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金刚,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金刚,金刚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金刚。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李金刚兵分三路一举攻下榆州重镇横山城,声势大振。
他们进城之后,迅速扑灭了大火,然后开仓放粮,大赏三军。
其部将,四大天王之一的杨岩文武全才,编撰了一首童谣,在夏州广为传播。
拿下榆州之后,杨岩将童谣进行简化:
“开城门,迎金刚,金刚来了不纳粮!”
榆州及横山城内的百姓早就受到田遵巧立名目的“平叛银”而怨声载道。
杨岩为李金刚拟定的政治口号相当具有煽动力。
就在田遵和李金刚鏖战之际,突然在城中暴动,少县衙和粮库,制造混乱者,便是在田遵横征暴敛后,受到这句口号的影响而起事的。
也正因为他们在城中的暴动,使得河东道节度使田遵损兵折将,弃城而逃。
而田遵在逃往榆州城的路上,又遇到李金刚手下的马宗明和牛德进两人夹攻,兵马所剩无几回到榆州城内。
田遵躲在城中,又不敢向朝廷汇报自己战败,于是灵机一动,向河东道的裴伦求助。
毕竟当初将银州从关内道划河东道,裴伦当然跟田遵商议过。
因为银州已经空无一人,对田遵来说如同鸡肋,于是他便当作人情,当朝廷征询他的意见时候,毫不犹疑同意将银州划到河东道。
而且,田遵并没有向裴伦提出额外条件。
如今,田遵因叛乱的事情向裴伦求助,裴伦要是不同意,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
此时此刻!
蔚州城下,折兰王的大军如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向城头涌来。
在一众千长的强烈要求下,折兰王先不顾赵暮云这边已经把窝阔托击杀,决定对蔚州发动进攻。
攻破城池,收割和瓜分战利品才是他们当前的主旋律。
蔚州城中,是蔚州都尉以及周边前来支援的折冲府共计一万多兵马。
然而,他们却被仅有八千的折兰王大军围困城中,根本不敢出门。
随着城中的粮草和物资逐渐消耗,蔚州城也陷入了危难境地。
远在晋阳的裴伦打算救援蔚州,可晋阳这边没多少兵马,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刚刚击败鞑子的赵暮云!
或许现在他河东道的这些都尉之中,最能打的,也许只有赵暮云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久在朔州的孙继宗,但上一次朔州大战的表现,却让裴伦也觉得孙继宗除了老实听话外,并没什么大用。
蔚州城如同一个孤岛,河东道一万多士卒在城中除了固守之外,别无他念。
他们若是撤离,付出的代价更大。
一旦出城,鞑子的骑兵便能快速追上,大胤的士兵便是鱼腩,任由宰割。
战况非常激烈,折兰王麾下的士卒们,一个个十分凶狠顽强,架着云梯前赴后继向上攀登。
战斗还没进行到一个时辰,城中的大胤兵马已经全部投入战斗,就连预备队也上了城头。
足以可见战斗的残酷以及鞑子的凶横。
他们今天对这个蔚州城是势在必得。
“童大人,今天鞑子的攻势实在太猛,一个发疯似的。裴大人要是还不派兵来救援,我们恐怕顶不住了啊!”
一个都尉向蔚州折冲府都尉童固大声诉苦。
裴伦任命童固为驻防在蔚州城与鞑子对峙的十个折冲府大军统帅,指挥与鞑子的作战。
而蔚州城内这一万多士卒,便是整个河东道兵马的精锐。
他们是上一次朔州大战之后剩下来的精华。
“顶不住也要顶,即便裴大人从晋阳派出兵马,也要两日之后了!我们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咱们一万多兵马,还不能守住八千鞑子的进攻不成?”
童固斩钉截铁,没有一丝想要撤退的念头。
“话虽如此,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士卒战斗力跟鞑子的战斗力,还要有一定差距。”这名都尉一脸颓然。
实力摆在那里,是不争的事实。
整个河东道,除了朔州和蔚州两个折冲府的兵马能征善战外,其余的乏善可陈。
“除了拼死抵抗,还能怎么办?”
童固重重哼了一声,“不想死,就让士卒全力以赴,将鞑子赶下城池。”
一万大军驻守的城池,居然被八千鞑子攻下,这要传出去,童固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好在守城的大军自上而下,无论军民都意识到一旦城破的后果,一个个都使出全身力气拼死反抗。
鞑子汹涌的气势居然被压制住了,双方在城头和城门等要害地方来回争夺,战斗进入白热化,死亡人数不断攀升。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最终大胤士卒付出了一千多人伤亡的代价,勉强守住了蔚州城。
鞑子退军,将死去的同伴尸体也一并带走,战场上留下的全是大胤士兵的尸首。
尽管鞑子的兵马暂时退去,但按照目前这个形势,只要鞑子依旧保持如此强度的进攻,估计蔚州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必须让裴大人派兵驰援,否则这一万多人会全部交代在这里!”
童固的一个参军无比凝重禀报道。
“这个我自然知道,已经向裴大人派出数批使者求援!”
童固面无表情道,“大人肯定知道蔚州的重要性,更知道我们这一万士卒乃是河东道的精华。”
“若是我们全部折损在这里,河东道便如同卸甲的女人了,任由鞑子蹂躏了。”
“传令下去,收敛遗体,打扫战场,修补城墙!”
“鞑子明天还会来进攻呢!”
......
晋阳城中,前方的战报如雪片一般飘来。
当得知童固暂时守住了城池,裴伦还没松一口气,就被接下来的紧急求助陷入了沉思。
他从一开始就有了想提拔赵暮云统兵解围蔚州的念头,正要给赵暮云下命令。
此刻,田遵发来的告急文书让他陷入了两难。
裴伦没想到田遵居然败给了李金刚的叛军,而且还败得如此糊涂彻底。
一边是鞑子进攻蔚州,岌岌可危;一边又是欠了很大人情的关内道求援。
田遵在求助信中还特地提到了银州管辖转移一事,似乎在提醒裴伦不要忘了当初欠下的人情。
现在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