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萍更名为宁萍萍,包括宁采梨的户口,四个人的户口,一起迁到了大院子。
算盘声响起,不过一会,就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最初,宁慧还反应不过来,站在一边,浑身都是汗。
后来……
时间久了,就找到规律了。
三个人配合,虽然慢了一点,可磨合好了,以后会更快。
“当当当……”
敲门声响起。
王铮擦了擦额头的汗,现在还穿衬衣和外套呢,愣是让他后背都湿了。
紧张啊。
有一瞬间的走神,可能就没找到节点。
“已经六点了,这是晚饭。”
“院长交代,别忘了,数据室的办公桌,不让喝水和吃饭。”
那是一名军人,送过来六个饭盒,还有一个灌满热水的暖水瓶。
“知道了。”
王铮把东西拎进来,然后放到喝水的台子上。
“采薇姐,吃饭了。”
“先吃饭,再干活吧。”
“院长说了,这次必须按照时间吃饭,按照时间休息,不能和上一次赶时间了。”
上次小小姐走出数据室的时候,脸都是病态的白,吓坏燕十二了。
“你先把数据记完。”
“这个数据档案快完成了,我们先算完。”
她喜欢做完一件事,就不想了,如果中间碰了算盘,那之前的所有数据,就都废除了。
她不喜欢做重复的事。
“好。”
王铮没有迟疑,赶紧记好数据。
算盘声又响起来了……
又过去了二十分钟,宁采薇从后向前,一页页地收拾档案,每一次到关键的数据节点,都会看一眼王铮记录的数值。
“好了,放回书柜吧。”
“吃饭。”
这一次她只需要计算,数据记录,以及翻页都有人做,虽然配合还不是那么默契,可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红烧鱼?”
“红烧排骨?”
“红烧鸡块?”
六个饭盒,全是肉菜,想都不敢想。
宁采薇拿过一盒米饭,看向王铮,“你一盒米饭够吃吗?”
“我的还没有动,吃不完。”
她不喜欢浪费粮食,她的筷子和饭盒里的饭,都没有动,吃不完就提前拨出来。
“可以加点。”
王铮眼睛一亮,平时一盒饭是够用的。
可今天格外紧张。
他却不知道,人在精神极度紧张之后,就是会产生饥饿感。
“嗯。”
宁采薇在饭盒盖上,拨出来一少半。
宁慧以前饿怕了,她在店里的时候,饭量就大,一盒米饭刚刚好。
三个人吃饭的时候,没有什么声音,一个个累的,甚至不想说话。
“当当当——”
又是一阵敲门声。
王铮刚要站起来,宁采薇就已经起身了,坐了五个小时了,她需要活动活动身体。
“嗯?”
“你现在不忙了?”
看着燕十二,宁采薇一脸的疑惑。
平日里忙得见不到人,最近怎么总在自己面前溜达呢?
“小小姐,那边项目部的人,想要见见你。”
燕十二的手里,还拿着一套银针。
“本来想过来在你扎两针,舒缓一下神经的。”
“现在看来,等你睡觉的时候,再给你扎吧。”
宁采薇的嘴角抽了抽,还真是一体化呢……
够先进的。
王铮眼睛一亮,“院长,也给我扎两针呗。”
他这一下午,比做实验的时候都小心。
就怕慢了。
跟不上采薇姐的节奏。
“行。”燕十二应了一声,然后看向宁采薇。
宁采薇活动一下自己的胳膊,“走吧。”
现在数据统计这么稀缺吗?
虽然她上大学的时候,数据统计学是人数最少的专业,不是因为报名的人少,而是因为门槛很高,很多同学最后都被调剂了。
“宁采薇同志!”
唐正诚看到宁采薇,一脸的惊讶。
宁采薇也有些懵,刚刚做了一下午的数据,大脑反应有些迟钝,愣了一瞬,才想起来,这个和自己打招呼的人,不是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吗?
“唐先生。”
唐正诚,当时他介绍了名字。
对了……
他当时说了,自己也在研究院路,好像是四号研究院。
不过她也只是听了一下,就忘记了。
没想到,还能见面。
“你们……”
燕十二看了看唐正诚,又看了看自家小小姐。
“认识?”
宁采薇轻轻地“嗯”了一声,“第一次来找你的时候,火车上认识的。”
“当时唐先生应该看出倩云的情况,特意避免了接触。”
她两句话,把认识的过程,简单地说了一下。
“情况是这样的。”
“现在需要数据统计的就是四号研究院。”
“项目属于机密,不能提,也不能说。”
燕十二没想到两个人认识,她直接做说了一下大致的情况。
“十五台冰柜,十台冰箱,成本价格,我能做主同意。”
“工资和燕院长的一致,一个小时三块钱。”
燕十二摸了摸鼻子,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宁采薇。
她不是想替小小姐多争取一些吗?
她心虚什么呢?
“不过……我们只有一个要求。”
“数据准确性。”
唐正诚叹了一口气,他那个不孝子,一个数据,算到现在了,还没完成呢。
一问,就是别烦。
算着呢!
看他每天从房间出来,邋里邋遢的样子,走路都和幽灵似的。
他也没办法催促。
可这个项目非常着急,这个项目不是成品,而是机械部位。
可以用于军事。
这次是省里都着急的原因,几个研究院开会,调集数据统计。
可数据统计,别说是第四研究院了,最起码第四研究院还有一个唐峰,虽然不是研究院里的人,可也是一个编外人员。
可别的研究院,数据统计更是稀缺。
关键是这个项目太重要了,数据庞大,是十几年来,数据最大的项目。
燕十二不得已,这才和唐正诚说了宁采薇。
“数据没问题。”
“时间不敢保证,我需要见到具体数据,才能给你推断时间。”
“还有家里孩子小,在统计数据期间,我可能会回家看看孩子。”
“当然……”
“研究院可以派人跟着我。”
这是她的条件,她在统计数据的时候,会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可不能耽误她回家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