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未来储君的人选,他还是要再慎重考虑考虑了?
他不能让大梁的江山,被他选下的继任者给毁了,那他这个皇帝可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
梁承丰那个混账东西,也必须要受到教训,免得下次还敢这般胡作非为。
宣帝沉着脸,喊停了朝堂上大臣们的争吵。
“都给朕闭嘴——”
“对丰亲王的处罚,朕已经有主意了。”
宣帝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也不再争吵了。
朝臣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龙椅上的宣帝身上,就连梁承丰也是一样,此刻眼神压根不敢离开宣帝的脸。
梁承丰紧张得不得了,真怕从宣帝口中会听到什么承受不了的处罚。
这时的金銮殿内,安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被听见。
“北真使团左贤王受伤这事……”宣帝缓缓开口。
“确实是皇长孙丰亲王的错,朕必定会严惩,给北真使团一个交代。”
“但是大臣们的谏言,也是有道理的。”
“太子殿下如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医也叮嘱过,切勿受到过多的刺激。”
“丰亲王自小深受太子宠爱,太子对丰亲王也是寄予了厚望。”
“要是惩罚过重了,难免会让太子受刺激。”
“太子是储君,一旦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也必定会影响我大梁朝堂的朝局安定。”
“此事,还是得慎重考虑。”
宣帝的这一番话说完,朝中的大臣们心里都已经明白了宣帝的心意。
梁承丰听到后半段,心里的害怕也瞬间消散了很多。
皇祖父还是心疼他父王,不忍他父王受到刺激影响身体。
还好,他这次必定会没事。
其他为梁承丰求情的大臣,心里也是个梁承丰的想法是一样。
大家都认为,宣帝这下打算对梁承丰重重拿起,轻轻放下。
这下子,以上官家族派系的大臣们,脸上的颜色可就不好看了。
他们对宣帝如此偏袒太子,乃至太子的皇长子犯下大错,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十分不满。
但龙椅上的皇帝已经发话了,他们底下这些做臣子的,还能多说什么?
就在这时,宣帝再次开口了。
“皇长孙丰亲王,嫉妒心重,对手足没有仁爱之心,竟因为对燕亲王心生妒意,不惜伤害北真使团的左贤王,犯下大错!”
“丰亲王此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大梁和北真两国的和亲联盟。”
“朕虽怜爱太子,不忍令太子皇长子受严惩,却不得不为大梁的江山着想,给丰亲王一个教训,以免日后丰亲王再行此类之事。”
“二来,也为给北真国一个交代,以免叶赫佳琳摄政长公主震怒,动摇大梁和北真两国之间的和平局面。”
“是以,朕决定——”
“将丰亲王的亲王身份剥夺,降为丰郡王,以示惩戒。”
“另外,朕听闻皇长孙出宫立府后,经常和一群世家子弟流连惜花阁等烟花之地,着实不符合一个皇长孙该做的事情。”
“从今天开始,丰郡王软禁在郡王府上三个月。”
“朕会派禁军,亲自去看守。”
“没有朕的命令,丰郡王三个月内不允许离开府门一步。”
“在这三个月内,丰郡王必须每日抄写孝经和佛经,为太子祈福。”
“其余人等,没有朕的命令,一律不许进入丰郡王府。”
宣帝的处罚命令一下,朝堂里所有大臣都震惊了。
他们还以为,陛下最多只是对丰亲王杖责之类的刑罚。
没想到,竟然是剥夺了亲王的爵位,降为了郡王。
噢?对了。
现在的皇长孙,已经不是丰亲王了,而是丰郡王。
这惩罚,说严重……却又没有对丰郡王动刑,也没有让丰郡王受到半点身体伤害。
但要说不严重嘛……
丰亲王又被剥夺了亲王爵位,降为了郡王的级别。
要知道,皇嫡孙那可是亲王的爵位。
这样一对比,太子殿下的两个皇子,皇长孙和皇嫡孙之间的差距可就拉得有点大了。
况且,丰郡王除了被降爵位,还被陛下软禁三个月。
这一次软禁,是陛下亲自派禁军去软禁,和寻常的软禁可不是一个等级。
而且每日还要抄写佛经和孝经,这日积月累下来,也是很折磨人。
朝中的大臣们,看到宣帝对皇长孙的惩罚,心里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九九。
不少人心里都在猜……
太子殿下如今身体不好,也不知道哪一天就会那啥了。
要是陛下属意的人选,不再是原本的皇长孙,而是如今战功赫赫的皇嫡孙呢?
心里是这样猜的,可大臣们的心里也不能完全确定。
虽然陛下如今给皇长孙降了爵位,变成了丰郡王。
可日后等陛下气消了,又念着太子殿下的父子情,重新属意皇长孙?
再次赐封亲王的爵位,不也就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
真要到那个时候,这皇长孙其实也没受多大的惩罚。
不过就是委屈了三个月,被软禁在王府三个月抄抄经书而已。
等北真使团一走,大梁和北真两国的和平联盟协议书面确定下来后,陛下再恢复皇长孙的爵位也是很有可能。
这下子,大臣们就更加不确定了?
他们隐隐感觉大梁朝局上,早就稳固下来的局面,开始隐隐松动起来了。
太子殿下虽为太子,可身体越来越差,寿命也不见得比陛下长寿。
未来储君的人选,那可就完全说不定了。
皇长孙和皇嫡孙两个,一个是陛下心里长久寄予厚望的长孙。
另外一个是近期突然冒头,手握兵权刺手可热,立下大功劳的嫡孙。
谁胜谁负,如今还未可知?
再说了,太子万一真的去了,陛下的亲儿子里,还有战神睿亲王?
睿亲王曾经是嫡子,废后的皇子。
万一陛下回心转意,和睿亲王放下了心结。
未来的储君人选,也未尝不可能是睿亲王?
朝中大臣们心态的变化,坐在龙椅上的宣帝感受到了。
就连被朝臣们包围的梁承丰,也感受到了诸位大臣们的心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