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
王建和往常一样,在家观看星辰新闻频道。
电视画面里。
主持人播报道:“近日,泰山景区,一款名为‘登山神器’的外骨骼机器人,受到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该外骨骼机器人,重1.2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登山时可承受200KG的瞬间拉力,为佩戴者节省30%至50%的体力。
拥有‘登山神器’助力之后。
游客们就有更多的体力,去欣赏沿途风景,拥有更好的观光体验。
接下来,请收看详细报道……”
镜头画面切换。
位于泰山景区山脚下的一家“登山助力机器人”的店铺内,游客们争相体验外骨骼机器人。
星辰新闻频道的外景女记者李洁,也亲自体验了这款“登山助力机器人”。
她攀登台阶时,如实介绍道:“佩戴上这款登山神器,我爬山的过程里,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拽着我的大腿,向上攀登。
我感觉比我徒步登山,要轻松省力许多。
而且它能够根据我的节奏变化、步频变化,主动进行调整。”
话音落下。
旁白音介绍道:“外骨骼机器人,内置微型电机、压力传感器与惯性导航模块,能够在攀登陡峭的台阶时,自动调节助力强度,为佩戴者节省30%至50%的体力 。”
镜头再次切换。
外景记者李洁,采访登山助力机器人的研发者刘胜。
李洁采访道:“刘胜同学,听说你是星辰大学的大一学生?”
“没错!”
脸上稚气未脱的刘胜,笑着点点头。
李洁询问道:“请问你是怎么想到研发‘登山神器’的?”
刘胜如实解释道:“我妈妈原本在泰山脚下开了个小卖部,销售冷饮和矿泉水。
今年寒假的时候,她和我说,许多游客想爬上泰山,但体力不允许。
于是我灵机一动。
心想能不能研发出一款发明装置,节省登山游客的体力呢?
恰好我是行动力很强的人。
这个学期,我除了学习生活以外,一直利用课余时间,研发‘登山神器’。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发。
外骨骼机器人,顺利被我研发出来,并申请相关专利。
放暑假之后。
我便拿着提前一些制作完毕的外骨骼机器人,拿到我妈妈的小卖部里,给游客们使用。
由于性能完善。
登山助力机器人,很快便受到游客们的追捧和喜爱。
泰山景区的负责人,见识到登山神器的妙用之后,便和我合作,准备开办工厂,专门制作登山助力机器人,给游客们使用。”
李洁先是点点头,随后又问道:“刘胜同学,你能聊聊这款登山机器人的研发过程吗?”
刘胜直言道:“穿戴类产品,第一需求就是轻。
每多一分重量,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于是,我选择用碳纤维材料,来研发外骨骼机器人。
它通过碳纤维材质的支架,贴合身体曲线,使人穿戴更舒服、更无感。
通过各种测试。
登山助力机器人,可以减少30%左右的膝关节压力,如果用腰部助力的话,则能减少80%的膝关节压力。”
听到这话。
李洁最后问道:“刘胜同学,你以后还会推陈出新,研发出更先进的外骨骼机器人吗?”
“当然会!”
刘胜点头道:“其实外骨骼设备,能在很多领域帮助我们。
比如在农业领域,人们借助外骨骼设备,可以轻松搬运农具。
比如在养老护理领域,外骨骼设备能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实现自主行走。
比如在日常搬运场景里,外骨骼设备,能有效降低工人腰部损伤风险。
以后,我会继续研发外骨骼机器人,争取造福更多的群体!”
……
电视机前。
王建看到这则新闻,暗暗赞叹。
他先前去泰山旅游过。
由于体力好的缘故。
他全程徒步登山7小时,就能爬上山顶。
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让他去登泰山的话,恐怕要花8个小时才能爬上山顶。
若是那些年迈的游客,登山时间就更长了!
有了现在星辰学子研发出的“登山神器”,那以后爬山的游客就能轻松许多。
不得不说。
刘胜研发出“登山神器”,既能造福爬山游客,还能财源滚滚!
……
电视画面里。
主持人播报道:“近日,玉琳荣县小伙孙海,研发出自制遥控农耕机,用其轻松完成耕田,在当地引发关注。
孙海是星辰大学的大一学生,暑假回家后,因看到父母耕田辛苦,便选择自己动手改装耕田机。
凭借过人的动手能力。
经改装后的农耕机,只需人在田边手动操作,即可遥控农耕机耕田,非常轻松。
接下来,请收看详细报道……”
画面一转。
年纪轻轻的孙海,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
恰逢7月,是农业领域的夏耕时节。
孙海的父亲,坚持放水耕田。
孙海考虑到烈日炎炎,父亲身体又不怎么好,便提议改装家里的农耕机,以减轻劳作的辛苦。
得到父亲同意后。
孙海着手改装农耕机。
他购买配件后,立刻开始改装。
从小就对机械和电子设备感兴趣的孙海,在星辰大学念了一年书后,掌握了很多电子设备的运行原理。
改装完毕后的农耕机,车头有个拖拉机的马达,两侧有铁轮,后面有犁地的耙子。
按动遥控板启动按钮之后。
遥控农耕机,就如离弦之箭一般,冲进农田里。
伴随着“嘎达嘎达”的声音。
机器以很快的速度开始耕地。
左右转弯!
顺时针耕地!
逆时针耕地!
一系列功能,应有尽有。
遥控耕地的过程里。
孙海介绍道:“用这种遥控的方式,完成一亩地的翻耕作业,非常轻松。
我父亲现在已经能够熟练遥控农耕机,在田边精准遥控耕田。
设备运行良好的情况下。
遥控农耕机,一天能耕10亩地。
目前,我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争取以后继续改进,让遥控农耕机,惠及更多的农民!”
……
电视机前。
王建眼前一亮。
现在是夏耕的时间节点。
如果人力耕地,或者开机器耕地,其实都会有中暑的风险。
而选择遥控耕地的话。
操控者甚至可以坐在阴凉的角落上,遥控耕地,最大限度的减少中暑的风险。
相比登山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这个遥控农耕机,同样是件优秀的发明!
……
电视画面里。
主持人播报道:“近日,一位星辰大学的大一学生黄宁,暑假一个人手搓电磁枪的新闻,在社会上引发关注。
黄宁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考上星辰大学后,更是获得过多个全国奖项。
这次,他利用暑假时间,在星辰大学武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手搓出电磁枪。
该电磁枪,无需火药,以电能为驱动力,具有无火光无弹壳的特点,与传统枪械形成鲜明对比。
传统枪械发射子弹靠的是火药燃烧产生的爆炸力,而电磁枪用的却是电磁力。
星辰学子黄宁研发出的电磁枪,没有震耳的枪声,没有耀眼的火光,甚至连弹壳都没有,却能每分钟打出2000发子弹,射速和机关枪差不多,宛若战场幽灵。
这把电磁枪,外观精致。
枪身配备电子屏,显示电量、剩余弹药和当前模式,科技感十足。
当然,黄宁这次研发出电磁枪,是跟相关部门提前报备过的,没有任何违反行为。
目前,新一代电磁枪,已经送往军方,进行进一步测试。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的时代。
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
而青年,正是创新的主力军!
黄宁手搓电磁橇,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
有了这样的青年。
我们的国家才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看到这则新闻。
王建惊得目瞪口呆。
一位大学生,手搓出新一代电磁枪?
这也太科幻了吧?!
星辰大学,真是卧虎藏龙啊!
……
电视画面里。
主持人播报道:“科技创新,有时候是双刃剑。
比如近日在深城一个居民小区,就发生了极度危险的事情。
某居民小区里,由于邻居开派对,放音乐的声音太吵。
正在家里过暑假的星辰大学大一学生赵奇,多次提醒邻居,但对方仍不为所动。
愤怒之余。
赵奇将自己购买的星辰无人机,进行相应改装,捆绑上‘加特林’烟花。
无人机+加特林烟花,瞬间变成了‘战斗机’。
赵奇远程遥控‘战斗机’,从上至下,向邻居家里疯狂扫射烟花。
接下来,请收看详细报道……”
镜头画面切换。
只见某居民小区内。
一台捆绑加特林烟花的无人机,盘旋在天际,正在对一处住宅进行烟花“轰炸”。
烟花轰炸的同时。
无人机上,还绑着一个广播。
广播上喊着1993年电影《青蛇》的台词:“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世尊地藏!大罗法咒,般若诸佛!般若巴麻哄!飞龙在天!”
伴随着广播声音。
烟花齐刷刷的进行轰炸,场面极其震撼。
旁白音介绍道:“目前,赵奇已经被执法机构,被处于14天拘留处罚。”
……
电视机前。
王建看到这条新闻后,哭笑不得。
好端端的。
你惹星辰学子干啥呀?
若非条件不允许。
说不定这位叫赵奇的学生,下次真的会手搓一架战斗机出来!
……
接下来的新闻里。
有许多关于星辰学子的发明新闻。
星辰学子们个个惊才绝艳,在暑假期间研发出一系列极具实用性的发明。
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都能预料到。
从今往后,星辰大学会成为全国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