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将近一小时,郑老担、赵德顺他们终于回来了。
“咋样?弄了几头野猪?”吴重山和孙宝根一块儿迎了上去。
“还不错。”回答他们的是满面笑容的赵德顺,“有才和侯三的枪法都不错,一块儿打死了一头大野猪,总算没白忙活。”
“那你们怎么才回来?”孙宝根又问。
赵德顺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五十九哥安排的好,把几个路口都把住了,我们又抓到了两头小野猪。”
“那也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你们效率太低了吧!”孙宝根不以为意。
“你说的倒轻松,抓野猪不累啊?抓完了不得好好歇歇。”赵德顺不爱听了。
郑老担听出了孙宝根话里有话,便问道:“你们抓了几头?”
孙宝根就等着郑老担问他呢,腰杆立刻一挺,声音大的几乎村子里的人都能听到。
“七头野猪,一头也不少!”
“什么?”
“真的!”
……
不光郑老担,赵德顺和另外三个生产队长都被孙宝根的话惊到了。
进了三次山,两次空手而归,今晚,他们这边郑老担安排的好,一次抓到了一大两小三头野猪,他们本以为这已经是大丰收了,孙宝根那边肯定不如他们这边抓的多,任谁都没想到,孙宝根那边竟然把七头野猪全都抓到了。
“你们是怎么抓的?”郑老担有点不敢相信。
同样是抓野猪,孙宝根那边抓的还多,没道理比他们这边回来的还早。
大家都在饿肚子,难道一队二队的人不用休息?
“我们没抓,都是根来打死的。”吴重山抢先说道。
“什么?”
“根来枪法真那么好?”
“野猪在哪儿,带我们去看看。”
……
几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他们本以为刘栓柱说刘根来枪法好只是吹牛,他一个半大小子枪法再好,还能比得上卢有才和侯三这两个老猎手?
卢有才可是一枪打死过三只野鸡,尽管只是散弹枪,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可等看到摆的整整齐齐的七头野猪,几个人的怀疑都变成了震惊。
八发子弹,打死了七头野猪,就算亲眼看到,他们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根来,你是怎么做到的?”郑老担第一个回过神。
“我上警校的时候,练的就是夜间移动靶。”刘根来又拿上警校的事儿当借口,反正村里人也没谁上过警校,还不是他怎么说,他们怎么听?
“我滴乖乖,你的枪法还真不得了。”赵德顺拍了两下刘根来肩膀,力气大的让刘根来直呲牙。
这是把他当儿子揍?
刘根来不由的同情起了赵德顺那两个总被他撵的满村跑的儿子。
“枪枪爆头,根来,你还真是个天生的猎手,比不了啊,比不了。”卢有才蹲在野猪前,挨个检查着伤口。
他向来都以枪法准自傲,可跟刘根来一比,傲气瞬间就没了。
这可能就是天才跟普通人的差距吧!
侯三没说话,看了看野猪,又看了看刘根来,目光最终落在刘根来腿上。
他想到了刘根来的速度,还从来没人能在山里跟上他,刘根来是第一个,而且还跟的那么轻松。
再加上这么准的枪法……真比不了。
“都回村吧!忙了一晚上,早点回去休息。”郑老担站在一块石头上,冲村民们摆了摆手。
“五十九,野猪肉怎么分?”一个年纪稍大点的村民说出了众人最关心的问题。
郑老担早就打算,立刻说道:“我联系了一个四九城的工厂,跟他们说好了,用野猪换粮食,这三头大野猪都送过去,剩下的小野猪拿回村里炖了,等一天一亮,每家每户都到会计室门口等着分肉汤。”
“五十九哥,那个厂子能拿出那么多粮食吗?”赵德顺担忧道:“咱们一开始说的可是一头野猪,一下拿去三头,他们压价咋办?”
“他们要敢压价,咱们就再找个工厂呗,我就不信了,提着猪头还找不着庙门?”孙宝根不以为意。
“五十九大爷,野猪换粮怎么换?”刘根来插了句嘴。
他是怕郑老担吃亏。
别看郑老担在村里威望挺高,到了四九城,谁也不会把他一个村里的生产队大队长当盘菜。
“棒子面,一斤肉换三斤,替代粮,一斤肉换五斤。”郑老担声音挺大,不光是回答刘根来,还是说给村民们听的。
这个价格……
刘根来还真没办法说什么。
现在换粮食的原则只有两个字——抗饿。
肉虽好,可一顿吃没了,一斤肉换成三斤棒子面熬粥,能多吃好几天。
至于替代粮,那也叫粮食?
煮一锅粥,大半锅都是渣子,只有饿极了才会吃。
刘根来正想着,不少村民接话了。
“换替代粮,多一大半呢!”
“就是就是,换多的,换少了吃亏。”
……
真是饿极了。
刘根来暗暗摇了摇头,看来,村民们家里还真是都快揭不开锅了。
“听大家的,我会优先换替代粮,要是替代粮不够,再换棒子面,棒子面再不够,再跟他们要钱。”
郑老担从善如流,“德顺,黑市的肉价是多少来着?”
“我上回去是三块五。”赵德顺答道。
“就按照三块五来,少一分也不行。”郑老担又冲众人说道:“我提前说好了,要是换到钱,就先在大队存着,到年底一块分,这个钱谁都不准动,是留着应灾应急的,谁家要是遇到过不去的坎儿,需要花钱救命,可以去大队申请。”
这个办法好啊!
刘根来暗暗点头。
村里要是再有谁像冯铁牛的小孙子狗娃那样发烧的孩子,就不用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借钱了。
郑老担交代完这些事儿,就打发村民们回家了,留下的只有郑老担、赵德顺和几个生产队长。
刘根来也跟着刘栓柱一块儿回了村,刘栓柱肩上还扛着他分到的一头十多斤的小野猪。
刘根来想扛,刘栓柱没让,说是血次呼啦的,别把他的公安制服弄脏了。
回村的路上,刘根来瞄了一眼导航地图,发现郑老担他们把三头大野猪都换地方了,离刚才的地方还挺远。
这是防家贼呢!
刘根来立刻想到了缘由。
村里这么多人,保不齐就有公社安排的眼线,要是被公社的人截了胡,哭都没地儿哭。
郑老担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
回到家,已经快三点了,刘根来早就困的晕乎乎的,一进屋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