻请出王命、尚方剑,将别庄燕和冯君瑞斩首示众,其余苗人也全部处死,然后写好奏章,派人送往京城。朝廷下旨:“汤镇台办理金狗洞苗匪一案,轻率冒进,浪费大量钱粮,着降三级调用,以此警戒那些好大喜功之人。钦此。”

汤镇台接过抄报,看完后长叹一声。不久,调令下达,新官到任。汤镇台交出官印,和两个儿子商量后,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返回家乡。这一番经历,又会引出怎样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