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二哥吼了,苏润也只能摸摸鼻子,很窝囊的回房洗澡睡觉:
这只能怪他不争气!
特种训练两月,三兄弟里,他二哥最能打,他最能挨打。
真把他二哥惹毛了,拎着拳头追杀他,他也没好果子吃!
而冷云当日发现苏行能克制苏润的规律后,十分惊讶,而后还很毒舌的评价了一句:
“这就叫一山更比一山高,恶人自有恶人磨。”
苏润:……垂死病中惊坐起,恶人竟是我自己?
没了苏润帮倒忙,苏丰他们很快把东西找全,送到苏安福那儿。
而苏润泡完澡之后,舒舒服服躺到床上,眼前一黑,就睡了过去。
这些日子的高强度训练,早就让他的身体疲惫到了极点。
能坚持到今天,不过是硬撑罢了。
许是知道苦日子结束了,苏润精神乍然放松,竟直接从下午睡到了第二日的巳时。
翌日。
看着穿过窗棂的阳光,苏润肚子饿得咕咕叫。
他撑着沉重的身体洗漱穿衣,走出房门,便看到几名小厮轻手轻脚的把他院里的东西往外搬。
苏润疑惑,招手问了两句,知道是大嫂的意思,而且不只是他,连他大哥、二哥院子里也在收拾后,便找了过去。
“大嫂,为什么收拾东西?这是要去哪儿?”
李氏和谢天恩正指挥仆役收拾行李。
见苏润过来,李氏先让人把热着的饭菜端上来,正要解释的时候,谢天恩先一步道:
“子渊,虽说太子殿下允了八月半上京,但九月初三就是陛下大寿,你们几个还没准备寿礼吧?”
“且外邦来客,下月中旬便至,按惯例,会安排皇亲国戚接待。”
“瑞王殿下自然是不二人选,但子渊你已与瑶光公主定亲,可能也躲不过。”
“说不准,此刻陛下召你们入京的圣旨,已经到清河境内了。”
赵叡对他们第二阶段的练兵计划了如指掌。
若是有心安排,只怕皇城那两位,是算着日子给他们下旨呢!
如此,留给苏润他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本来谢天恩想昨日回村,让他们休息休息,下午再说,但恰好遇上苏远河媳妇难产,耽搁了些时间,就拖到了今日。
提到这事,苏润一拍脑门:
“还真是!我就说我忘了些什么来的。”
“这些日子天天训练,都给我训懵了!”
他岳父大寿,虽然不是什么整数寿,但满朝文武都会送礼,尤其今年还有外邦使团来贺。
如此,他给准岳父的第一份寿礼,可不是得下点功夫?
李氏也温柔训了句:
“润子,这事儿可得上点心,可不能真掐着点回京,这要是传出去,像什么样子?”
说完,又宽慰道:
“远河那边,我已经去看了,玉兰和云帆都没事,按照李太医留的方子服药进补便可。”
“公公已经命人给德明他们报信了,你要是没意见,就派人跟瑞王殿下报一声。”
“我们这两日收拾收拾,该上京就上京,你自己也想想,准备送什么东西?”
“银票你二哥已经塞进你枕头里了,记得用!”
一听钱在自己枕头里,苏润脚步一转,高高兴兴地回去,先把钱数了一遍,才心满意足的回来吃饭。
苏行进去帮他搬东西,看到他跟仓鼠藏栗子似的藏东西,无奈道:
“出息!”
话是这么说,但苏行还是坚定了赚更多钱,给吞金兽筑窝的想法。
而对于上京的事,苏润早有心理准备。
本来还说等他侄儿出生,现在不用等了。
收拾行李的事,有李氏和苏行操心,苏润便专心思索怎么给岳父送礼。
为此,下午还特意跑去大营,问赵翊和冷云准备送什么,想找个参考。
结果听完两人的寿礼后,苏润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唉~怪不得都说世家大族底蕴深厚,光是家底就比不上啊!”
冷云的礼物,是一对铜锏。
听着不怎么样,但实际上,是前朝秦琼秦叔宝用过的镀金熟双铜锏。
至于赵翊那小子,居然不声不响的弄了扇翡翠屏风,据说那玩意光是制作,就耗时一年之久,也是赵翊前些年偶尔所得。
至于价格?当然也相当美丽。
赵翊年初从平西侯那里坑来的银票,刚好够买这屏风。
听完后,苏润沉默了:
就算他有钱,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来这些玩意啊!
他总不能真的搬个木桶,放点石头、土,种一桶姜,然后用‘一桶姜(江)山’来糊弄他准岳父大人吧?
苏润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搞点什么新东西当寿礼。
但往哪个方向研究,苏润也很苦恼。
他这一想,就从白天想到了晚上。
直到戌时中,苏润终于有了头绪:
他岳父就想横扫六合,送什么都不如送武器。
刚好火器研究停滞,苏润便打算搞个火枪、火炮什么的,反正原理差不多。
不过时间紧张,光靠他一个人只怕不行,还是得拉着好友们帮忙才行。
苏润刚交代完小厮,明日一早去请梁玉等人来村里议事后,就听见他二嫂的声音由远及近:
“润子,你今晚的药汤怎么没喝?”
自从苏家三兄弟晒黑,李氏和张芸便致力于让他们变白。
尤其他们这两日就要准备上京,这俩妯娌更加来劲儿,恨不得马上把苏丰和苏润肤色恢复正常,免得到了京城上值的时候,被人议论。
心意是好的,苏润领了。
但李太医开的美白汤药,味道实在不怎么样。
苏润也不打算自找苦吃,闻声,一个翻身,就从窗户钻了出去。
跟着,猴子似的,顺着墙头爬到房顶。
与此同时,张芸的声音在下方响起:
“润子,你在不在?”
跟媳妇一起来的苏行,看着亮堂但无人的屋子,同样喊了一句。
苏润翘着二郎腿,美美躺在瓦片上看星星,吊儿郎当的接话:
“别喊了,我不在!”
打发走二哥二嫂,苏润在星空下,将火器思路理清楚,然后回房画了图纸。
但第二天,比好友先到柳林村的,是传旨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