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结束后,从军转政的张启山在体系内的话语权因为汪家的掺和大打折扣。九门即便同样提供长生的秘密,也绝对干不过汪家百年的积累。
但他能获取现在的地位和权柄,正是因为汪家和他都提到了“鬼玺”。而鬼玺的消息,至今为止,至少在上面那位的耳朵里,只听到张启山手里有线索。
这个时候,汪家和张启山不约而同提出了寻找张起灵的计划。这本来只是一个设想,但汪家将鬼玺留在张启山手中这件事直接捅穿了。
而能够破解鬼玺秘密的人,只有张起灵。
这才是汪家想要的。
他们要用上面那位的贪婪方便自己寻找长生,自然也能利用他来对付张家。毕竟张家已经是他们计划里最大的绊脚石。
为了拖张启山下水,上面那人已然从汪家人那里知道他和张起灵同族同源。
到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了意义。
无论张启山个人意愿如何,他都必须参与这项计划。在他眼中,这项计划对自己也有利。无论是为了活下去,还是九门,亦或是一己私欲。于他而言都有好处。
唯一让他不满的,大概就是九门和他都成了傀儡。
整个九门已经被捆绑上汪家和上面那位野蛮扩张的战车,也必然在将来某一天沦为欲望的牺牲品。
解九还在长沙城周旋,张启山不能背信弃义。
至少对解九,他不能辜负。当初大清洗那件事,解九打落了牙和血吞跟着他干了。他们是同盟,九门同气连枝,互相捏着攥着。
他让张日山去经营新月饭店,和霍家解家红家仍旧有联系,本质上就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无论如何,九门日后还是一家人。
要在这个崭新的社会混,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班底?
张启山不可能让这些班底被毁掉。既然汪家想让他里外不是人,那为什么自己不干脆彻底一些,两边做生意。
尹新月家里经商起家,曾经无数次警告过自己的丈夫做两面人讨不得好。商人重利,却不能两头吃。
到头来叫人做空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然而他这位夫人年轻时古灵精怪,如今沉稳下来也只是警告。大体上仍旧支持他的决定。原因无他,他们都很清楚,只有这样干,如此维持着平衡,才能让九门的张家和九门微妙的存在于各方势力之间。
不然以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九门大多数人枪毙几回都不够。
张海桐说他两头吃,完全没问题。
当然,他也不指望张海桐交出所谓的生物样本。
这个生物样本只是前置条件。他不答应生物样本,答应帮助自己就容易的多。何况他在九门投入这么多,忍心就这么弃之不顾吗?
他们都不坦诚。
张海桐也只是在和他互诈罢了。
“我已经很坦诚了。”张启山也很放松,两人就像故友叙旧一般自然。“至少你也不想我真的去找张起灵的下落。”
“我可以放弃生物样本,也可以答应你一个条件。比如鬼玺在我手上的时候,我可以保证汪家和那位不去想长白山的事。”
“这样的条件换我的要求,很划算。”
“以你们现在的人力,光是应付那些终极的连锁反应都很棘手了,相信不会拒绝我的橄榄枝吧?”
不去想长白山的事,意思就是不会去守门。一旦九门去了青铜门,长白山势必被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这个时候的张家真的分崩离析,连本家一点骨头渣子都不剩,变成只有各路外家分批次蹦跶的散沙。张海桐还真会觉得自己赚了,即便还是需要牺牲自己人去做事,但就是赚。
而且大赚特赚。
大概率张海客也会觉得赚。按照本来的走向,一个无力顾及终极、完全式微还被另一个新兴势力堵着门打的张家得到这些许诺,无疑很赚。
毕竟张家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个人帮他们暂时接替责任,抵御青铜门带来的灾难。
但目前的情况是,张家确实人力紧张无暇顾及外部势力的入侵,但对有关青铜门的各种布置,仍旧处于绝对掌控的状态。
张海桐和张起灵进入长白山,下到青铜门所在的裂谷之中前,看见过悬崖峭壁上安置的一只青铜鼎。
里面的布置早已经打乱了汪家人对青铜门讯息的探索。
他们知道了有两扇门,那么哪扇门是他们想要的,亦或者两扇门都是假的又或者都是真的。怎么判断呢?
汪家对这些秘密的探索程度远低于张家,如果要知道一切,除掉张家是必然。
找到九门,赋予鬼玺,就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内部那扇被张家人亲手浇筑出来的巨门。
或许张启山不清楚,张海桐怂恿小族长依旧将两枚鬼玺中的一枚交给他,就是为了让他执行这项他认为是筹码的任务。
混淆汪家人的视线,无限拖延汪家人的脚步。毕竟要破解青铜门的秘密,就要有鬼玺。要想知道鬼玺的秘密,就要找到张起灵。要找到张起灵,才能得到张家古楼尘封多年的资料,才能完成以上所有目的和设想。
这是汪家人原本应该走的路线。然而在张海桐的世界,这一切都成了张家设置下来的攻略游戏。
在一切还没有开始之前,两家根本不会正式出牌。
九门才是前菜。
事到如今似乎三足鼎立的状态也成了僵局,这大概也是门里预见的可能性。当然,张海桐也会想着是不是世界自我修正的结果,毕竟整个盗笔世界,都是以吴邪为中心的。
两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再不答应就有点贪心了。
张启山看张海桐好像是在沉思,不知过了多久,他听见张海桐说:“好,我答应你。”
这就成了。
似乎只是几句话的事,但确实就这样达成了共识。
外面的骚乱终于结束。张启山起身,说:“我应该走了。”
“我离开之后,会有一位故人来看你。希望你们相处愉快。”
这大概是张启山的恶趣味,想要看看张海桐如何应付郭华。
事实证明,他做对了。
张海桐确实在想怎么对付这个一面之缘的老人。
至少,他认为只有一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