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听到赵桓的话,仍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郑重道:“陛下倚重,老臣感激不尽。”
“听闻陛下的改革,老臣也是热血沸腾,恨不得为陛下冲锋陷阵。”
“奈何,怕精力不济,影响了陛下的宏图大业。”
“更何况陛下要安排秦桧牵头,臣什么都不做,等陛下把事情推动完,老臣却是坐享其成,更是不合适。”
种师道摇头道:“陛下,老臣不合适。”
“朕,就是要你以大功勋致仕!”
赵桓眼神笃定,说道:“种公一生为国操劳,付出无数,担得起无尽的荣耀。等朕完成军队的改革,百年之后,大宋军制改革的领头羊就是你,因为这是在你任上完成的。”
种师道一脸感动,连忙道:“臣,愧不敢当。”
赵桓说道:“种公忠于朕,忠于朝廷,你值得。另外军队改革的事情推动,你不需要做什么,也不用去操心劳神,只需要按部就班履职就是。”
实际上,只要是种师道在枢密院坐镇,对赵桓就有帮助。
这是威望的加成。
有种师道在,军队不会乱,各方也会听从调度安排。
种师道想着陛下的器重,更是感动得老泪纵横,郑重道:“老臣,谢陛下隆恩。”
赵桓笑道:“君臣相得是佳话,朕也希望和种公,乃至于和种家君臣相得。一个皇帝独放光芒,那是独夫。唯有君明臣贤,在君王身边有群星闪烁,才是最好的。”
“臣领命!”
种师道没有再提辞官的事情。
陛下倚重,他自当冲锋陷阵。虽然陛下不让他做事情,不让他操心,可是在其位谋其政,一定不能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回去后要想一想,把军制改革的事情圆满完成。到时候,他就可以辞官隐退,做一个安享晚年的富家翁。
他的身体差了些,可是养了一个多月,已经恢复得差不多。
再养一养,能坚持的。
赵桓吩咐道:“种公回去好好养身体,而且军改的事情,也不是马上安排。要等大战后的祭祖、抚恤和嘉奖,各方面的事情处理完,才能着手安排。至少,还要一个月左右。”
种师道起身道:“老臣明白了,臣告退!”
赵桓目送种师道回去,想着军改的事情,吩咐道:“传旨,召秦桧觐见。”
周瑾立刻安排了下去。
没过多久,秦桧进入大殿,行礼道:“臣秦桧,拜见陛下。”
赵桓脸上笑容柔和,缓缓道:“秦卿之前在易州做得很好,是能胜任一州知州职务的。如今回朝,朕想着你这个七品殿中侍御史该升一升。”
秦桧眼前一亮。
来了!
他秦桧的机会来了。
在易州代知州行事,是皇帝的安排,让他感受到了一州知州的权利,感受到了当地方土皇帝的无限风光。
走到哪里,都是乾纲独断。
那就是土皇帝。
要知道他的父亲,也就做了个县令,而且没做多久,家族底蕴很差。
恰是如此,秦桧在京城考中了进士,王氏那个黄脸婆看上了他,秦桧毫不犹豫同意。虽然不是上门女婿,却如同上门女婿一样,处处看王家人的脸色。
毕竟,王家出过宰相。
秦桧骨子里一直想往上爬,想一步步的升官,想要证明自己。现在,终于有了再次升官的机会。
秦桧躬身道:“臣听凭陛下安排,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桓点了点头,赞许道:“秦卿忠勇,朕心甚慰。你之前是殿中侍御史,不足以彰显你的能力。如今,朕让你担任右谏议大夫。”
呼!!
秦桧的呼吸都急促起来,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右谏议大夫是从四品,他一个区区的从七品官,一跃成为从四品,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是天上掉馅饼,而且掉下来的是金饼子。
不,是皇恩浩荡。
也是祖坟冒青烟,祖宗在地下显灵了。
秦桧只觉得浑身舒坦,颇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可是他没有飘飘然,直接跪在地上,高声道:“臣秦桧,谢陛下隆恩。”
赵桓笑道:“起来吧!”
秦桧站起身弓着背,心中更是喜滋滋的。
陛下待他太好了。
虽然陛下给他的任务,很多时候都很难,可是待遇却真不差。
秦桧嘴角都勾起一抹笑容,想着等回了家,黄脸婆得知他一跃成为从四品的右谏议大夫,未来有机会封侯拜相,必然会刮目相看。
却在此时,赵桓叹息了一声,眉头深锁,似乎遇到了什么艰难事情。
秦桧贯会揣摩皇帝的心思,连忙道:“陛下何故叹息?”
赵桓叹息道:“朕之所以烦躁,是目前大宋的军队,采取强干弱枝的策略,把全国各地的精锐都集中在京城,而留在地方的厢兵缺乏战斗力。靠着这些厢兵,无法稳定地方,更无法解决贼匪。”
秦桧立刻道:“这个简单,勒令地方加强练兵就是。”
赵桓摇了摇头,沉声道:“要练兵就要钱,而且按照现行的军制,不断吸纳泼皮无赖进入军中,军中良莠不齐,再怎么拨款都无济于事,无法根治问题。”
秦桧快速的转动着脑筋,这是陛下提及的问题,莫非陛下有想法?
应该是!
秦桧顺势道:“陛下说得对,靠着拨款难以更改。不知道陛下,可有什么办法?”
赵桓迅速说道:“朕要改革军制,京都要有驻军。以及在全国各主要地区设立战区,安排军队驻扎,形成强干强枝的局面。”
“自此以后,地方厢兵的人数要控制,只作为维持治安的力量。地方剿匪,以及地方叛乱等各项问题,由地方战区主将负责。”
咝!
秦桧倒吸了口凉气。
军制改革,等于加强武人的地位。这样的政策,等于是捅文官的心窝子,会让无数人震怒的。
秦桧忽然觉得头皮发麻。
陛下找他来商议,而且当着他的面提及,该不会让他来提议吧?
赵桓继续道:“秦卿啊,你是朕的股肱之臣,是朕最信任的心腹。如今军制要改革,首倡的人非你莫属。你可愿意,带头推动这件事?”
秦桧脸上的神情僵住,彻底快哭了。
陛下,求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