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直接拉着小芳的手,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直接来到了婚姻登记处,拍照领结婚证,看着红灿灿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两个人的名字,还有一张照片盖着大印。
这可以说是北京城第一对自由恋爱结婚证,朱小松抓住这个机会,让大明日报的记者赶紧采访,甚至特意给对方送上了一个大大的红包。
婚姻登记处说,因为你们是第一对,所以呢朝廷给你们一个大红包。两个年轻人本来还在担心这件事情,毕竟根本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这种情况下生米煮成熟饭,还不知道对什么样的情景。
但是现在大明日报决定自己刊登出来,小两口觉得用舆论来逼迫自己的父母同意,反而心理终于有了一点底气。
当北京成就出现了一份特殊的大明日报特刊。不明白为什么大明日报下午出了一份特刊。
拿到手里才发现,原来年轻人通过法律手段结婚了,而且还是有名的东林党大佬杨涟的儿子。
这一下子整个北京城都热闹了,杨涟本来在老老实实的上班,想到突然拍着自己的肩膀,“老杨,你可真是一个开明的父亲。”
杨涟发现这些人表面上在恭喜自己,实际上眼睛里是一种赤裸裸的嘲笑。
自己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马上就把一份大明日报的特刊放在自己面前,看着上面大大的一行字。
大明王朝第一对自由恋爱的小夫妻亮相了。看着上面的照片就是自己的儿子,杨涟直接感觉嗓子里一甜,一口鲜血就直接吐了出来。
内心简直就是悲愤欲绝,天底下就没有自由恋爱的事情。无论是西厢记里的崔莺莺,还是祝英台,这都属于私奔,在以前都是要浸猪笼的。
自己的儿子居然干出这样的事情,让自己这张老脸往哪里放?杨涟用袖子盖住自己的脸,感觉没脸见人,急匆匆就回到自己家。
今天连假都没有请,不过所有的人都非常理解,发生这样的事情,恐怕杨大人好几天都不会来上班了。
回自己家简直难看到了极点,气势汹汹的就让人把自己的儿子叫回来,没想到儿子是回来了,后面还跟着那个卖炊饼的姑娘。
朱小松得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毕竟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在牢牢的盯着,但是这是在人家家里,自己只能光明正大的去。
皇帝朱由校突然看到儿子过来,请自己去看一场好戏,自己这么多年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现在儿子推着自己魏忠贤跟着后面,就这样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了杨涟家。
这对父子正在进行争吵,朱小松命令不许通报,推自己的父亲带着魏忠贤,还有一些高手就进去了。
老早就听见内院打骂声,“杨建这个逆子,你有没有想过?几千年来都是父母之命,才能够给自己选个老婆,你怎么可以擅作主张?”
“你让我和你母亲的往哪里放?你还让不让我们出门去见人,你爹我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现在让我非常难看,今天我不砸死你,我就不是你爹!”
鸡飞狗跳的声音,听见一个男的一边跑一边喊,“爹,人家大明王朝的圣旨都说了,男女恋爱自由,结婚自由,我有什么错?”
“你有什么错?你把我这个当爹的放在眼里吗?你把你的父母放在什么位置了?”
“你个小兔崽子,你翅膀硬了,现在能赚钱了,就能够不听你爹你妈的了吗?”
“我跟你说了好多次,我喜欢小芳,我愿意娶小芳当老婆,我愿意和小芳结婚,小芳也喜欢我,我们有什么错?爱卿有什么错?”
“你这叫恬不知耻。人家女孩子的父母同意了吗?你爹我同意了吗?”
“这放在以前都是要被打死的,都是要被除名的,你这个王八蛋难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吗?”
“我没错,爱情就没有错。”
本来非常的热闹,朱小松皇帝进内门大门的一瞬间,杨涟突然之间看到皇帝,立马恭恭敬敬地走到前面,“臣杨涟参见皇上。”
朱由校感觉非常有意思,自己作为一个皇帝从来就没有遇到家长里短,这是第一次看到大臣家里吵架,感觉非常有意思。
魏忠贤站在一边冷冷笑了,心里想的却是,当年不可一世的东林党大佬,赫赫有名的喷子之王,原来在家里也是这个德性啊,还亏我把你当成一个最重要的对手,就你这样,你自己家里的老婆孩子都摆不平,还有什么能力跟我斗?
“杨爱卿,你家公子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难道你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追求自己的幸福吗?”
杨涟感觉嗡嗡响,“皇上,几千年以来都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从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自由恋爱。”
朱小松马上出来,“杨大人,以前没有的不代表现在没有,也不代表以后没有。现在令公子这就是一个代表,一个时代在进步,不要老是抱着自己旧有的观念,要往前看。”
“你儿子现在自由恋爱结婚,他们两个这是爱情!”
面对太子,气愤的杨涟现在根本就不管不顾,“一派胡言,什么自由恋爱?什么狗屁爱情?谁见过爱情长什么样子。”
“从先秦时期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现在有谁见过爱情长什么样子?”
“所谓的爱情都是虚无缥缈的,不要被崔莺莺,也不要被梁山伯的爱情感动,那都是文人小说写的故事,那不是真的!”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父母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好,选择老婆一定要选择一个门当户对的,这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这才是容易生活在一起,和一个炊饼的在一起,难道我的儿子就只能去做炊饼吗?”
朱小松早就对这个杨涟不满意,现在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决定来个乘胜追击,“现在已经领了结婚证,这是朝廷认可的,难道你还敢违反大明王朝的法律不成?你这可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