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适点点头说道。
“行了,你忙你的去吧。”
果然一切都跟朱吾适猜测的一样,村民们长期活在黄老财的威压之下,只知有黄老财,都不知有他这个王爷了。
别说王爷了,就算是朱元璋来了,在黄老财没死之前,他们估计也还是这样怂。
这就是交通通讯不便带来的问题。
县官不如现管。
别说大明了,就算是现代,交通便利,绕地球一圈都用不了几天,通讯更是发达,跨洋电话都能打。
可依旧有很多地方的村长可以作威作福,鱼肉乡里。
只要村霸不被彻底消灭,村民们哪敢多言语啊。
你可以说他们怂,可他们也只是想活着,想安安稳稳的活着。
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反抗精神,且不害怕后果。
更何况,反抗的下场,其实都不会太好。
尤其是政权稳定的时候,想要反抗就只有两条路。
第一,告官。
可是官官相护,人家是更偏向村长,还是村民呢。
第二,豁出命去。
豁出命去的后果是什么,要么报仇了,自己也搭进去了。
要么仇人没死,自己也搭进去了。
有多少人真的能豁出命去呢。
就算你想豁出命去,你还有老婆孩子,还有父母呢。他们怎么办?
这就是为啥坏人敢于欺负老实人,因为他知道,绝大多数老实人不仅不敢豁出命去,他们就连跟人产生纠纷都不敢。
这个时候百姓能干嘛呢,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有青天大老爷救他们于水火。
可他们又不敢相信真的会有这样的青天大老爷出现。
于是只能忍着,忍着。忍到自己麻木了,忍到压迫者死去,也许自己的孩子那一代就不会受压迫了。
朱吾适就是那个青天大老爷,他第一次去,百姓们不敢相信。
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种地方,竟然能有青天大老爷来。
因为不敢相信,所以他们选择了先保护好自己。
等朱吾适将黄老财带走后,老黄将他们召集起来又开了一次会。
老黄详细讲述了朱吾适的身份,以及朱吾适的为人,还有他为什么会来这里。
当然中间也免不了提到自己的功劳。
最后嘛,自然是告诉众人,黄老财他回不来了。
顺便透露了一个消息,不出意外的话,黄老财的田地会分给他们。
村民们一开始脑子是懵的。
在他们看来,皇帝王爷什么的,都太遥远了。
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却像是隔着银河,老死不相往来。
谁能想到王爷竟然会来这里,还管他们死活呢。
而且,压在他们头上,犹如山岳的黄老财,竟然就这么被处理了?
直到老黄再三保证这一切都是真的。村民们也确实看到黄老财被人来了两刀。
黄老财的家也 被抄了,还有专门的人去丈量田地,村民们才终于确定。
黄老财是真的被处理掉了。
一时间,村民们不是高兴,而是茫然。
对的,就是茫然。
当你有一个敌人,你一直希望他死,可他就是死不了,突然有一天,你听说他死了。
大概第一反应也是茫然。
再然后自然就是狂喜了。
村民们确实没什么见识,也不是特别聪明,可他们也不傻啊。
黄老财的所作所为他们能不知道吗,他们都知道,只是没有办法,只能忍着。
现在黄老财被拿下了,那自然就是狂喜了。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新的地主出现,继续压迫他们。
这个担忧在他们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管他那么多呢,先高兴了再说呗。
得到消息的当天,村民们没有干别的,而是跑到河里去抓鱼,跑到山上去砍柴,摘野菜野果。
趁着黄老财不在了,新的地主还没有出现,赶紧享受几天不用给份子钱的生活吧。
余杭县可是江南地区,雨水充沛,溪流众多。
水里的鱼啊虾啊还是很多的,山上的野菜野果也不少。
哪怕是不种地,都不至于饿死。
刘五四就是例子,他们一家子躲在山上,不也没饿死嘛。
结果村民们有地,还面黄肌瘦的,实在是说不过去。
当然了,饿不死不代表生活质量就高。
人要想活得舒服,还是要有钱的,日常用品都是用钱买,或者用粮食换来的。
粮食暂时是没有,先搞些鱼虾野菜填饱肚子也不错。
一连三天,黄老财都没有再出现,他的家人都被带走了。
村民们彻底相信了老黄的话。
所以他们也没有以前那么麻木了。
眼下朱吾适出现,他们唯一担忧的就是,村里会不会再出现一个黄老财。
结果朱吾适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们悬着的心放在了肚子里。
“黄老财已经被押送应天府的,他死定了。眼下我准备在你们村新选一个里长出来。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
朱吾适是倾向于选老黄的,可要是村民们都不是很满意,他还是会听取村民意见的。
里长是为村民服务的,要是大家都不满意,日后必然还会出问题的。
如果村民们也都支持老黄,那就是众望所归,他也就顺理成章抬老黄上位了。
村民们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选里长这种事儿,竟然还会问他们的意见。
众人不约而同把目光看向了老黄和几个族老。
古人还是很尊老爱幼的,一般村子里有什么重大决策,都会由族老 拿主意。
除非村里出了很厉害的人,例如有功名,甚至当官的。
或者像黄老财这种称霸一方的人。
这个村子的族老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以前的话语权都在黄老财身上,族老们的生活也并不比其他人好多少。
指望黄老财尊敬他们,怎么可能。
眼下要用到这些族老了,他们一时半会儿都没反应过来。
就算反应过来了,也没什么主意啊。
本来就没有话语权,突然让他们拿主意,他们懂个屁啊。
老黄没办法,只能走到几个岁数最大的老人身边,小声说道。
“林叔,大伯,你们是村里最年长的,选里长这种大事儿,还是要你们出面的。”
老黄他们村有两大姓氏,其一就是黄姓,其二就是林姓。
两个姓氏的人口比例差不多。
生活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