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小松头疼的时候,从来的官兵并不了解云南民族的风俗习惯。接手当地之后就出现问题了。
在云南的一个县城,有个傣家兄弟在朝廷任职,邀请同事来自己家里吃饭。人家这里呢,要想上楼,就必须脱掉自己的鞋子,喝了点酒,当天晚上就留在人家了。
睡觉的时候在北方习惯了,头的方向对着主人家的家门,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应该是把脚对着主人家房门。本来人家一家人都就不高兴了,你这是不尊重人家的当地风俗习惯。
但是作为主人还是对客人有一定的包容,然而第二天呢,在早晨又从丫鬟的脚上跨过去了。这更加让人家主人连带家里的仆人都不满意。
客厅当中有三根柱子,火塘边上有一颗顶天柱,按照正常的风俗习惯,是绝对不可以接近的。
可是从北京来的官员非常好奇,手贱的摸了一下,这一下主人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两个人当场理论。
作为客人不断地道歉,但是主人觉得这个人真的是不可以交往,一五一十的说出这些忌讳,如果说客人诚恳的道歉,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是北京来的这个官员觉得我是当地的官员,你只不过是我的一个手下,虽然咱们两个人的关系不错,但是我已经给你道歉了,你还这么不依不饶,也生气了。
来到当地的官府,想想自己咽不下这口气,虽然这件事情我做得不对,可是你作为一个主人应该提前告诉我,你们家有这么忌讳。
我明明都不知道,我已经给你道歉了,最后弄得我实在是下不来,我们从北京来的,凭什么受欺负!
在北京自己,可是太子殿下亲自培养的人才,谁对自己不尊敬?在这里吃了一口窝囊气,就对这个小官进行了刁难。
没想到的事情是,本来这件事情自己就理亏,还偏偏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刁难人家,人家难道看不出来吗?
能够在当地政府混日子的人,那都是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来这个小官他就是一个首领,在少数民族当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虽然已经命令家人不要说出去,但是底下的家丁还是漏了嘴,这一下子就传播开了,很多人就对当地官府的这个官员不满意了。
你一个堂堂正正的县太爷,虽然是现在叫县长,可是你居然这么不尊重我们的风俗习惯,这是从北京来的。
再加上以前的县长已经被控制起来了,有人煽风点火,就想利用这个机会闹事,这样朝廷才会给出一个解释。
在有些人的煽动之下,这个县城就直接造反了,消息传到昆明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朱小松本来彻底封锁昆明,就已经感觉非常难过了。要知道人员无法进出,昆明的老百姓可是要吃喝拉撒。
只要这一放出去,立马外面的人就得进来,人家的家属肯定要找朝廷要自己的家人。到时候自己又如何解释这件事情?
既然这个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叛乱,那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卢象升带着三万人把这座县城包围了。
在大炮炸药火枪的作用下,短短两天的时间平定了这场叛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因为叛乱的缘故,暂时还能够封锁。
朱小松发现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包括柴火已经不多了,按照目前最节省的方式,顶多五天就必须放开,否则老百姓就要饿肚子了。
整个云南都出现了一种诡异的情况,很多人就不明白了,我们也是大明王朝的老百姓,为什么限制我们的自由?
工人不上班就没有工资,不种地就没有粮食,连出门都出不去,这究竟是想干什么?
官兵在跟少数民族打交道的时候,很多问题都出现了,朱小松不得不找当地的人赶紧咨询一下,究竟白族有什么样的忌讳。
云南的少数民族真的是太多了,立马就得写出来让所有的官兵学习一遍,当地的民族,不一样的情况下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这又过去了四天的时间终于搞定了,现在必须打开昆明城了,老百姓已经扛不住了。
明天很多人就要断顿了,朱小松只能够发布命令,让所有的人可以自由进出,但是这些官员怎么办?
云南的蘑菇非常出名,为了吃这个蘑菇可以说这些官员都非常喜欢,甚至冒着中毒的风险。
只能采集一些蘑菇,让这些官员吃下去,这一下子热闹了,在军营里的这些官员虽然被松绑了,但是他们看着新鲜的蘑菇,高兴的就吃下去了。
很快,有些人就发生了各种反应,有些人感觉自己现在成神仙了,有些人看到了莫名其妙的怪物,总之一句话,各种反应都有。
可是也不能够让这些人离开呀,只要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再想彻底平定云南,恐怕就已经没有机会了。
幸亏这段时间无论是修路,还是各种物资还是非常充分的,朱小松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想彻底改变老百姓的观念,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现在自己等于到了火上,进退两难了。看来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不过现在已经这个样子了,也只能硬着头皮。
强行将这些官员留在昆明,凡是过来寻找的人全部扣押起来。必须让当地的老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善意。
食盐在云南,还是一个紧俏的商品,当地的人都可以领到二两食盐,这一下整个云南的老百姓都非常高兴,因为朝廷白白送给自己一笔财富,这有谁会嫌弃?
朱小松觉得这时候应该大规模开发云南,马开始寻找各种矿,只要找到之后立马就进行大规模开采。
云南的老百姓,其实他们的工资收入非常的低,突然之间间采矿的工作,开到了10个大洋一天。
这让所有的老百姓都感觉疯狂,毕竟上一天班一天班的工资,天底下难道有这样的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