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围在床边,看着这个新生命,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喜悦和希望。
稍作休息后,大家开始讨论接下来的计划。
火灵珠的消息依然存在,然而关诗妤刚刚经历了生产,身体需要时间调养和恢复。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决定先带关诗妤回到月寂雅舍坐月子,让她在那里安心静养一段时间。
等到关诗妤的身体完全恢复后,再商量前往不周山墟寻找火灵珠的事情。
“关关,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不适合你坐月子。咱们还是先送你回月寂雅舍吧,等你身体恢复一些了,咱们再一起商量接下来的行程。”
沐悦宁看着山洞周围简陋的环境,满脸担忧地对关诗妤说道。
关诗妤此时的身体非常虚弱,连说话都有些吃力。
但她对自己的好姐妹沐悦宁充满了信任,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好,都听你们的。”
沐悦宁见关诗妤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她立刻动手,将关诗妤再仔细地清理了一番,让她感觉舒适一些。
然后,又让人找来厚厚的斗篷,将关诗妤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她会着凉。
小白因为身份特殊,不太适合在太多人面前暴露真实形态,所以沐悦宁并没有让它恢复原形来送她们。
紫沁则走到山洞口,拿出陶埙,轻轻地吹奏起召唤重明鸟的曲调。
那悠扬的埙声在山谷中回荡,仿佛是一种神秘的信号。
陆苗苗见状,连忙走远了一些,借着周围的掩护,从自己的空间里放出了紫沁之前赠予她们的重明鸟。
没过多久,只见天空中几道黑影闪过,重明鸟的身影出现在了洞口上方。
它们盘旋了几圈,然后缓缓降落,停在了紫沁的身边。
萧然和萧逸景见重明鸟已经到来,便吩咐他们各自的下属,让大部队先行前往不周山墟,先去探探路,确保安全后再飞鸽传书回来报告。
萧逸景的影卫们,早在关诗妤临盆之际,就已经被沐悦宁提前部署好,让他们快马加鞭地赶往月寂雅舍,以最快的速度为主子们打点好一切。
而沐悦宁他们这些主子们,则选择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乘坐重明鸟前往月寂雅舍。
沐悦宁、陆苗苗、关诗妤和紫沁四人同乘一只重明鸟,彼此之间相互照应。
而其他的人则根据各自的情况,分散开来乘坐剩下的几只重明鸟。
在飞行途中,沐悦宁展现出了她强大的灵力,她运用自己的能力,为关诗妤制造了一层坚固的保护屏障。
这层屏障不仅可以阻挡寒风的侵袭,还能防止其他可能对关诗妤和她刚出生的婴儿造成伤害的因素。
有了重明鸟的助力,原本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路程,如今变得异常迅速。
十几个人在短短时间内,便顺利抵达了月寂雅舍。
回到这个安全而舒适的地方,关诗妤和她刚刚降生的孩子都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月寂雅舍的环境宜人,设施完备,为关诗妤和孩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养之所。
陆苗苗和沐悦宁为了让关诗妤在月子期间能得到更好的营养补充,可谓是煞费苦心。
她们根据本土的医书记载,结合后世的科学坐月子方法,精心为关诗妤搭配了一系列营养美味的月子餐。
首先,产后需要连服七剂生化汤,这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以当归、川芎、桃仁等药材为主,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为了让关诗妤更好地吸收药效,她们还特意吩咐用黄酒来温饮。
接着,她们让精通厨艺的绿柳亲手烹饪麻油鸡。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使用胡麻油来煎鸡,胡麻油不仅能够润燥滑肠,预防产后便秘,还能加姜母驱寒,对关诗妤的身体恢复非常有益。
除了麻油鸡,参芪炖猪蹄也是必不可少的食补。
人参补气,黄芪固表,再搭配上猪蹄,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有催乳的作用。
此外,小米红糖粥也是一道很适合月子期间食用的食物。
小米养胃,红糖补血,两者搭配在一起,既能为关诗妤提供能量,又能帮助她恢复体力。
关诗妤比较喜欢蛋酒羹,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喝上一碗暖呼呼的蛋酒羹,整个身子都能变得暖融融的。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将鸡蛋打散后冲入米酒即可,这样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让关诗妤感受到温暖。
当然,黑芝麻糊也是关诗妤的最爱之一。
黑芝麻不仅可以乌发补肾,还能让关诗妤品尝到甜滋滋的味道,让她对这道美食爱不释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关诗妤的月子生活简直堪称完美,无人能及。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精心烹制的月子餐,其中加入了珍贵的灵泉水。
这种神奇的泉水不仅滋养了关诗妤的身体,还让她在出月子时,身材非但没有走样,反而更加凹凸有致,曲线迷人。
她的肌肤也变得愈发白嫩,宛如羊脂白玉,吹弹可破,令人艳羡不已。
如此迷人的关诗妤,让萧然完全为之倾倒,他对她的爱意愈发深沉,甚至一刻也不愿离开她的身边。
而他们的宝贝儿子更是令人惊喜,仿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一般,见风就长,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小家伙长得玉雪可爱,粉雕玉琢,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心生喜爱。
远在京城的嘉元帝,当他收到那封飞鸽传书,得知关诗妤为大越朝诞下了皇嗣时,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龙颜大悦,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将萧然封为晋王,关诗妤为晋王妃,享一品夫人待遇,并赐予一座豪华府邸。
不仅如此,嘉元帝对萧然和关诗妤的嫡长子更是宠爱有加,直接将其封为世子,赐名永琰,还赋予了他亲王的继承权。
这一举动充分显示出嘉元帝对这个皇长孙的重视程度,简直是视若珍宝。
嘉元帝的这一举动,犹如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宫里宫外众多有心人的高度关注。
在宫廷内部,那些平日里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圣意的太监和宫女们,纷纷开始窃窃私语,猜测着嘉元帝此举背后的深意。
他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或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用眼神传递着彼此的想法。
而在宫外,这一消息也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那些与宫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更是对这一事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分析局势,试图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机会。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被这股暗流所笼罩,各种传闻和猜测不胫而走,让人真假难辨。
已被封为太子的大皇子突然大发雷霆,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自己的宫殿,径直前往皇后的寝宫。
母子二人在宫殿内闭门密谈,具体商议了什么事情,旁人无从知晓。
然而,萧逸景在后宫中安插的眼线却迅速发挥了作用,很快就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他。
原来,皇后竟然向皇上提出,希望皇上能为太子迎娶陆苗苗为太子妃。
嘉元帝听闻这个请求后,并没有立刻答应皇后,而是表示需要时间好好考虑一下。
这一决定让皇后和太子都感到十分焦虑和煎熬,他们原本以为皇上会毫不犹豫地应允这门亲事,毕竟陆苗苗出身名门,与太子也算是门当户对。
与此同时,四皇子夫妻的喜讯传来,他们喜得皇嗣,这无疑给四皇子的地位增添了不少光彩。
皇长孙的诞生不仅为萧然赢得了封王的机会,更让关诗妤享受到了一品夫人的优厚待遇。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皇后母子心急如焚,他们深知四皇子如今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太子的地位却似乎有些岌岌可危。
如此一来,四皇子继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这怎能不让他们心急如焚呢?
而在这暗流涌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博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