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龙一是干完活才去吃饭的,整个天龙座里面,也就只有龙一能忍得住诱惑把本职工作干完了。
唯一的住客离开,霁祥一下子就闲了下来,睡觉的时间也多了不少。
奇怪的是,霁祥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最近的状态出现了轻微嗜睡现象。
不是之前那种随时随地休息,而是有些控制不住地陷入一种入定的状态。
轻轻打了个呵欠,霁祥手肘一转,收起断生靠在了离厨房不远的一个躺椅上。
约莫半个小时过去,一道白生生的影子小心翼翼地从锅里飘出。
大概能确定霁祥睡着之后,这才伸展手脚,鬼鬼祟祟地飘向民宿大门外。
苏吉利观察了几天,就属这个点最安全,那几个大汉忙着吃饭,没人会管他。
他借着风飘到门口那拱形石头前,无形的双手在石头上来回摸索:“奇了怪了,明明就是……”
捣鼓半天,始终拿这个石头没办法,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肩:“唉,错过这个机会,再想过来很难了。”
苏吉利似乎有些不甘心,又扒拉了五分钟,山风呜呜地吹,明明苏吉利已经是鬼魂状态了,却还是打了一哆嗦。
“算了,先研究研究,下次过来再说……”
说完,情绪低落地转过身,却好险没给苏吉利吓个魂飞魄散。
“你你你你——”
“研究什么?”霁祥静静地站在苏吉利的身后,眼神没什么波动,一副看了好久的模样,让真正属于鬼魂的苏吉利都有些毛骨悚然。
霁祥也不逼问,就站那纯吓人。
过了一会儿,苏吉利冷静下来,讪讪一笑:“我就研究,这个石头,哈哈长得挺奇特哈——”
见霁祥不说话,苏吉利只觉得自己虚无的脑袋莫名疼了起来:
“道友不觉得这个石头很奇特吗?我就是在锅底待得太无聊了,出来透透气,没别的意思……”
霁祥:(个_个)
好好好不说话是吧,不说话我就……就老实交代。
苏吉利突然感受到浑身上下一股巨大的压迫感降临,就像是一座大山突兀地压在自己身上,果断从心了。
可恶啊这个小子,居然拿玄釜压他,你但凡那个什么糕点贿赂贿赂,他也能心甘情愿地交代。
……
“你是说,你的尸身就压在这?”霁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面前的石头。
“并不,准确地说是在这座山里,和这个石头没关系。”谈及这段话题,苏吉利难得正经起来。
霁祥对苏吉利是怎么陨落的并不感兴趣,转而问道:“那你今晚打算?”
“哎呦,道友你可得帮帮小神我啊,同为灶君,四舍五入怎么也算同事,小神死了也就死了,可是这躯体随便丢在这也太埋汰了,最重要的是……”
“是?”霁祥配合地捧哏。
“好歹让小神灵肉合一尝尝道友的手艺啊……”白青色的魂体在空中扭扭捏捏。
让霁祥无语的是,苏吉利说的大半都是真话,尤其是这最后一句。
“道友怎的这副神色?食色性色,在下不过是遵从本性,这不明明白白吃上一顿道友做的饭,苏某是死也不会瞑目的。”
苏吉利摇头晃脑,看起来相当不正经。
“来到这个地方,是你给我下的暗示吧?”霁祥感受到神魂深处的困意再次涌上心头,抬头望向苏吉利,开门见山地询问。
苏吉利一怔,飘忽的影子顿在原地。
“这一路下来,又为的什么?”霁祥
从一开始,就没有感受到苏吉利的恶意。
都说他是第三代灶君,但是天庭对于这位的资料和描述少之又少。
在他下凡之前,许多有交情的仙卿知晓他来自方外世界,特意来一趟讲述与灶神相关几个仙卿的历劫故事,好让他以此借鉴。
其中就有提到第一代炎帝,生而为炎,死而为灶,这位没什么好说的,功德直升户。
第二代张单,与死而为灶不同,他是死之于灶。
灶君在天庭并不是什么起眼的神灵,但也不至于第三代的信息完全空白,甚至好多神仙都不知道有那么一个三代。
天庭有正儿八经职位的神又怎么可能默默无闻地陨落在外面?
苏吉利的破绽太多,霁祥一直默默地观察着他,慢慢发现这人是真的爱吃,不像装的,但一直没有放松警惕。
“唉,不是说厨子都没啥心眼吗?”苏吉利无奈摊手。
霁祥眼神一凝,睁着眼抗衡着体内的困意,看着苏吉利的眼神慢慢染上了诧异之色。
只见那清透的魂体逐渐浑浊,从淡淡的形态变得愈发凝实,彼时,狂风呜呜地哀嚎,崭新的苏吉利从漩涡中踏出,攥住了霁祥的手腕。
“道友不是好奇,在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吗?”
苏吉利收敛了笑容,没有了平时里畏畏缩缩的讨好姿态,那种脸竟然和霁祥有八分像。
“我当然是为了杀死你……”
看霁祥没有反应,苏吉利“啧”了一声:“或者说,是为了成全你。”
这下,霁祥终于有了动静,皱着眉看了他一眼。
苏吉利无形的手抚上霁祥的手臂,似是察觉到了什么,霁祥瞳孔猛地一缩。
随着苏吉利的抚摸,他能明显感受到身上残留的黑色印记正一点点消散,换一种说法,是被眼前这个东西吸收进了体内。
“你……?”
苏吉利笑了笑, 自顾自地说:“你知道吗,每个世界都有三千道,道难以数计,只好用三千表示无穷尽。”
“不管是小千世界还是大千世界,三千道都不是混沌伊始就完善的,而是通过法则不断演化。”
苏吉利攥着霁祥而手越来越紧:
“我们所在的这片天地,厨道式微,但人族又是气运族群,也许你也听过‘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久而久之必出事端。”
“为了补全厨道,天道只有两个方法。”
他眼神灼灼地看着霁祥,抽空伸出一个指头:“第一,发动大劫,在乱世中推选出一个天命之子,由他在磨难中补全残缺的道。”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