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建文的脑袋送给我当礼物?
如此美好的未来不禁让朱棣沉浸其中,到时候他是应该哭还是笑啊,先哭吧,显得他这个叔叔仁义点儿,等没人的时候再笑。
所以玉米和红薯是什么?
稻黍稷麦菽,米和黍听起来像是地里种的东西,能让她特意说起必定有过人之处,不是好活就是高产。
还有,他该用什么理由去挖矿?
倭国被他爹列入不征之国了,老头子怎么尽给后人找麻烦?
姚广孝一脸黑线的推了把老伙计,醒醒,再笑下去就暴露了。
听到含光心声的那一刻他就明白当今为什么看重这位义妹了,至于为什么不怀疑是腹语,花点时间就能查证的事,她看起来又不是傻子,还能无中生有编一些不存在的东西骗人?
那只能说她太小看天子一怒的份量了。
何况姚广孝更想知道含光是怎么得道的,公主,开班吗?实不相瞒,在下颇有慧根,成仙路上肯定不拖您的后腿。
朱棣擦擦不存在的口水轻咳一声,“说远了,我和这老家伙刚从诏狱出来,他说孙若薇是坏我大明江山的冤孽,我心里后怕的紧,要不是你把人拿下还不知要如何生事呢,你又救了我老朱家一次。”
慢慢来,他妹妹‘好心’相助,不能把人吓着了,高人都是有脾气的,含光不知道自己的心声能被外人听到,他们不说还能从中探知一二未来,万一被发现了恼羞成怒,再听不到还好,报复所有人就完犊子了。
至于他们为什么能听到心声,笑死,他,朱棣,天选之子,在位期间有一点神异之事很难理解吗?
他爹放牛时候还会发光呢。
含光可不贪这功,她只负责剧透,决定都是朱棣自己做的,老爷子要是不信孙妖后和叫门天子能造成多大的伤害,不肯引以为戒,她说破嘴皮子都没用。
“还得多亏皇兄有决断。”
含光问朱棣打算怎么处置孙若薇,朱棣不假思索道:“当然是杀了。”
他妹子说得对,找什么建文啊,他更想看到方才描述的场景。
含光沉吟片刻,“皇兄可以把人交给我处理吗?我另有用途。”
朱棣同意了,“当然,只是你要一个冤孽有什么用呢?”
【当然是给你延寿了,你以为寿命平白无故就能被加减?真以为我下面有人啊?】
好像有过的,就是不知道现在能不能联系上。
含光想让他们知道的人设不是天仙下凡,只是一个当过国师、很可能从宋朝活到现在的有奇遇之人而已,所以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之类事的别找我,办不到。
【孙妖后和叫门天子毁了江山、坏了气运,用他们的性命延寿是偿还因果,但这只够一个人,剩下那个就得自己想想办法了。】
寿命分离水晶球有一个功德值为零的使用限制,之前没用上含光也就没费心找,龙啸云应该算一个,可惜他死的时候她不在。
不过这样的人并不难找,随便抓个天蝗或者也先都能用,反正提示她给过了,就看他们能不能领悟的到。
朱棣和姚广孝更坚信含光有成仙的门路了,两人眼睛亮晶晶的想看延寿现场,“没问题,给你了,你什么时候用?”
含光想了想自己的计划,今天的日常还没做,明天会有一大波财富入库,要清点收益,后天是不是有夜长梦多的风险?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
刺客一到手汉王就开审了,有抗住的、有没抗住的,没抗住的把窝点和同伙招了个七七八八,所幸朱棣在太子和大臣的劝说下没有对靖难遗孤赶尽杀绝,只要求他们生活在锦衣卫的监管下,不愿意的那就给你自由喽,自由选择死法的自由。
而且汉王误打误撞坏了他们所有劫狱的计划,诏狱的门锁是换过的,看管衙役统统不准出入,刺客的腿也是打残了的,想跑都跑不了。
姚广孝难免遗憾,公主定这个时间是不是不打算让他掺和?
朱棣就没那么敏感了,有话就问:“妹妹,我能去看看吗?没别的意思,就是好奇。”
含光无可无不可的点头,“可以。”
她又没装神弄鬼,有观众人设只会更稳。
姚广孝惊喜,公主这么好说话吗?
朱棣暗暗得意,那是因为老子以诚相待,不然看她给不给面子。
解决一个心腹大患,接下来就是玉米和红薯的主场,“妹妹,我还有一事相求。”
含光看过来做倾听状。
朱棣知道她话不多,不用非要等肯定的答案才说,他也学聪明了,“下面人的奏折总是繁花似锦,报喜不报忧,其实我心里明白,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天气多变,地里收成不好,赶上老天爷不赏饭灾荒连连,我看的实在心痛,于是找这老家伙询问高产作物,他夜观星象说我可以找你解惑,妹妹学贯古今,可有妙招?”
被夜观天象的姚广孝斜眼,你挺会随机应变啊。
殊不知朱棣此举乃临时起意,原来的默契是让他配合打听建文下落,如今能当被百姓高高举起的明君自然不肯再脏手。
含光轻笑,这可是个好借口,省的她绞尽脑汁控制心声给他透题。
含光提笔作画,将玉米和红薯的植株特点临摹的惟妙惟肖,还附赠马铃薯、花生、辣椒、番茄等多种作物,主要解释前两种,“玉米耐旱抗冷,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叶和芯还能烧火和喂家禽,浑身都是宝。”
“红薯抗涝耐旱,生熟都可以吃,同样具有好种植、产量高等特点,并且两者都便于储存。”
我就知道,我妹妹最想着我了,朱棣按捺激动心情将图纸当宝贝一样揣在怀里,进一步试探:“以往没听过这些的稀罕物的名字,想必不是本土作物,不知往哪里去能寻得?”
含光大方的将世界地图也给了朱棣,“玉米和红薯的原产地在墨西哥,也就是这里的美洲地区,与我们隔了一个大洋。”
【郑和下西洋最远就走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从本土出发往东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