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就在这儿吃点东西垫垫吧,离下班还早呢,咱等到下班,说不定到外头就买不到吃的了。”三姑提议。
“这饭店里的饭多贵啊,来的时候俺娘说饭店里管饭,就给了我一块钱坐车。谁知道人家找好人了,不要咱了,咱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了。要不咱等等,一会儿我朋友下班了,看他能不能从他们吃的饭里给咱打点饭,肯定比咱在这里买着便宜。他们的员工吃饭不掏钱,咱少掏点儿应该可以吧。”秀萍说着,又咽了口唾沫。
“人家饭店老板又不是傻子,咋会叫咱吃人家的便宜饭?要是人家不叫咱吃,别处又买不到吃的,咱得饿一顿。我已经饿得不行了,要是饿到晚上,非把我饿死不可。”三姑摸了摸自己扁扁的肚子。
“要不咱出去买个馒头吃吧,我记得上回来市里的时候,看到有卖白面馒头的。白亮亮的馒头,看着就好吃,我问过了,说是要粮票一毛八一斤四个馒头,一毛二一个不要粮票,咱俩一人花一毛二买个馒头都够吃了。”秀萍建议。
出门的时候,爷爷给了三姑十块钱,让她不要委屈了自己。人家秀萍不舍得花钱,三姑觉得自己也不能大手大脚,工作没着落,先把钱花光了,也不是个事儿。
行李没地方放,两个人又都敢一个人出去买馒头。于是就背着行李包,顶着大太阳,亦步亦趋的相跟着出去买馒头。
买了馒头,看见还有一个卖酱菜的小摊子。和平常在村里看见的酱菜摊贩不一样,他的酱菜没有放在木头格子里,而是把酱菜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坛子里。坛子虽然都加了盖子,仍然阻挡不住的酱香,一阵一阵的往人的鼻子里钻。四毛钱一斤的酱菜,舍不得买一斤,三姑买了两毛钱的。
是店里的员工,两个人也不好意思拿着干粮去人家饭店里蹭风扇。于是在街边的墙根下,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就着酱菜一人吃了一个馒头。一个馒头下肚,三姑觉得自己也就是吃了一个半饱,可是秀萍说吃饱了,三姑也就不好意思再去买馒头,只好忍了。
夏日正午,虽然是坐在墙根下的阴凉处,仍挡不住银箭一样的反射光,嗖嗖的往人的身上射。从出了店门开始,三姑身上的汗就没干过,看到街边有卖冷饮的,三姑花了一毛钱,买了两块大冰砖,她和秀萍一人一块。
五分钱一块的冰砖,方方正正的,快有人的手掌大了。瓷丁丁的冰砖,嗦一口冰冰凉,满满的橘子汁的味道,比两毛钱一支的奶油膨化雪糕合适多了。仗着冰砖的那点凉快劲儿,两个人又背着行李包,走回了秀萍朋友打工的那家饭店。
走到饭店门口的时候,冰砖还剩下一小半。为了不被饭店里的人发现在饭店里吃东西而赶出来,她们就站在饭店外面的太阳底下,嗦完了那块冰砖。因为嗦的太快,直到进了饭店,三姑觉得自己的嘴唇还是麻木的。
好不容易等到一点半,秀萍的朋友拿着一个馒头,从饭店的后厨走了出来。
“走,趁着别的地方还没有下班,我请假出来带你们去找工作。要是等到下班,别的地方也都下了班,我们就碰不到人了。”
“行,那咱们现在就去?”秀萍小心翼翼的问。
“现在不走等天黑啊?我现在请了半小时假,扣的是一个小时,要是下午再扣半个小时,我这个月的全勤奖就泡汤了。”秀萍朋友的脸色有些不好看。