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多保重。” 顾云晴眼里满是不舍。
“你也一样,到了军营要好好照顾自己,凡事小心。” 顾云芷叮嘱道。
顾云晴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利落地跃上了平安马的马背。
白静茹也红着眼睛,向众人行了礼。
苏冉拉着白静茹的手,吩咐道:“到了京城,记得派人送信回来。”
“知道了,老太君。” 白静茹应道。
又看了看顾云芷,说道:“南枝,你一定要照顾好二姐。”
“白小姐放心,属下会的。” 南枝连忙应道。
白静茹再次行礼,转身在南枝搀扶下上了马车,刚坐进车内,又撩开幔帐,探头出来同众人道别。
顾云晴端坐在马上,强忍着泪水:“祖母,二姐,嫂嫂,你们放心,我会常写信回来的,也会在战场上小心的。”
老太君看着眼前这个平日里活泼可爱,此刻却眼神坚韧的孙女,如今也是这般能挑起顾家的大梁了,摆了摆手,声音哽咽:“好孩子,快走吧,别耽误了大事,到了军营要照顾好自己。”
顾云晴拱了拱手,调转马头,在顾家护卫的跟随下,朝着城门处狂奔而去。
顾云晴目视前方,眸中有超越年纪的坚韧。
顾家,这个曾经在大靖建国之初就立下赫赫战功的家族,如今虽因男儿葬身北漠而被外人认为荣耀没落,但在顾家儿女心中,这只是暂时的低谷,他们每个人都在为家族的重新崛起而努力着,如同初升的晨阳,虽此刻光辉不盛,但来日必定璀璨辉煌。
大姐顾云夕,留在京城,为二姐传递着朝中消息,掌握时局动向。
二哥顾云卿,在北漠为顾家储备可用之兵。
就连顾家 的忠仆都是如此,一直跟在二姐身边的北凤下海经商谋后路。
夏景逸虽毁了容,但仍努力想回归顾家。
还有锦言,虽然丢了一臂,但也在为顾家的重新崛起而努力着。
顾云晴想着,此次奔赴陵希军营,是为大靖一统天下、夺下大宛做基础。
二姐信她,她要扛起顾家满门的荣耀。
顾云芷站在顾府门前,望着初升的太阳,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苏冉见状,知道她是在担心刚刚离开的顾云晴,便上前轻声安慰:“芷儿,别太担心了,晴儿她那么机灵,又有顾家护卫跟着,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顾云芷轻轻叹了口气,点点头道:“我们回吧。”
南枝也在一旁安慰着,让她宽心。
回到息明阁,顾云芷想起了顾麟淳送她的生辰礼,那是几册书。
她让南枝把书拿来,打开一看,开头竟是一首不着调的小诗,又以 “话说” 开头,内容极其荒诞可笑。
看了几页后,顾云芷便合上了书,让南枝把它收起来。
不过,这几本书倒是让她又想到了早上才刚刚出发的小丫头顾云晴,平日里那般活泼好动,再加上到了需要婚配的年龄,对这种关于男女情爱的话本子应该会很感兴趣。
又想起了盛家表弟盛易,盛易心悦顾云晴之事,府里的人多少都有些察觉,可小妹似乎对他无意。
顾云芷不禁琢磨起来,像顾云晴这样活泼好动的性子,将来该配个什么样的人物才好呢?
南枝刚刚收了画本子,见顾叔疾步走至息明阁。
南枝也知,顾叔如此急促,定是有什么事儿的,同他一起进了来。
向顾云芷行礼,顾叔道:“主子,杨俊杨大人亲自登门,原是想送一送三小姐,听闻三小姐已经快马出了城,便说要见二小姐,您看?”
顾云芷自然是知道,这杨俊因何而来,自然是要见的,顾亦容在查杨俊一家来历时露了马脚,如今杨俊亲自登门,必定是为了阐述来历。
顾云芷颔首:“顾叔,带他去前厅等我,我换身衣服便来。”
“是!”顾叔应声行礼退下,
“南枝,帮我更衣,让唐凡去趟新兵营,请来肖园,我有话要问”顾云芷又吩咐着。
南枝点点头,也连忙退了出去寻唐凡。
杨俊今日登门,并未带一个随从,只身一人只为想与顾云芷深谈。他一会儿要同顾云芷所说的,并没有什么证据可以为他证明,也不知道顾云芷会不会信。
他在正厅喝了两杯茶,心中依旧惴惴不安。
又了一会儿,顾云芷扶着南枝的手缓缓跨入正厅,身着一身得体的服饰,气质端庄,神情平静。
杨俊见状,连忙起身,跪在地上行礼:“见过顾大人。”
顾云芷声音平稳地说道:“杨大人请起。”
声音平淡中带着丝丝冷淡,这让杨俊并未敢起身,直到顾云芷走到主位上坐下后,才又伏地说道:“请大人屏退左右,下官有要事同大人说。”
顾云芷浅浅勾起嘴角略作思索,吩咐着为她垫着软垫的南枝:“你带人下去,且在外面候着,莫让旁人靠近正厅。”
还未等南枝又反应,杨俊便先行叩首道:“多谢顾大人信任!”
南枝福身行礼,带着侍女小厮们走出正厅,守在门口。
“杨大人起来说话吧。”顾云芷身子倚在身后软垫上。
杨俊终于站起身,缓步走到顾云芷下首位置,声音平静无波:“顾大人,能让顾亦容来查我,在我意料之中,可却是出乎意料的快,我佩服大人的洞察力。”
“本官伤势还未痊愈,杨大人若是想说这些,那本官知道了,也便是就回去歇着养伤了。”顾云芷有些不耐烦的举起手边的茶杯,听着他这溜须拍马之话。
杨俊笑了笑,望着她道:“下官,是当时你父亲顾绍城留在燕州,为顾家备下的一条退路。”
顾云芷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面上却毫无波澜,抬起头,直视着杨俊的眼睛:“杨大人此言差矣。我顾家世代忠心于靖国,父亲更是鞠躬尽瘁,岂会做出与顾氏祖上背道而驰之事?”
顾云芷缓了口气,继续道:“况且,即便是真要为顾家留下退路,那也应当是找我顾氏子孙岂不更好?更何况父亲一向对宗亲信任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