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乾坤大挪移,果然名不虚传!”
张三丰脸上露出笑容,至此才认可山中老人霍山盖世武学宗师的地位。
要是仅靠圣火令上的武功,山中老人霍山确实很难入他的眼。
“一代宗师,山中老人当之无愧。”
宋缺点点头,表示认同。
乾坤大挪移的神奇功效,连他都忍不住心动。
若能参透其中奥秘,不管是挖掘自身潜力,还是修炼刀法,都将大有益处。
“复制武功?”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慕容家的斗转星移,能直接用你的武功打败你,甚至能让你自己伤到自己,可比这乾坤大挪移厉害多了。”
听到周围人说乾坤大挪移和斗转星移相似,慕容复满脸不屑。
在他看来,要不是这次盘点,谁会知道乾坤大挪移这门武功!
而慕容家的斗转星移,一直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神功绝技。
“圣火令,到底算武功还是兵器啊?”
在驿站里,钟灵一脸疑惑地问道。
徐来解释道:“圣火令是一种兵器,上面记载着一门专门用圣火令施展的武功,这门武功也叫圣火令武功。”
钟灵忍不住吐槽:“这山中老人也太懒了吧,连武功名字都不愿意好好取,直接用兵器名来命名。”
徐来:……
众人:……
这能叫懒?
他们觉得钟灵对 “懒” 这个字恐怕存在误解。
“徐来,圣火令武功威力怎么样?”
乔峰好奇地问道。
山中老人霍山作为一派宗师,肯定不止开创了乾坤大挪移和圣火令武功。
而且这次盘点,也不会介绍那些普通武功。
能被提到的,肯定都是绝学级别的。
徐来回答:“非常诡异!”
“再加上圣火令是和倚天剑不相上下的神兵,两者配合起来,就算是绝世级别的顶尖高手也得吃亏。”
“施展这门武功时,圣火令甚至能诡异隐身,让人根本防不住,属于那种不走寻常路的巅峰武学。”
众人听了,都倒吸一口凉气。
“天呐!居然能隐身,难怪被称为诡异的武功。”
寇仲惊讶地叫出声。
圣火令能隐身,还是神兵,这组合简直太可怕了。
要是事先不知道这个特性,就算是宗师级别的人物,一个不小心也可能吃大亏。
石青璇眼中满是惊叹,这下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些厉害的人物都以徐来为中心。
徐来不仅武功高深莫测,而且学识渊博得惊人。
只要你问,就好像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难怪段誉、寇仲这些身负大气运的人,都对他言听计从。
天边,关于山中老人霍山的信息突然消失,紧接着出现了另一位盖世武学宗师:
【盖世武学宗师之黄裳!】
“哈哈…… 黄裳大佬果然上榜了,终于能看到他的事迹了。”
“黄裳大佬太厉害了!”
“终于可以好好了解黄裳大佬的传奇故事了。”
众人都激动不已。
对很多人来说,黄裳是个传奇人物,他开创了《九阴真经》这门绝世武学。
但除了这个,大家对他的其他事情几乎一无所知。
就像前世粉丝不了解偶像的经历一样,这让大家心里直痒痒。
每次想夸赞黄裳,却找不到具体事迹,别提多难受了。
【开创武学: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并非单一的一门武功,而是记载了多门武学的经典典籍。】
【这部秘籍分为上下两卷以及总纲,里面记载了许多高深的武学。】
【因为修炼《九阴真经》成为高手的,有郭靖、欧阳锋、洪七公、周伯通。】
实际上,远不止这几个人。
黄药师、一灯大师也都接触过《九阴真经》。
只是真正修炼了《九阴真经》内功的,主要是这几位。
未来的神雕大侠杨过,同样也从《九阴真经》中受益。
“太恐怖了!”
“五绝之中,竟然有两人修炼了《九阴真经》。”
“郭靖大侠和周伯通虽然不属于五绝,但他们的武功丝毫不比五绝逊色。”
“能凭借一本秘籍造就这么多绝世高手,也只有《九阴真经》了。”
看到这些因为《九阴真经》而成为高手的人,众人都惊呆了。
放眼整个江湖,也只有《九阴真经》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记载武学:】
【1. 易筋锻骨篇!】
【这门功夫可以改善武者的体质,激发潜在的能力。】
【还能够拓宽经脉!】
【就算是年纪比较大了才开始练武的人,也能借助这门功法重新塑造已经定型的经脉,重新锻造筋骨。】
【黄裳四十岁的时候负责校对道藏,通读了天下道家典籍,无师自通学会了武功。正是依靠易筋锻骨篇,他后来才成为了纵横天下的盖世高手。】
因校对道藏竟无师自通武学?
这一消息刚一传开,整个九州瞬间安静得可怕。众人都被惊到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天呐!这是怎样的传奇故事啊,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居然能无师自通学会武学,黄裳难道还是普通人能做到这种事的?这完全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太厉害了,我都想给黄裳大佬行叩拜大礼了。他这悟性,从古至今恐怕都找不出几个能比得上的!”
“哇,这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些站在武林巅峰的超级强者们当年纵横江湖、无人能敌的风采。”
“这绝对是武学界祖师级别的传奇事迹,太震撼人心了!”
黄裳自悟武学这件事,就好像一块巨石被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众人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相比之下,原本就很厉害的易筋锻骨之术,这会儿大家都顾不上想它了。
“厉害呀!老道我是真的佩服!” 武当山上,张三丰惊讶得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在他眼中,黄裳展现出的才华太过惊艳,丝毫不比那些以天地万物为老师、站在武林最顶尖的绝世高手差。
道藏,天下不知道有多少道士每天都在用心研读。然而,从古到今,能从里面领悟出武学的,只有黄裳这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